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北洋水师10发9中,炮弹一发不剩,为何日舰就是不沉

1894年8月1日,甲午战争的一声枪响,预示着中国和日本正式开战。1894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在黄海展开了甲午黄海大战。这场让世界国内外极为关注的战斗,上午12点50分开始,在战斗刚开始,一直是北洋军阀占据优势,占据上风。不过后来日军很快改变了进攻方式,改变了阵型。2个小时以后,北洋舰队的超勇、扬威、致远、经远依次被日军击沉。后来又有济远、广甲的脱逃。总共失去了6个战舰,瞬间让战斗力失去。而日本的比睿、赤城、西京丸3个战舰损坏很重。但是,这毕竟不是他们主要的战舰力量。所以,元气没有大伤,还是保存着一定的战斗力。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10发9中,炮弹一发不剩,为何日舰就是不沉

甲午海战

这个时候,明显的低强我弱,让士兵内心彷徨,非常需要来击垮一个日本的战舰来提升北洋水师的信心和勇气。由于指挥战舰定远受损不能指挥的情况下,只有把这个重大的责任放在了镇远战舰指挥官刘步蟾的肩上。他通过观察后,决定把日本的松岛舰作为目标来主要进行攻击。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10发9中,炮弹一发不剩,为何日舰就是不沉

被击中变形的日军松岛号舰炮

北洋水师的定远和镇远两个战舰有355.6mm的铁甲厚度,而日本的松岛舰是320mm38倍大小的大型炮弹。这样在日本看来这是用来专门攻击北洋水师的利器。下午的3点30分,北洋水师的镇远战舰发出来了两枚305mm口径大小的炮弹。成功的命中日本松岛号,一枚直接打中4号炮身最后穿透了甲板和右侧。另一枚直接命中4号炮的钢盾,正好这支日本的战舰是用的是速射炮,必须要的是速度。所以,为了方便起见,日本士兵直接把这些炮弹放在炮架的跟前,而北洋战舰的这第二枚炮不歪不斜正好打在了这些炮弹上。这时候,威力和伤亡大家就可想而知了。最后,伤亡113人,大多数都没有健全的身体,有的没上半身,有的没有下半身,四分五裂。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10发9中,炮弹一发不剩,为何日舰就是不沉

日本士兵快速装弹场景

作为日本战舰的代表,被这次击中后损毁严重,也让日本士兵的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士气大降。看到这儿的朋友很多都会有疑虑了,为什么这么多炮弹的轰炸,日本的松岛舰为什么就不下沉呢。而且,不光是松岛舰不下沉,而战斗了几个小时,为什么日本战舰没有一个下沉的呢?是不是我们北洋水师打的还是不够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原因,实际情况是我们北洋水师的炮手比日本兵打的要准的多,那么,我们可想而知就是,问题是出在了火药上,威力不够。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10发9中,炮弹一发不剩,为何日舰就是不沉

右侧黑的地方就是被镇远命中的地方

那个时候,北洋水师用的有两种炮弹,一种是不会爆炸,只能给对方战舰打个窟窿,被称之为实心弹。还有一种虽然会爆炸,但是,还是装的黑火药,威力极其小。北洋水师为什么用的还是黑火药。是因为,清朝政府从1891年就暂停了对外购买炮弹。自己又没有能力没有技术自主研发。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10发9中,炮弹一发不剩,为何日舰就是不沉

日军松岛号战舰及司令员

而在战争最后的统计,日本战舰在这次战争当中共发射了20921枚炮弹,而且,结束后日本战舰上都还有剩余很多的炮弹。而我们北洋水师几乎所有的战舰上都一枚炮弹不剩,想象一下他们这些英雄当时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壮烈。

战斗到下午的5点 17分左右,北洋水师的左翼和右翼全部沉没。只剩下定远、镇远、靖远、来远的4个战舰,只剩下联合9舰。北洋战舰的定远和镇远记载中弹200多发。但是,仍然熊熊而立,毫无胆怯之意,这也让日本士兵非常绝望,他们觉得这是两艘永远不会沉没的战舰。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10发9中,炮弹一发不剩,为何日舰就是不沉

日本北莲造绘制的《勇敢的水兵》

这个时候北洋水师的其他战舰又重返战场,再加上长时间围堵定远和镇远无果的情况下,日本司令宣布停止战斗的信号。因为,他还担心又重回战场的鱼雷艇借着夜色进行偷袭。这样黄海战役结束。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10发9中,炮弹一发不剩,为何日舰就是不沉

日军战舰

在这场战役当中,北洋水师的英勇,不屈不挠,顽强的斗志值得我们所有人佩服和尊重。他们可歌可泣的精神永远铭记我们心中。只是,国家力量不行,人再勇敢,体制落后就要挨打。这场战争850名英雄壮烈牺牲,失去4艘战舰。损失虽然惨重,但是,主要战斗力还在,那么北洋水师,一个接近现代化的海军部队为什么会走向灭亡呢。接下来再为大家一一讲述。

喜欢历史,更喜欢夜史,关注旭说历史,带给你不一样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