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是什么意思?

老树A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翻译过来就是:父亲为儿子遮掩错误,儿子为父亲掩盖过失,直德的道理就在这里。


这里说的直德,是直率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孔子主要思想“仁”的基础。是说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道德是发乎情的,也就是要顺应人之天性。



话说一日,楚国大夫叶公闲来无事,给孔子讲了一个孝子的故事。说有个叫直躬的小伙,他亲爹偷了人家的羊,他马上去官府揭发。等官吏来捉拿他爹时,这小伙赶紧下跪求官吏饶了老父,他愿意代父受过。


官老爷一看,这孩子既能大义灭亲检举揭发,又能舍身取义代父受过,喜欢的不得了,不仅放了他和他爹,还大大表彰了一番。


叶公感慨:“这样正直的年轻人这是世间少有啊,当竖为典范。”


这时候,孔子沉默、摇头,语重心长地说,我讲的“直德”可不是这个意思,表面上看是小伙又直又孝,实有沽名钓誉之嫌,最重要的是他这样做违背了人之天性,超出了人之常情。



家人犯错,一般人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让别人知道”。这是出于本能的反应,是出于对家人的保护。这才是人之本性,是人之常情。


一个人,一旦超过了这份亲情的自然反应,过于冷静,很可能变成铁石心肠,为了名声利益,不惜以牺牲亲人的生命为代价,那他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是很危险的。


孔子的观点,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管仲临死之前告诫齐桓公,一定要远离易牙、卫开方和竖刁这三个坏人。


齐桓公听不进去呀,怎么能说这三人是坏人呢?竖刁为了能伺候本公,心甘情愿地阉割,做了太监,这是何等的衷心?


卫开方为了效忠本公,远离故土,抛妻弃子投奔而来,问他是否想念妻儿,他诚恳地回答:“不想,跟大王比起来,他们都是粪土。”多让人感动啊!


最让人感动的还是易牙,本公随口一说没吃过人肉,易牙转身就把儿子炖了,热乎乎地端到面前,谁还能比易牙忠诚呢?


管仲说,大王啊,此三人为了取信取悦于大王,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和儿子的性命,这是不合乎人情的。违背人性做事的人,不可信呀!


齐桓公是说啥也听不进去。管仲死后,齐桓公更加宠信这三个“宝贝”。



结果怎样呢?齐桓公病卧在床之时,这三个没有人性的人见齐桓公失去了利用价值,做了一件更加灭绝人性的事:活活饿死了齐桓公。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孔老夫子讲的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顺应天理人情做事,才是真正的直。


为了自己博得好名声而告发亲爹的直躬,如果不加以劝诫、引导,很可能就变成不择手段的易牙和竖刁,失去了人性,极其危险。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是提倡父子互相包庇,而是说凡事有度,顺应本心,顺应常理,顺应常情做事。


这句话对我们的处事交友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论是寻找伴侣、生意伙伴还是结交好朋友,一定要远离那些违背人性做事的人。



第一,远离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伤害自己的人


没有人不爱惜自己,一个人为达目的而伤害自己,来取信或迎合别人,这会让他的人格扭曲,有朝一日,他一定会变本加厉地找回来,他会变得不择手段,这是很危险的事。


我们远离这种人,有效地保护自己,这也是人之常情。


第二,远离为了自己的名利不惜牺牲亲人利益的人


那卖了父母的房子,拿钱跑路的人,那父母生病住院,无动于衷的人,我们怎么能相信他们会是有诚信的合作伙伴?


那些置配偶儿女于不顾的人,那些骨肉相残、不顾亲情的人,他们怎么会对朋友坦诚相见?


这样的人对至亲的人都不能温柔以待,怎么能期待他们能成为最好的朋友?不如远离,一定远离。


以上是有书君对"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这句话的理解,您有没有不同的见解呢?有书君不吝赐教,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亲爱的书友们,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呢?您身边有没有违背人性做事的亲戚、朋友呢?他们给您带来的感受是怎样的呢?欢迎大家都来谈谈哦~



有书共读

这是《论语》子路篇中记录的孔子和叶公的对话。原文大意是说,叶公告诉孔子,他们那里有一个人的父亲偷了羊,儿子告发了父亲,大家认为这个儿子很耿直。孔子反对这种看法,他认为,父子之间无论谁犯了错,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为父隐瞒,这才是正直的做法。

