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三原色就能表示其他的颜色?

喜欢我请加油讨厌我请继续

因为颜色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仅仅是人的视觉系统和神经系统对特定频率电磁波(光的本质是电磁波)的一种主观解读。

如上图,人类会将波长在大约350nm到750nm之间的电磁波『翻译』成不同的颜色,如将波长625-740nm的电磁波翻译成红色,将380-440nm的电磁波翻译成紫色等等。

这里有两个特例,黑色和白色。我们看到的颜色都是物体表面反射特定波长电磁波的结果,黑色是当一个物体表面可以吸收所有可见光波长的电磁波段的结果,白色恰恰相反,是一个物体表面可以反射所有可见光波长的电磁波段的结果,反射的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是白色了。

人类的眼睛是通过视锥细胞(cone cell)来完成对颜色的识别的,人类只有3种视锥细胞(S、M、L三型)。

如上图,一种视锥细胞只对一个狭窄波段的可见光敏感,即对一种颜色敏感,三种视锥细胞对应红、绿、蓝,这三种颜色也就构成了三原色(区分绘画中的红黄青)。而其他各种颜色都可以用这三种颜色不同程度的混合而成,因为我们的视锥细胞也是通过将三种视锥细胞的生物电信号混合而形成对可见光的翻译的。

需要注意的是三原色是一个

生物学概念,而不是物理概念。因为如第一段所述,颜色是主观感受不是客观实在。


和风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吧!这个问题比较深奥,已经涉及到了光谱,属于比较科学的范畴了!

我们知道,光是一切颜色的基础!

这句话不难理解,如果你在完全漆黑的屋子里,就算周围堆满了各种颜色的家居,你也完全看不到。

或者当光在环境中很弱的时候,你只能模糊看到周围家居的轮廓,很难分辨它们各自的颜色,只有反光的强弱不同,从而只能看到深浅不一(类似于只有黑白灰)。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光本来就是有颜色的!

或许有人认为光是透明的,无色的,其实光是各种颜色通过不同的波长和频率混合在一起的,比如说著名的

“三棱镜实验”,就是通过不规则的透明晶体将光线分开成为各种颜色(不单单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只是这七个颜色波长比较大,比较明显而已,其实有几百个颜色!)

这个实验我们初中的时候就玩过!比如说雨后彩虹就人人都见过!原理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

很多人认为颜色是物体本身自带的颜色,或者说漆成红色(随便什么颜色都行)的家具,可是为什么它是红色?

很多人不清楚光是通过反射或者折射分散成不同的光波,然后再由我们的视网膜经过分析和映射传递给我们大脑的一种视觉感受!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它会呈现不同的颜色?颜色本身就是那样子的吗?毕竟那是通过视网膜分析之后传递给我们的,那些色盲或者有些动物看到的为何与我们不同?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

不好意思,扯的有些远了。。。。

我们接着来说来说为何自然界的颜色都可以通过三原色(红黄蓝或者红绿蓝)来表达!

其实很容易理解,这三个颜色是光波最长的三个颜色,说它能够完全合成所有的颜色有些夸大其词。

因为色彩的三要素中出了色相之外,还有明度和纯度两个!其实三原色混合的过程中就是在调整明度和纯度,不同的比例会调试出不同的颜色,说它成千上万也不为过!(除了黑白灰之外!)

所以说,在有色体系中,三原色理论上可以调出所有的颜色!这句话并没有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