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小米IPO招股惨遭“抽飞”17亿!说好的估值=腾讯X苹果呢?

先来看一下“抽飞”的影响吧,了解一下“小米”募资的最新进展:

打脸!小米IPO招股惨遭“抽飞”17亿!说好的估值=腾讯X苹果呢?

获得了10倍的港股散户认购,大幅度超购。证明小米的募资计划还是圆满完成了。

此外,选择了下限区间定价,也兑现了雷军此前做出的“定价会做出一定让利,让普通投资者都有钱赚”的承诺。

金融巨头索罗斯名下基金参与,虽然不代表索罗斯的意志,但是确实是一个国际投资巨头认可的一种表现。

不管你的估值体系是不是按照互联网来,但是市场占有率高、销售量好、营销方式独具一格,不影响企业未来的升值空间和对资本的吸引力。

下面详细摊开说:

讲一下什么是抽飞。

简单来说,就是原本准备认购的资金,都已经排上队了,突然不认购了,把资金撤走了,就是抽飞。

与之对应的是入飞。

明白定义就可以寻找原因了。

资金池和撤走了是行为表现,找到撤走资金的原因就可以了。小米方面肯定是希望资金越多越好,不存在说我不让你认购的行为,可能主要是资金方面出了些问题。

先来考虑一下市场出现“抽飞”的原因:

①小米的估值问题:

小米虽然自诩为互联网公司,但是如果我们站在财务的角度和国际投行的角度:其超过70%的收益来源,来自于智能手机硬件。

打脸!小米IPO招股惨遭“抽飞”17亿!说好的估值=腾讯X苹果呢?

互联网服务收入仅占其总收入的8.6%,这很难让市场认可其“互联网公司”的属性!

一家硬件销售公司和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体系有很大差别,可以看看全球市值前十的公司当中,7家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

打脸!小米IPO招股惨遭“抽飞”17亿!说好的估值=腾讯X苹果呢?

反观中国A股这边市值排行前十的公司就相形见绌了……互联网行业普遍没有。所以在大陆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估值貌似都没有被估的太高。

打脸!小米IPO招股惨遭“抽飞”17亿!说好的估值=腾讯X苹果呢?

所以,小米本身互联网属性较低,又是在估值较低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估值最高的项目估计仅仅是小米特有的营销模式。

随着IPO的推进,估值被打折扣就很正常了。

②临近“半年结算”的关键时间节点和特殊的市场环境

抽飞现象在股票市场其实并不是小米“特例”。2014年10月开始IPO的港股:盛利达科技(01289)在10月30日开始招股,在第二日,即:10月31日就遇到了“抽飞”现象。市场认购金额由原本的3000万,下降至2240万元,减少了25.3%,由原本的“超额认购”变为“不足认购”。

当时市场普遍认为:由于盛力达招股跨月,银行“放水”较审慎,加上同期的大型IPO公司奥星(06118)已经吸走了大量市场资金,故盛力达认购反应较逊色亦可理解。

小米当下的情况和当时的盛利达科技(01289)比较像:

首先,都遇到了市场资金收紧的环境,6月27日出现的“抽飞”现象面临的不仅仅是“月结”,还面临“季度结”和“半年结”;

其次,市场此前以宁德时代(300750)、工业富联(601138)等大型独角兽公司将市场流动性几乎吸了个一干二净。

所以,小米现在遇到的“抽飞”现象和市场上出现的“抽飞”情况也有雷同的地方。

③市场环境问题:

打脸!小米IPO招股惨遭“抽飞”17亿!说好的估值=腾讯X苹果呢?

借用巴菲特指标和巴菲特股东大会上的说法,美股现如今正处于2000年互联网跑以来估值最高的点,崩盘风险越来越高,同样的港股也是相同,更不要说连续下坡新低的A股市场了。

市场整体环境不好,此前也有工业富联(601138)两板之后即开板的先例在这里,市场难免会认为小米IPO也难免会受到市场环境变差的影响,从而无法走势较好的股价走势。

金融圈里无小事,风里雨里,有才等你,老板,点个关注再走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