孔子认为,人世间没有比父子亲情更深更浓的感情了。当道德或律法碰上了亲情,还是要以亲情为先。为什么呢?因为符合自己内心的、符合人之常情的才是真正的直。父亲偷了别人家的羊,作为儿子,心里肯定是不愿意把这件事张扬出去的,这是人之常情,是父子深情的体现,因为这种感情所做出的举动,就是由自己内心的真实流露,这就是直,所谓正直,不是简单的仅仅以道德、律法为标准来判断,在道德、律法中还要加入情的因素。父子相隐,就是顺应了人之常情,不违背内心真情,自然就是一种正直的做法。

相反,父亲偷了羊,儿子跑去告发他,这样的人,连最浓的亲情都可以抛弃,还有什么抛弃不了的东西呢?这样的人不是正直之人,而是无情之人,是为了名利可以抛弃一切的人,是一种虚伪的正直,孔子对这样的行为嗤之以鼻。

真性情的流露、表达就是正直,每一个有此真情的人都可以具有正直这样的美德 的。

原文诵读:《论语》子路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rǎng)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欢迎大家关注繁星国学,一起学习传统文化


繁星国学

你把这句话理解成孔子认为情大于法,把“隐”理解成隐瞒,把“直”理解成正直,说明你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一知半解。孔子时代,所用文字的字义,还都是古文字的本义,所以,根据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本义,才能真正理解孔子的本义。

人家问,父亲顺手牵羊,儿子举报并作证,这算不算“直”?所以,我们首先要清楚古文字中对“直”字的定义。

“直”,上“中”下“目”。古文字中,中,动态匹配;目,从客观角度看问题;故,“直”字的造字本义是:客观上动态匹配了,即,处于恰到好处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直”。引申才是,不走弯路的、正直的、直截了当的、真正的等等。

所以,人家问的问题是:如何恰到好处的处理父亲顺手牵羊这件事?按法律报官,算不算是恰到好处的办法?

孔子的答案是:按法律公事公办是很低级的办法,那么,怎么才能恰到好处的处理这件事呢?孔子的答案是“隐”字。

“隐”字,阝+针对短处的上下其手+心。古文字中,阝,常做困难重重的讲;心,常做自己尽心尽力讲;故,“隐”字的造字本义是:在麻烦当中,找出关键短处,竭尽全力的使之消除,即,消弭于无形。引申才是:使之看不见,隐蔽,隐瞒,隐士等等含义。

所以,发现不匹配,在造成危机之前,自己想方设法化解掉,才是真正的“隐”。

因此,父子相隐,本义是:父子不管谁犯错,另一方赶紧想方设法弥补,使之消弭于无形。所以,这里的“隐”,根本不是亲亲相隐、包庇纵容、隐瞒错误的意思。

比如发现父亲顺手牵羊这件事,你怎么做才恰到好处呢?赶紧把羊给人家送回去,赔礼道歉,再送点礼,回家再跟父亲说下不为例,这样的结果对大家都好,这才是真正的“隐”,这才是真正的恰到好处,所以孔子说,“直在其中也”。


老慢

13.18.[原文]

叶公语①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②,其父攘羊而子证之③。”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④:父为子隐⑤,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原文通释]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证实了这件事。”孔子说:“我们家乡正直的人和你那个正直的人不同:父亲为儿子遮掩,儿子为父亲遮掩——正直就在其中了。”

[注释]

①语:音yù,告诉。

②吾党有直躬者: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吾党,我的家乡。直躬者,正直的人。躬,身,身体。

③其父攘羊而子证之: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儿子证实了这件事。攘羊,偷羊。证,证实。

④吾党之直者异于是:我们家乡正直的人同你说的正直不同。异于是,同你说的正直不同。是,代词,此,这,就是“你说的正直”。

⑤父为子隐:父亲替儿子遮掩。为,替。隐,遮掩。

[解读与点评]

孔子把“正直”的道德纳入“孝”与“慈”的范畴,他曾说过“直而无礼则绞”(《泰伯》第2章),他强调“直”要服从“礼”的规定。孔子还曾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第1章)儿子证实父亲做了坏事显然是“非礼”的事。他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具有了“直”的品格。在他看来,父亲有什么问题,从孝的角度出发,做儿子的就应该替父亲遮掩,而不应当告发父亲;儿子犯下了什么过错,从慈的角度出发,做父亲的也应该替儿子遮掩,而不应当告发儿子。孔子不仅认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还认同并做到了“臣为君隐”,《述而》第31章足以说明:“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实际上,这里孔子承认了昭公的违礼表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在孔子回答巫马期的话中加进了“臣不可言君亲之恶,为讳者,礼也”,表述的更为明确。今天看来,处理与法律不冲突的小事这样可以,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是也;从辩证角度看,如果父子均未作恶,仅仅就丑陋的隐私互相遮掩真的是无可非议。但如果是严重触犯了法律,父子之间还这样做,就可能形成伪证和包庇罪了。圣人多从伦理道德和礼法角度思考问题,有些思想或与今天的法治相矛盾。其实,“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正常之态,“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是非常(失常)之态。

