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兵败夷陵,诸葛亮痛哭道:若此人在,何致大败而归!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攻樊城,曾水淹于禁七军,军威大振,曹操曾议迁都以避其锋芒,而此时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关羽腹面受敌,急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麦城,随后,孙权使用诱敌之计,在临沮捉获关羽和其子关平,随即将其处死。

刘备兵败夷陵,诸葛亮痛哭道:若此人在,何致大败而归!

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欲亲率大军攻打东吴。此时诸葛亮与众大臣纷纷劝说道,现在作为一国之君,不能亲自去带兵,只需派手下之人去讨伐即可。而刘备却刘执意亲自带兵前去为义兄报仇。最后蜀、吴因关羽之死而爆发的夷陵大战,蜀军战败,退回白帝,没过多久刘备病逝。诸葛亮感叹道:"若此人还在,便能够制止刘备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也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刘备兵败夷陵,诸葛亮痛哭道:若此人在,何致大败而归!

此人正是法正!法正,字孝直,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被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法正一生为刘备立下不少奇功,辅助刘备夺取益州、汉中。曹操亲征,听闻是法正献计取汉中,因而感慨不已叹道:"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在蜀国与诸葛亮齐名。(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

刘备兵败夷陵,诸葛亮痛哭道:若此人在,何致大败而归!

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东征孙权,群臣大多进谏皆不听从。如果法正还在的话,结果可能不相同,刘备死后,为什么诸葛亮会痛哭的原因,如果有法正在,刘备一定会听此人的话,万一不听,法正必定会随着刘备东征,有法正在,刘备不会上陆逊的当,也不至于大败而归。

刘备兵败夷陵,诸葛亮痛哭道:若此人在,何致大败而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