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003]国内金融市场产品地图

绝大部分金融推销员都会不遗余力的宣称,自己所销售的是可以解决客户问题的最好的产品,理由也很清楚、明白——能赚钱!

[连载003]国内金融市场产品地图

当然,不考虑赔钱的情况下,买任何金融产品都是能赚钱的,所以也不能说错。经历过风雨的老司机,大约心理都会有杆秤——关于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不过鉴于绝大部分新手连金融市场到底有哪些东西这个问题还不了解,所以本期还是做一个最基础的科普,先给大家拉一个金融产品总纲。那么首先就是金融产品的基本概念:

看不懂?那就对了,高度抽象的教科书级概念,如果没系统学过,光看概念是一定看不懂的,相信大家至少在小学就有这个觉悟了。但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如果不用学术的概念,也是可以解释的。按照我的理解,尽管金融产品种类繁多,但是总结起来无非只有两类——借钱类和赌博类:

借钱类是说,别人借着你的钱去做他的事情,当然不能白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可以。银行存款当然是这一类,其他的比如债券、P2P、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债权信托等等都属于这个类别,约定还钱的时候一定要偿还本金,还得付利息;更复杂一点的股票、股权投资、风险投资、PE、VC、众筹什么的也可以归于这一类,区别是这些产品的借钱方可以不偿还本金,只付利息就好了。借钱类产品的特征是,谁拿了你的钱,谁就应该为这些钱支付费用,就跟谁租了你的房子,就该付房租一样。由于有租金或者股息存在,这一类的金融产品长期来看是一定可以赚钱的,也就是所谓的“非零和市场”。

赌博类是说,如果事情跟你下注的结果一致,你就能赢钱,反过来就是赔钱。本质来说这些金融产品跟澳门的赌场里面的赌博没有区别,但是赌场里面的赌博并非是生产经营和民生中需要的,而且容易上瘾,破坏安定团结,破坏国民经济,所以很多国家认为这些赌博活动是违法的,而赌博类的金融产品大多是生产生活离不开的“赌博”项目,保险、期货、期权、担保、黄金、外汇、贵金属、现货大多都属于这个类别,严格来说一些高频对冲交易,也属于这个类别。比如保险所下注的是车祸或者其他风险事故,不出事故,保险公司拿走保费,出事故保险公司赔钱;期货下注的是某种商品价格的涨跌,猜对了赢钱,错了输钱(当然期货、期权本身不会只有押大小这么恶俗,由于套期保值的存在,期货、期权市场有其存在的经济意义,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讲到,但其本质还是有赌博这个成分的);担保下注的是借钱的人会不会如期还钱,如期还钱,担保人可以踏踏实实的拿走担保费,不还钱或者拖延,担保人需要自己先把借款人的欠款先垫上,然后在慢慢追讨……

要说明的是,上面的描述只是为了便于零基础的投资者对金融产品有个大概的理解,绝不是说金融就是如此肤浅,如果笔者说了这种话,那是要被同业们吊打的。事实上金融投资非但不肤浅,还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以借钱类的工作看,如果是借贷,那么就可能遇到借钱不还的情况,如果投资一家公司的股票,也可能遇到公司破产的情况,当投资者真的遇到这两种情况,那么必然就是血本无归,或者至少是损失一部分钱,所以筛选出那些到时候能还本付息借款人,或者能好好经营的公司,必然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一项工作;而赌博类,除了保险我们宁可赔掉保费,而不愿意得到保险公司的补偿,其他的时候我们都是想赢钱的——就跟我们的交易对手一样,对赌的双方都想赢钱,针尖对麦芒,不用想也知道这绝对是个技术活。

有了上面这个简单分类,下次再登录财经网站的时候心理就可以有一些底气了:

[连载003]国内金融市场产品地图

笔者老东家中国最大财经门户网站首页截图红色:借钱类频道 黄色:赌博类频道

上图是笔者老东家和讯网的首页截图,并非王婆卖瓜,笔者一直认为和讯网是国内最专业、最有金融情怀的财经网站,注意没有“之一”。单从频道分类就可以看到,和讯很清晰的将“借钱类”产品的频道和“赌博类”产品的频道分的泾渭分明,并且整个金融市场的所有产品门类都有涉猎,如果点击进入你还会发现每个频道做得都还不错。

跑一会儿题,只有参与到财经网站的运营,才会理解把全品类的金融资讯都做到尽可能好是有多么不易。由于各个市场规模不同,市场环境不同,对于财经网站而言,并不是每个频道都能盈利的,所以绝大部分财经网站,包括已经上市的东方财富网、更早上市的金融界(也是老东家),以及新浪、腾讯这样的门户网站下的财经频道,出于经营压力,也只能将资源集中在受众更多的频道,比如股票频道、新闻频道,但是和讯网从1996年建站就力图为金融市场的所有门类建立频道、完善各个市场的数据库,即使十几年不赚钱也依然坚持,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当然也不属于公益事业,所以也只能用情怀两个字来形容了。

[连载003]国内金融市场产品地图

跑题回来,闲聊了两页纸,其实这一章的题目《国内金融市场产品地图》已经比较清晰了,如果非要总结可以参考下表:

[连载003]国内金融市场产品地图

如果非要去看一下各种产品在现实生活中每天到底在忙活一些什么事情,则推荐到和讯网、新浪财经、东方财富网、金融界等综合金融网站的对应频道去了解。

那么,说了这么多这些金融产品跟实现财富目标有什么关系呢?有了这些产品就能赚到钱吗?后面章节会继续分享,请随时保持关注。

连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理财秘诀》,作者田立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