出自《〈论语〉通释、解读与点评》


陈广逵

儒家的主张里,有些地方的确容易有争议,“攘羊”故事中孔子的言论就是其中一个。若干年前,中国学术界就围绕着这个故事中的“亲亲互隐”以及孟子论舜的故事,在信奉孔圣的与信奉自由主义伦理的人士当中有过一场颇有意思的激辨,后武汉大学教授郭齐勇主编了一本书,收入了相关的论文,名为集《儒家伦理争鸣集——以“亲亲互隐”为中心》,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一观。

我在这里不引用谁的观点了,因为我也有我的看法。鄙人在有关“攘羊”的故事里,完全认同孔子的观点,子不应告父,尤其在东方社会形态内,子不能以牺牲父亲来成就什么正义、诚实之类的要求。

子不告父,后果是社会公义层面出现一种“缺位”,但是家庭的彼此关爱理解却得到了加深,后果仍然不失为“正直”,因为这样做保护了人性人伦中最核心的部分——至亲之间的爱与周全,这是人可能有向善之心、之力、之感的温床。这个核心是法律代替不了的。家庭是人一生的主要基地,家庭之爱没有,试问还有地方还有东西可以替代补偿吗?子告父为“直”,而导致人伦根基受到如此大的伤害,“直”在哪里?

当一个社会,“亲情”都不能成为最基本最稳定的社群元素时,人性会发生什么变化?变得更善吗?别做梦了,这是不可能滴。这样的一个社会,每个人都处在被他人“监视”之下,你有安全感、幸福感吗?即便有,能维持多久?主张子告父的社会和法律,只会使人内心毫无安全感。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犯罪不犯错?一旦有人看见你犯了,你被正义“戏弄”的日子就到来了,没有人同情你,没有你理解你,安慰你,此种情况恰好应了萨特在他著名的存在主义戏剧《禁闭》之中的那句存在主义金句了——“他人就是地狱”!

法律当然应当追求公平公正,但父子之间不应以法律为核心,在这种关系中,法律和社会道义不应放在首位考虑,有些东西比这个更加根本。子父之间的无条件庇护,比法律的惩诫,更有用,更本质。是的,可能这个父永远不会后悔,不知错,不改;是的,邻人受到损失了,社会公义被损害了,但是社会层面的损害自有社会来修复,而子告父带来的亲情伤害,不可能被社会之爱来修复,这完全是两个领域,两回事。不理公德而成就私德,这做法正确!

子告父,儿子带头批斗老子,这样的事情其实离我们是很近的。五十年前,中国大地上就发生过无数这样的人伦惨剧:当红卫兵的儿子,揭发老子是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的代言人、现行反革命,带头抄自己家,与一班同学、同龄人拉父亲上街游行,高喊“打倒”,人性何在啊!这是正常的社会景象吗?

不要说中国,世界目前所有发达国家的法律中,都没有一条要求亲属要主动告发亲人的。这是很令人发指的,冷血残忍的无理之说。

《论语》写这个故事,孔子的观点最鲜明,而故事的细节,则《吕氏春秋》的版本,情节更丰富:直躬是楚国人,因见到父亲攘羊,就把父样告上官家。当时的王叫荆王,荆王要依法处死直躬父,直躬提出由他本人代替父亲受刑。荆王听闻直躬这样决定,感慨地说:“好一个直躬,父亲攘羊而告发他,真是个诚信的人,父亲因此判死刑,又代父亲死,真是尽孝道的人”,于是下令,不杀了;孔子听闻之后,非常感叹:“真奇怪了,直躬这种诚信也叫做诚信吗?一味拿父亲盗 取名誉,这样也叫做诚信,不如初当大家都没有诚信还比现在要好一些吧!”

