金剛臺之名考源——文

金刚台之名考源——文/沈靖

金剛臺,地處大別山脈腹地,鄂豫皖三省交界,距滬陝高速下站口三十公里,於商城縣城東南十五公里,為蘇仙石、金剛臺、伏山三鄉所拱。東西長約十六公里,南北寬約十公里,總面積一百三十八平方公里。境內千米以上山峰十餘座,素有“雞鳴聽三省”之說。其主峰海拔一千五百八十四米。巨石高聳,一柱擎天,有“中原第一峰”之譽,為大別山在河南省境內最高峰。

遍考名山大川,“金剛臺”特別。許多山,其名,多依山之形,或依歷史典故,或依地形地貌,或依建築地標,或依特殊經歷,而“金剛臺”,其名含義難以猜度。許多遊客到此,多半是因為此地曾是紅色革命基地,素有“金剛臺紅旗不倒”之說,還有山頂的貓耳石(實乃“貓兒石”,縣誌有記載),其狀妙巔。至於名稱,遊客也問,但導遊多半引用的是民間故事。《商城民間故事》記錄四種神話傳說,概括為秦始皇趕山說,大禹治水說,龍王鎮妖說,玉貓貪心說。諸多傳說,雖具浪漫情調,但終不能入載典籍,不足為考。近來,商城大力打造旅遊文化,在此之機,撥冗正源,對於突出特色,強化旅遊業,大有好處。也因此,有朋友託我為金剛臺纂寫簡介,再三囑咐,要寫出獨到,寫出滋味。思之,所謂獨特和滋味,不是杜撰,而是力證,並突出山水文化。於是帶著此指導思想,遍查古籍,如《尚書》、《水經注》、《括地誌》、《山海經》以及《商城縣誌》四本(自明嘉靖至民國)等,並在網上搜索,查看當下人之考證宏論,忽然發現,金剛臺之名存在兩大誤區,在此釐清,十分必要。

金刚台之名考源——文/沈靖

一是金剛臺之名起源的時間問題。《山海經》裡面只指出了位置,也就是在熊耳山外方以東約一百五十公里。《水經注》批閱灌河發端於商城縣黃柏山(決水之入淮,俗謂之澮口。非也,斯決、灌之口矣)。商城最早的縣誌(明嘉靖本)記載“山四十有九曰金剛臺。在縣東南三十里,沿茅六十里。勢極崇峻,雙峰高峙,舊名石額山。上有風洞龍井,祈雨驟應。紹興初,張昂據為寨所……”。光州志沿襲了商城縣誌記載,只註明宋嘉熙年間,更為具體,此從略。從記載的文字考證,“金剛臺”最遲應在南宋時定名,因《商城縣誌》記載“四十有九”,也就是說“一統志”所說,從民間調查所得,四十個人有九個說此山為“金剛臺”,並說明此山舊名為“石額山”,只是近來才叫“金剛臺”。至於“近來”具體指什麼時間以及為何叫“金剛臺”,此處未標明。《山海經》、《水經注》等都無記載,這就說明此山叫“金剛臺”,最晚也是在南宋年間。

金刚台之名考源——文/沈靖

二是金剛臺之名的來歷問題。網上曬出王風林先生的一篇文章,質疑金剛臺的傳說,並推斷該山與佛教有關,很有道理。山海鼻祖《尚書•禹貢》雲:漢水南至大別入江。《春秋左傳》定公四年,吳師伐郢,楚子常濟漢而陳,自小別至於大別。未載“金剛臺”之名。且《尚書》之大別山與今之大別山脈是有區別的。《山海經》也記載了此段文字。《山海經》為酈道元所著,酈道元乃北魏河北人,說明北魏以前,此山是沒有名字的,或為民間所稱“石額山”甚至“石頭山”(因山頂有兩塊巨石,我覺得叫“石頭山”更為可信)。從北魏至南宋,數百年間,金剛臺之名是如何來的呢?遍查資料,都未詳載,依據有關佛教盛行時間以及高僧足跡推斷:此山與佛教有關,此山應在唐時命名。為此,一家之言,讓方家進一步撥謬。實際上,“金剛臺”在《金剛經》裡就是“蓮花臺”之意,叫金剛臺,乃佛教用語。據光山縣誌記載,北齊天寶五年(公元554年),高僧慧思來光州,開壇說法,“數年之間,歸者入市”(想來也有金剛臺附近人),在講經之餘,遍及光州寺廟以及名山大川,商城在當時屬光州,金剛臺,此山卓爾不群,慧思來此,並在山頂打坐,因山勢雄偉,道途險陡,慧思未能在山頂建寺廟,至於給該山命名,無據可考。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律宗大師道岸(光州人)率弟子鑑真等從長安返回故鄉光州,為追念天台“二聖”(慧思、智顗),在大蘇山建造了氣勢恢宏的寺院,始名淨居寺。唐•高僧鑑真六次東渡,五次失敗,來光州時,途涉此地,見奇峰穿雲,霧靄升騰,逐至山頂。山頂實乃方圓數百丈平地,打坐歇息,疲倦頓消,忽觀雲海縹緲,再賞五峰疊翠,如置菩提樹下,嘆呼:“踏雪東瀛海,此顯蓮花臺;金剛實為柱,澗流分江淮。”如此表明,“金剛臺”,乃為唐高僧東渡時涉此命名,為其弟子(光州)所記,後流傳民間,並在“一統志”時記錄下來。

金剛臺之名考源,實為初探。此初探,旨在釐清山名,找到濫觴,重現商城山水厚重的文化背景,不為世間謬傳,為當下新興的旅遊業增添文化滋養,足矣!

(作者為信陽市作協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