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擁有大好局勢,爲何魏國的霸權最終衰落?

amaocc

看過《大秦帝國》的朋友應該會對裡面由李立群老師扮演的魏惠王這個角色記憶猶新,不過《大秦帝國》雖然大體上符合史實,但畢竟是一部根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秦國作為這部作品的主教自帶光環,而作為陪襯的魏惠王似乎給我們一種昏庸之感,那麼真實的魏惠王是不是這樣一個人物呢?

公元前370年魏國第二大國君魏武侯死,其子魏罃繼位為魏惠王。魏惠王一共在位五十一年:在前期二十年中他任用白圭、公叔痤先後為相,龐涓為上將軍,多次攻伐諸侯。魏惠王繼位之時趙、韓兩國曾勾結其弟意圖顛覆魏罃的君位並瓜分魏國,公元前368年魏惠王對趙、韓兩國發動報復性打擊:敗韓於馬陵(今山東範縣西),敗趙於懷(今河南武陟西南)。然而這麼做其實從長遠的戰略規劃而言是對魏國極其不利的。

魏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東有齊、南有楚、韓、西有秦、北有趙,這意味著魏國可能遭受來自任意方向的進攻,這樣的地緣格局其實是對魏國極其不利的。魏國之前的兩代國君魏文侯和魏武侯深刻洞悉了魏國的地緣劣勢,所以他們一方面在魏國內部推行變法改革、打造精兵強將、強化地方治理,憑藉先發優勢壓服別國;與此同時在外交關係上魏文侯和魏武侯始終堅持和趙、韓組成三晉聯盟,這實際上意味著趙、韓兩國成為了魏國的地緣屏障和戰略縱深,而當魏國對別國採取軍事行動時趙、韓則扮演盟友的角色。在這一時期魏國用兵的重點是秦國,這是因為秦在七雄之中國力相對虛弱,容易戰勝,而且秦地處戰國七雄中最西部的位置,一旦魏國得之,即使魏國原來的土地全部丟失,只要魏國封鎖函谷關則東方諸侯再難前進一步;如果魏國得了秦地,而原來的魏地又沒有丟失,那將具有更大的優勢。

魏惠王上臺後為了報復趙、韓幹涉魏國內政試圖暗殺自己的一箭之仇,改變了魏國兩代先君結盟趙、韓,集中全力滅秦的既定國策。這下魏國當真徹底成為四戰之地——四周全是敵國。與此同時東面的齊國和西面的秦國幾乎同時崛起,魏國霸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魏惠王不得不深思:自己究竟該如何維護已出現中衰跡象的魏國霸權呢?他思考之後主要採取了以下四項對策:

遷都:魏國的都城安邑在今天山西夏縣西北,距離魏秦前線太過靠近,此時的秦國在經歷秦獻公、秦孝公兩代君主的奮發努力,尤其是經歷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大增。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舉可謂一石二鳥:一則避秦之鋒芒;二來大梁本得自楚地,遷都於此利於更好地同化此地並進一步擴大魏國在淮、泗流域的影響力,藉以抵消齊、楚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結盟:魏國重新恢復了以秦作為主要對手的既定國策,重新修復和趙、韓的關係,與此同時魏惠王還屢屢和齊威王會盟並相互承認對方的王號,希望以此穩定住東方的齊國,使自己得以騰出手來專心致志應對西部秦國的威脅。

強農:為應對主要對手秦國的巨大威脅以及東部齊國可能的潛在威脅,魏惠王決定加強基礎產業——農業的發展,採取的具體措施就是在遷都當年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他大力開鑿運河、修築黃河長堤,又開放以前由魏國王室獨佔的山林川澤——允許百姓進入昔日的王室山澤採藥、捕魚、打獵。

築邊:公元前358年魏惠王使龍賈率師築長城於西邊,公元前352年又進一步擴建。魏國大修長城之舉其實標誌著魏國雖然重新將秦國樹立為主要對手,但在面對這個主要對手時所採取的應對之策已由進攻轉為防守。

