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城·事

西藏,魂在人間,人的點綴,使得西藏的聖潔與美麗多了幾分人間煙火的味道。而人在城裡,在故事裡,他們或許是虔誠的朝拜者,一手轉動經筒,一手撥動佛珠,磕一世長頭;他們或許是勇敢的旅行者,在星空下仰望,在漫漫長路上漫步,雙手合十在寺廟前思索,越過山丘,不負白頭。城·事記錄的是西藏城市裡的那些人,人之間發生的那些事兒……本篇將目光聚焦日光城拉薩,講拉薩城裡的布達拉宮。

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巴桑,一個15歲的少年,一步一磕頭,他在昌都去往拉薩的路上與高山、河流、沼澤、草地廝磨了5個月的時間,像一把尺子,丈量著時間與距離。

在大昭寺門口,在八廓街街角,在每一條通往拉薩的路上,都不乏和巴桑一樣的人,他們或者是七八十歲的老人,或者是七八歲的孩童,或者是懷著孕的婦女……

千山萬水的奔赴,千千萬萬個長頭,只為與你相遇——夢裡的布達拉宮。

我曾經無數次聽人們描述過布達拉宮,言語中籠罩著灼灼日光:

@倉央嘉措“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聖城拉薩》

“與世界上的其他建築有所不同,布達拉宮既有紐約摩天大樓的神韻,也隱約與埃及建築有某種聯繫……不僅布達拉宮的造型和色彩美得令人吃驚,而且它體積巨大,在布達拉宮南面低處的政府公園可以最好地欣賞到這種巍峨壯麗的美。”

@《孤獨星球》

“沒人會否認,雪山聖湖的美景更令人傾倒和難忘,大昭寺才是藏族人的精神中心,可布達拉宮早已化為一個符號,代表著雪域,代表著外來人心中難以名狀的旅行信仰。”

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我不知道該如何去定位或者描述布達拉宮,言語哽在喉嚨,有千百種滋味,要說時卻難以在腦海中找尋到一個確切的詞彙或句子去形容……

一個傑出的建築嗎?一個活著的博物館嗎?一段漫長的歷史嗎?一個神秘的傳說嗎?一個吸引著萬千朝聖者的信仰嗎?布達拉宮的生命是由多種因素構建的,它的每一次呼吸和朝聖者的每一次行走,都在日漸豐富著這份厚度。

而當我真正走近布達拉宮,在秋冬春夏和日月星辰裡靜靜觀賞者它的時候,才發現,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的靜默,真美。

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黎明時刻,太陽從拉薩東面石頭山崗升起,把光芒投向海拔3700多米的拉薩城的時候, 最先亮起來的是布達拉宮。

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與拉薩河的流響同步,漆黑的夜空裡,唯獨布達拉宮的光芒閃爍在雪域聖城的夜空。在拉薩的夜晚,安眠在布達拉宮的腳下,迷離的燈光透過車窗,照進那個深藏已久的拉薩夢。

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是雪化後那片鵝黃,是新鮮初放芽的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你是愛,是暖,是希望,是人間的四月天!人間四月,新發的嫩芽,灼灼的桃花,那抹朦朧的嫩綠與淡粉色後是布達拉宮的春夏啊!

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紅宮的紅、白宮的白與秋日的黃,布達拉宮的秋好像是畫家的塗畫,是稜角分明的油畫,是肆意揮灑的水墨,是清冷的湖泊,是澄澈的天空,是正在飄落的葉子,是渺渺升起的炊煙……

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當白雪傾灑布達拉宮,深一層淺一層的白色就好像一場宮殿的童話,忍不住伸手去觸碰那聖潔,冬天裡,坐在爐火旁,透過窗,看著下著雪的布達拉。

城·事:布達拉宮·千山萬水的奔赴 年復一年的守候

秋冬春夏在一季一季更迭,清晨日暮在一日一日往復,朝拜者在一點一點靠近,一方守候,一方奔赴,那是旁人無法言語的款款深情……

山河大海,秋冬春夏,數個世紀之後,這場朝著布達拉宮方向的朝拜還在繼續。甚至,朝拜的浪頭波及整個世界,這或許不像麥加朝聖那般狂熱,但它在時間的流動裡,經久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