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餐饮生意的表象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餐饮生意的表象

很多时候我们的双眼会欺骗我们自己。

以为看到的是真相,其实只是表象。

比如餐饮中外卖的单量问题

鹏叔有时候点外卖,看到不熟悉的店搞大活动,会点进去看看他主打菜的销量,很多都是月销售两千份,三千份的。

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这个老板挺赚钱啊,一个菜就买了这么多份,

直到后来有些餐饮老板吐苦水,说自己赔本赚吆喝,卖的多赔的多,单量数字只是为了冲个排名,累计点权重,

当然,老板可能夸张了点,

但的确很多老板一份快餐可能就赚一到两块钱,到是真实的,

因为没有平台补贴,所有大额减免优惠全要自己来,再去掉房租和人工,纯利就赚一块多。

想想的确不容易,看看一天单子不少,但真是微利,稍有不慎,就亏钱。

那很多人会说,既然有单量的,都这么不赚钱,那很多看着一个月也没啥单量的店,是不是就反而赚钱呢?

这个正常来说,基本就是在垂死挣扎或名存实亡了,

眼睛也不是全看走眼,多数时候还是靠谱的。

哪些餐饮老板在闷声发财呢?

除了一些真是靠炒菜,一盘一盘赚起来的以外,

还有一种聪明的餐饮老板,他表面做的是餐饮,

但实际上是有点金融的或房地产的套路了。

简单点说,低成本比如1块钱操盘启动一个餐饮项目,通过对市面上资源的整合,包装,利用娴熟的技巧和手段,把项目初期打造的比较风光和热闹,把各种数据做起来,外人看了很心动,很羡慕,很想聊聊,一起参与下,也想跟着发点财。

这个时候,餐饮老板报价说,我把这个赚钱的好项目卖给你,但价格是3块或5块,卖的是这个项目的未来一定期限内的收益预期。不是简单的一个成本回收的概念。

这时候一定有人说太高了,不要紧,老板继续持有,继续把各项数据做更高,然后报价6块或8块,很多时候真就有接盘的来了。

但可能会有放弃利润而冲数据的情况,

但这个外人是不清楚的,只知道数据很好看。

接盘后,不是说生意就不行,

而是会发现,可能实际收益没预期的那么高,而且要收回之前的买入成本,可能要一定的时间,可能要一年或更久,

前提还是要按照目前的良好单量作保证,一旦当中出现什么意外,那么对于接盘人来说就是投资风险,需要自己承担。

操盘的餐饮老板利用了类似股票市场中股民的赌性和贪婪,

以及想走捷径的想法,

合法合理的完成了自己的财富积累,

这才是餐饮老板中高智商的代表,看似玩餐饮,但赚钱不是靠一盘一盘炒出来的。

餐饮竞争惨烈的时代,

赚餐饮创业者的钱是个逆向,但又务实有效的好思路。

但这个对设计和操盘的餐饮老板要求极高,

不建议随便模仿,

因为很多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