魏惠王為維持魏國霸業所採取的這些戰略措施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見到了效果:魏國與趙、韓的關係有所改善。公元前356年魯、宋、衛、韓四國國君都到大梁來朝見魏惠王,魏國的霸權得以又持續了20多年。不過這已是一種迴光返照現象了:魏國不僅在面對新興的秦、齊、楚時沒半點優勢,甚至也已無法號令自己的昔日小弟趙國,而僅僅只能臣服韓國以及魯、宋、衛這樣的二流小國。

導致魏惠王時期魏國霸權中衰的原因除了“四戰之地”這樣先天不利的地緣格局外,魏惠王自己的作死行為也是不容忽視的:丞相公叔痤臨終前先他推薦商鞅,可魏惠王無識人之明,導致魏國錯失人才,與當時的變法潮流失之交臂。此時東面的齊國任用鄒忌為相,實施改革,使齊國"強於諸侯"。然而此時的魏國仍維持著自戰國初期以來的霸權,於是齊國和魏國開始分別扮演起了天下霸權的爭奪者和維護者的角色。魏國第三大國君魏罃準備以朝見周天子為名,召集許多小國舉行會盟,圖謀攻秦,然後以秦國之地為根據地爭奪天下。當時秦國已是秦孝公和商鞅(當時還叫衛鞅)在主政,他們認為:以秦國之力難以與魏國抗衡,於是打算用尊魏為王的辦法來改變魏惠王的意圖。公元前三四四年衛鞅去向魏惠王遊說,衛鞅指出:魏國的盟國多為小國,不足以王天下。建議魏國除了號令宋、衛、鄒、魯等小國外,北面爭取燕國,西面爭取秦國,先行稱王,然後圖謀齊楚,如此可謂名正言順。魏罃聽從了衛鞅的建議:“乘夏車,稱夏王,朝為天子”後世因此稱魏罃為魏惠王。魏惠王稱王后召集逢澤之會(逢澤在今河南開封南),由宋、衛、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來參加會盟。然而這樣做的後果是得罪了齊、楚兩個大國,與此同時戰國七雄之外的小國也日益意識到魏國的野心,轉而紛紛投奔齊國。此後魏國在與齊國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連續落敗,楚國趁機北上攻魏,就連一向備受魏國欺壓的秦國也在商鞅變法之後漸漸強大起來並趁魏國在東面敗於齊國的機會攻擊魏國西部,魏國地處四戰之地的地緣劣勢暴露無遺。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近年來我們總能聽到某某國王斷送了大好形勢,某某皇帝導致了王朝的中衰,更有某某君主直接了亡國滅種云云。

古代雖然是專制集權的社會,但是君主的作用真的有這麼巨大嗎?

答案是否定的,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政權的盛衰,和其內外環境及周邊形勢的變化密不可分,國家的興衰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至少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一位君王能夠左右的。

所以,魏惠文王不是魏國霸權的罪魁禍首,魏國霸權的衰落是個時間問題,只不過恰好和魏惠文王執政週期相吻合。

那麼,為什麼魏國的衰落不可避免呢?“靜Yes”認為有以下原因:

1、魏國地處天下之中,四戰之地難有作為

魏國的局面就和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一樣,一旦開戰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而魏國更嚴重,在它的周邊,西有戎秦,東有強齊,南有蠻楚,北有悍趙。

雖然在戰國初期,秦國和趙國實力都不是很強,尤其是秦國,在戰國前期一直是被魏國打壓的角色,但是相比較魏國而言,秦國的地緣可謂得天獨厚,除了義渠,秦國已經稱霸西戎,在函谷關以西,秦國再也沒有對手。

更可怕的是,秦國地勢較高,對魏國形成了居高臨下的趨勢,這注定了魏國不可能完全搞定秦國,而只能被秦國所征服。

趙國,和魏國一樣脫胎於晉國,雖然實力尚弱,但是趙國南北跨度大,從邯鄲一直延伸到大同以北的河套地區,並且有云中、太原和邯鄲三個政治中心,這種狡兔三窟的設置形式雖然不利於統一協調,但是也保證了趙國不會被一擊必殺。長平之戰,趙國損失45萬人,但是邯鄲和雲中方向影響不大,這是後來趙國能打贏邯鄲之戰,猛揍趁火打劫的燕國的原因所在。

