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女工搞創業,做塑料製品,出口額達2000萬美元,成為大商

53歲的江桂蘭,創業25年,先後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傑出創業女性”“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第二屆十大女傑”“浙江省首屆魅力女浙商”等榮譽。江桂蘭生於1963年,30歲不到就下崗了,於是決定創業。她說服丈夫並得到他的支持,向親朋好友借款20萬元,在自己家裡辦起塑料加工廠。

下岗女工搞创业,做塑料制品,出口额达2000万美元,成为大商

一開始做的是洗臉盆、衣架等簡單的塑料製品,在本地市場銷售。為了開拓市場,江桂蘭隻身跑到舟山、義烏等地推銷。1995年,江桂蘭趕到廣交會,尋找更大的市場。當時,參加廣交會的都是大企業,根本輪不到小企業擺攤位。

江桂蘭在廣交會開始前趕到廣州,花了兩三天時間,一個攤位一個攤位地問過去,最終以4萬元的代價,從一家企業手中分得了六分之一的攤位。儘管打開了外貿之路,但因為產品的技術含量低,同質低價競爭激烈,企業經營一度陷入困境,但江桂蘭沒有放棄。直到2002年的廣交會,江桂蘭終於等來了機會。當時,美國肯德基的一個供應商找到江桂蘭,要他們幫忙代工生產塑料一次性餐具。

下岗女工搞创业,做塑料制品,出口额达2000万美元,成为大商

江桂蘭的廠裡只有13臺機器,對方到廠裡看了後,覺得規模太小了,轉頭離開。江桂蘭說,塑料行業裡,生產新的產品需要打樣,費用較高,一般情況下,生產廠家要收取打樣費後才開模具。對方談了幾家生產廠家後,都因打樣費而未談攏,最後又找到了江桂蘭。江桂蘭迅速抓住了這一機會。她決定先不收取打樣費。

下岗女工搞创业,做塑料制品,出口额达2000万美元,成为大商

接著,一邊試製樣品,一邊向銀行貸款了300萬元,擴大了廠房,購買機器設備,並按照食品生產企業GMP的標準培訓員工。最終,江桂蘭的企業通過了肯德基的檢驗,由此成為我國第一家為美國生產餐具的企業。繼肯德基之後,美國餐具巨頭SOLO公司也找到了江桂蘭。之後,江桂蘭開始細分市場。經過實地調查,江桂蘭決定專門生產餐具。到2006年,富嶺的年出口額達2000萬美元,已是一家像模像樣的外向型企業。

江桂蘭說,她比別人快走了一步。當別人做內銷時,她已通過外貿公司做外銷;當別人通過外貿公司做外銷時,她已在國外成立銷售公司;當別人在國外成立銷售公司時,她已在國外建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