从文字看,我以为,直躬的事情只是一个寓言而已啦。

子为父隐,亲亲互隐,在人性层面上是对的,最终也是社会受惠的。尽管它难保不会滋生恶,但没有这一层,这个世界就绝对是恶!不管您信不信,我是信的。


唔好嘈

在今天看来,这其实是一个关于道德与法律的问题。原文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今译: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父亲。”孔子说:“我的家乡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率坦白就在这里面了。”


叶公说的“直”,应从法律角度来理解。父亲偷了羊,儿子便去告发他,叶公认为这是正直的行为。因为偷羊毫无疑问是犯法的事。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该维护社会公义,有人犯法,便应不理亲疏。


孔子说的“直”,侧应该从人伦关系去解释。他认为儿子不肯作证,是不忍心见到父亲受到惩罚,指证父亲偷羊是违背亲情的行为,因此,隐瞒此事,是亲情的流露,是合乎“直”的品德。孔子不同意叶公的说法,是因为那位坦白的儿子太不近人情了。


其实,在西方的一些法律中就有规定:父子是不能相互作证的。这样规定的原因除了怕他们串通外,还有就是不希望父子之间的亲情受到摧残。因为父子亲情崩溃,人间温暖消失,法制再严明也没有意义。


儒家所推广的人伦秩序,皆强调自觉、发自内心,而非外力强加。儒家推广人伦秩序的手段便是礼,以礼来调节法,强调个人内省,犯法者止于羞耻之心。所以孔子以为,父子之间互相替对方隐满,方才合於道义,这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孔子站在道德层面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境界远远高于法律。


但是,社会不能没有法律,要人不犯法,全凭自觉和羞耻之心,显然不现实,遇到不要脸的人肿么办?所以,尽管法律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除了法律,还有什么手段能对付那些无耻之徒?


静水笑沧笙

兰阇来答一下~~

这话是孔子在楚国说的。

孔子入楚的时间,约在公元前489年夏。

他在楚国没有得到入仕的机会,大概只停留了几个月,就踏上了返途。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此年七月,楚昭王去世,孔子感到楚国政局不明,久留无益。

孔子没能抵达楚国国都,他的脚步至于叶县而止,这是他一生中到过的最靠南的地方。

叶公沈诸梁是楚国贤臣,对孔子很尊重,在孔子停留叶县的那段时间,沈诸梁曾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答曰:近者悦,远者来。他希望沈诸梁能以礼治政,收聚人心。

沈诸梁还给孔子讲了一个故事,说他的家乡有个人偷了一只羊,被其子揭发。沈诸梁认为这个儿子的行为值得称赞,孔子却对这种作法很不满意,他说,这种事如果发生在鲁国,那么儿子一定会为老子隐瞒,反过来,老子也会为儿子隐瞒。孔子觉得,鲁国人的作法符合人伦孝道,因此也合于礼,值得提倡。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

或许,在沈诸梁看来,从北方远道而来的孔子,是一个难以理解的人,无论孔子的理念还是作法,都与楚国人大相径庭。沈诸梁曾向子路打听,孔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回答。后来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何不告诉他,我是个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呢?

孔子很谦虚,他不想夸耀自己有过什么功劳,或者理想何其远大,只说自己好学乐道,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只是他说自己不知老之将至,多少有些刻意,他已经六十三岁了,老了,不服老而已。

归途令人惆怅,孔子带着希望南下,却带着失望返回。一晃八年过去,岁月蹉跎,鬓生华发,劳劳碌碌,四方求索,天下却没有变得好起来,而是变得更坏。


兰阇图片故事

【真国学史】载:【孔子此语出于野合,孔子之父连生十三女,未产男婴,古时无后为过,不孝也,孔父叔梁仰天长叹,此床灭孔乎?从此不敢睡于床,遂与邻女颜氏,合于野,生二子,孔子为二。孔子成人,一日,父子同时在庄稼地野合,场景尴尬,父子隐藏于禾苗之中,互不敢出,一直僵在那里,父隐起来,想让儿子先走,儿子藏于荒草,想让父亲先走。一直等到夜半,才不识庐山真面目,彼此溜走】,孔子小时候就智慧超人,语出惊人,【三人行必有我师】,此语来历更让人不知所措,一日,父母带孔子春游,大好春光,叔梁与颜氏也是春意盎然,以为孔子年幼,不以为意,在河之洲,匆忙亲热一番。归时,孔子随其后,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后来孔子也有野合的习惯,可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言不假。

孔子是当时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很多观点,都是后人必须借鉴的,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曾说唐明皇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是没有读孔子的书,才会犯错,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就是说要偶尔和旧人在一起重温一下昔日情感,这样才能对比出新人的滋味,不能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这样会被骂无情。孔老师不愧为大师,只是后来人把自己称为某某大师,让人有些莫名其妙,读了孔老先生的书,就是大师?读了圣旨岂不是皇上?真是大师自哪里来不亦乐乎!

