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分数线再次印证了,那些仍被中小学生家长忽视的事

2018年北京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理科一本提档分数线532分

文科一本提档分数线576分

几乎没有任何意外

高考录取分数线继续收高!

很多未来考生的家长们

看到这则新闻

也许会在心里长出一口气

“高考分数这么毛,我们家孩子高考的时候还不得更容易吗?”

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持续走高

确实意味着高考题越来越简单

考生被好大学录取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大

但俗话说,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面对最新出炉的高考分数线

未来考生家长们应该抱着怎样的心态,帮孩子准备高考呢?

10年的高考分数线

反复证明了仍被家长忽视的事实

对于未来参加高考的考生家长而言,先期了解高考分数线,以及目标大学或者专业的录取动态,绝对是为孩子着想的明智之举。

不过用现在的数据,给未来做参考,就不能只观察一年的情况,应该从多年的数据情况总结出趋势图,从而获得明确的分析判断。

我为广大中小学生家长,总结了2009年至2018年北京高考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的情况,如下图:

2018年高考分数线再次印证了,那些仍被中小学生家长忽视的事​​


从图中文理科的两条曲线,我们不难看出,除了2012年出现了一次特殊情况外,整体北京高考的录取分数线是持续走高的,尤其是文科,从2012年到2016年实现了完美的四连跳,录取分数线跟坐了火箭一样跳跃着上涨。

这一现象,在被大家已经说烂的“高考分越来越毛了”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被反复印证的事实:因为生源减少,高校资源旺盛,高考的选拔性质正在逐渐减弱,由此导致高考逐年呈现考核内容越来越基础的现象。

高考基础题考的就是考试说明上标明的知识点,甚至会把“勾股定理:________”这种公式默写直接搬到高考试卷上。而选拔性试题一般都是后面仅有的几道大答题,分值不会超过单科总分的20%,那么参加高考的孩子应该以什么为主来备考,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呢?

但事实情况好像并非如此。

家长们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引导孩子干过这样的事儿?

家庭作业完成了就行,主要精力要放在书店买回来的习题册上;

没听懂学校老师讲的内容,问题不大,咱们有课外辅导班儿的老师给精讲。

如果您还在让孩子这么学习的话,高考给孩子的机会再好,可能也不会落到您家孩子的脑袋上。

我再次严肃的建议家长,为了高考,给孩子正确的学习引导:

学校的每一节课都不能荒废,必须认真听讲;

不忽视每一次老师批改的家庭作业,并记录在错题本上;

不忽视任何一道课后习题,必须达到熟练掌握、举一反三的境界;

从每个学龄段学到的第一个定理、公式、单词、背诵课文开始,准备自己的知识点小本本,一一记录下来,以备中考、高考前复习使用。

10年9状元的人大附

秘诀在于基础和方法两手抓

要说近10年来,北京教育界最成功的中小学,那非人大附中莫属。

2009年理科状元、2010年理科状元、2011年文理科双料状元、2012年文理科双料状元、2015年理科状元、2016年理科状元、2018年理科状元,人大附中在10年20个高考状元中豪取9席。

2018年高考分数线再次印证了,那些仍被中小学生家长忽视的事


可能很多经常路过人大附中的人感觉纳闷儿,也没见这个学校的孩子多努力啊,甚至每天上课的时段,都能在人大附中附近的麦当劳看见“翘课”的学生。

难道真是生源好决定一切?难道真是各个老师都有通天大法,随便说两句就能让孩子多考20分?

第一件事,对于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要反复训练和使用,并且通过反复测验,评估结果,直到实现将知识点“印”在孩子心里的目标。平时把所有知识点都印在心里了,考试之前还需要突击复习吗?

第二件事,就是举学校之力搞科研小组、兴趣小组,有时科研结果或兴趣层次的追求倒在其次,真正要关注的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向,调动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这就是所谓的方法培养和训练。

这两件事都是为高考准备的,第一件主攻高考中的基础题部分,让孩子们获得不败的局面,而第二件主攻高考中的选拔题部分,真正让孩子决胜高考!

历年高考分数线的变化趋势,以及状元“专业户”人大附中的培养策略,是否能让家长们开始重视这样的事实:基础知识、教材、课后习题才会让孩子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家长观念转变了,孩子的学习方向优化了,也就自然抓住了决胜高考的绝佳机会。

一起做越来越懂孩子,越来越会教育的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