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为你发现美 美物计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文 | 美物计 图 | 故宫博物馆

芒种饯花神

青梅好煮酒

今年芒种的时间是

2018年06月06日

01:29:04 星期三

农历戊戌年 四月廿三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

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随着五月脚步的远去

六月的热烈登场

热情似火的仲夏时节正式来临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简而言之芒种即是

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一收一种间

已道尽芒种的节气内涵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

水量充沛温度日高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

芒种时节时风时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

将进入连绵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

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响

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

全国大地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芒种芒种,收获幸福

再种下希望

芒种到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

播种、移栽、苗期管理

夏收、夏种、夏培的“三夏”大忙高潮

冬天播种的小麦亟待丰收

春天播种的棉花等待灌溉

夏玉米和大豆也到了播种的时候

真是五月人倍忙

六月无闲光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芒种三候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天道有序,万物有时

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的风景

芒种,也有色彩分明的三候

每一候都在诉说着仲夏梦长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一候螳螂生

夏日流萤篱笆上,幽草舞螳螂

芒种一到

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下的卵

因感受到阴气初生

新生的小螳螂破壳而出

螳螂捕蝉,夏天蝉来了

又怎么能少了螳螂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二候鹏始鸣

东飞伯劳西飞燕,牵牛织女时相见

自上古以来

伯赵是掌管历法司正的属官

"伯赵"是伯劳

夏至鸣,冬至止

芒种之后,喜阴的伯劳鸟

独立枝头感阴而鸣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三候反舌无声

鸟如其名,与乌鸦同类

本是能随时模仿

并发出其他鸟叫声音的它

也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

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绿树晚凉鸠语闹

画梁昼寂燕归迟

树荫底下凉风习习,鸟声啁啾

白墙黛瓦的横梁上一片寂静

燕子它还未倦飞而返

到了这个时节,夏季即将转入

景色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而民间的一些芒种习俗

更为这个节气增添了几分热闹色彩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送 花 神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

转眼芒种已近(农历)五月间

繁华落尽,百花凋残

芒种日举饯送花神归位

是一场花离枝头的缱绻别离

盼望着来年春天与花神再相会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安苗

芒种时节,种完秧苗

为祈求秋天丰收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

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

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

作为祭祀供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煮 梅

每年五六月江南多雨

梅子由青转黄

便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那年青梅煮酒论英雄

而今夏日炎炎,微风燥

一颗凡心两只拙手三杯梅酒

摒除烦忧消夏避酷暑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芒种后气温升高人焦躁

空气潮湿闷热

进入典型的夏季气候

芒种要养生

多喝水,常洗澡

勤换衣衫,防中暑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起居宜晚睡早起

中午小憩一会儿

饮食须清淡

宜轻清甜淡之物

大小麦曲,粳米为佳

食勿过咸、过甜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情志要放松

芒种时风火相煸

容易精神不振心情焦躁

要调适心情

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

通泄得以自如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稻子的背负是芒种

麦穗的承担也是芒种

站在大江两岸的田野上

徜徉在芒种的繁忙里

那一个个在烈日底下,在狂风暴雨中

低头劳作身姿是夏天最迷人的风景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对于他们来说

生命的丰厚来自于耕作

耕作的过程必定繁忙

种地如此,人生亦然

只有播种希望,才能收获幸福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春争日,夏争时

天道酬勤,只争朝夕

仲夏时节至,又是一年高考时

愿每一个即将上场逐鹿中原的学子

十二年寒窗苦读天不负

过五关斩六将

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

芒种:最好的生活是忙而不茫

也祝愿每一个人

“芒种前后,种瓜点豆”

把握当下,热情如花

世间的美好与幸福

终会如约而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