孔子的言论,不仅仅来自孔子的文字,要深度理解其思想法则,不能以为别人不读【论语】,你读,你就称大师,国人都可以读,只是一种修养,不是用来当大师的,有些称谓,没有得到任何机构认可,只是私下的相互吹捧。孔子学富五车,当年周游列国,未敢入秦,这是孔子游列国唯一的一次明智之举,倘若孔子进入秦国,秦国不 像其他六国,以孔子的思想观点,秦国会让他全身而退嘛?秦能焚书坑儒,就不敢坑孔嘛?后世之所以还能流传孔子,皆因孔子未入秦,当初犯糊涂,去了秦国,恐怕坑儒名单,此君必占榜首。博大的孔学,也不适应于特殊时期,普通规律与特殊现象是要区别对待的,不可为而为之,只会撞南墙。

于孔子学说而言,今人非孔,有人读孔书千遍,不能明其理也,也只是生搬硬套,伪以高深,孔子文化,就是一种文化,不是只有一种解释,每个人所悟不同,所言各异,这才是文化的发展。孔孟之道,只是个道,怎么走,在个人,也许有此路不通的路段,这就需要现代人有所切换,孔子只是历史中的一个读书人,后人在接受孔子思想的同时,应该更具创造性。


白这个颜色

这是《论语》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叫叶公的人跟孔子聊天。叶公告诉孔子:我们那里有个人真的很正直啊,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把父亲告发了。大概叶公很为自己家乡的人骄傲,希望得到孔子的表扬。

孔子却说:我们那里的“正直”跟你说的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不好的事,儿子为父亲隐瞒不好的事,这才是正直啊。这就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

”,简称“父子相隐”。


这个故事曾引起很大的争论。有的专家认为,法律和公义是最高的,不能因为父子亲情而违反公义,并认为儒家提倡父子互隐会导致腐败。有的学者则认为,亲情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不应该去告发自己的亲属。

孔子为什么赞同“父子相隐”呢?因为亲情是人最纯真的情感。一个人一生下来,接受父母的照顾,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从一开始就种下了。可以说,父子相亲是人的天性,也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假如父子之间都不能相互信任,整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会乱掉。恐怕任何一个有正常感情的人都不会愿意去告发自己的父亲吧?

事实上,很多国家的法律都赞成这种父子相隐。法国、德国、波兰、罗马尼亚等等国家都曾规定,隐匿犯罪亲属,藏匿犯罪亲属,帮助犯罪亲属脱罪等行为不受处罚。我国刑法也规定,每个人都有上法庭作证的义务,但是如果是自己亲属犯罪,则可以不必作证。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父子相隐”,无疑是进步的。这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各位答友你们认为孔子的说法正确吗?



梦露居士

这是历史上让儒家弟子非常纠结的一段话,让孔子背上了“人治而非法治”的骂名。

有很多很多的解释,来说明孔子说的都是对的。。。很多是训诂学上的东西,比如说什么是隐,什么是直,等等,都是试图解释,孔子考虑的,现在依旧是符合法律的。

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一,让我们看看原句,这个很有必要

原句是孔子与叶公说话: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里,有几个词,我们确认一下

  • 攘羊,是顺手牵羊,与盗窃不同;

  • 证:是说儿子向羊的主人证明这羊是他爸爸牵的

  • 隐:与可以是隐瞒,也可以是“不言”。

  • 直:正直

这么一来,上述的表达,是蛮有故事性的,就这个案例看,“老爸牵了别人的家的羊,在别人发现以后,儿子应该如何”,叶公的意思,是应该“去作证”,孔子却说,不应该,而要隐,隐才是真正的“正直”。

二,我的理解:亲亲为大

儒家很重要的是家国一体,把家同构到了国,把血缘关系“泛化”。

这一点,是儒家的根基,而孝悌是基本关系,这个基本关系,一直一轮一轮的扩大,就变成了“王道----仁政”。

这个不去说对错,孔子当时就是那么认为的,当时也不为大家去认可,现在也不会。但是这儒家思想,恰恰就是在这样的“不认可”的状态下,一直的渗入到中国数千年的延续血脉中,你看看我们的所有思维和语言:

父母官,爱民如子

兄弟城市,姐妹城市,兄弟院校

称兄道弟,哥们,姐们

血浓于水

当时的春秋战国,公德就是周礼,所以法律和家规是一体化的,所以守住家规就是法律。

在法律和家规冲突的时候,有两个情况,

1)犯罪清晰,法律办

2)可上可下,家规办

站在中间的是“正直”。

个人观点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当下的环境下,法律的刚性线,有一个细的模糊地带,这个地带,用陪审团的综合投票是一个模式,用亲亲为大的孝悌,也是一个模式。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对错。

直,很难。

尤其是直于“中庸”,恰恰正好的中间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