齊國,春秋第一霸主,到戰國時期,經歷了田氏代齊後,雖然實力有所削弱的,但是作為天下最富裕的國家,齊國有足夠的實力和魏國形成對峙。

楚國,作為春秋第一個僭越宗法的國家,擁有者超6國面積之和的國土面積,帶甲百萬,是南中國的霸主,也是魏國的重要威脅。

所以,魏國面臨的現狀是,攻打其中一方,就可能會受到另一方或幾方的攻擊,比如龐涓攻擊韓國,齊國孫臏從後方奔大梁來了,攻擊趙國邯鄲,孫臏又從後方奔大梁來了。

因為戰國前期各諸侯大國勢均力敵,誰也不希望對方過分強大,尤其是魏國,所以,魏國南有作為。

歷史上,佔據河南的軍閥基本沒有能夠成事的。

而處於自保的需要,魏國需要維持龐大的軍隊,這是魏國的沉重負擔。

即使是名震天下的魏武卒,也不能保證魏國的霸權長盛不衰。

2、人才外流,瘦己肥人

戰國前期,為了保證自己在爭霸中不落下風,最重要的是不被周邊國家吞併,各國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變法計劃。

在變法的大潮中,魏國無疑是走得最快的,公元前455年,魏文侯在位時期,任用李悝實施變法,變法內容包括:

廢除奴隸制世襲制度,選賢任能,發展生產;廢除井田制,採取“盡地利之教”政策,鼓勵百姓墾荒,廢除土地界限,允許土地私有買賣;實行法治,建立魏國法律《法經》,對國家法令、政府職能、官員的升遷獎懲、軍功等的獎勵,做了最完備的規定;改革軍事制度,建立“武卒”制,這就是名震天下的魏武卒。

李悝變法是戰國第一家,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後世的商鞅變法、吳起變法等也受到了李悝變法的影響。

但是,魏國的變法終究沒有延續下去,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魏國內部的守舊勢力過於龐大。

其實這個問題在戰國七雄中都有出現,不過魏國的情況似乎更嚴重。要知道,之所以會出現“三家分晉”的局面,就是因為晉國國內的公卿大夫們勢力太過龐大,龐大到成了一個個的獨立王國,最後直接把晉國肢解了。

而魏國變法,指向的就是這些貴族。

難度可想而知。

而且,最要命的還不是貴族對變法的阻撓和反撲,而是在公卿大夫的制度下,社會階層已經固化,新晉人才不斷受到排擠和打壓。

作為戰國前期最強大的國家,魏國有著天下最雄厚的人才儲備,但是魏國的社會制度容不下這些人才,所以他們只好到別國另謀出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鞅到秦國實施變法,幫助秦國迅速強大。

另外,還有孫臏、範睢、吳起、尉繚等,這些人才為敵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成了魏國的掘墓人。

所以,魏國的衰落時遲早的事,是必然事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戰國第一霸魏國衰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魏惠王志大才疏,僭越稱王。魏惠王本來是一個王族紈絝子弟,在與兄弟爭奪君位的過程中快被打敗了,結果得到韓趙兩國的支持,取得魏國君位。魏惠王認為他是天命所歸,於是很快僭越稱王,把魏國的國格由侯爵提升為王爵!王國是天子之國,只有周王室的天子才是王,魏國僭越稱王,吸引了齊國的注意力,齊國要打敗魏國稱霸。

其二、魏惠王敬賢不識才,流失了許多乾坤大才。魏惠王喜歡跟孟子聊天,十分的敬重讀書人,但是他錯失了孫臏、衛鞅、張儀。孫臏被龐涓迫害,他知而不阻止;衛鞅在他眼中只是一箇中庶子,不足以委以國政;張儀在他眼中只是能言善辯的辯士,但沒有孟子那麼討人喜歡。三個乾坤大才都被魏惠王當爛鞋子扔了,結果三人打掉了魏國的霸權。

其三、魏惠王放棄秦國,圍攻韓趙而敗於齊國。

秦魏因為河西之地而成百年世仇,魏國強大之時完全有實力滅秦,但是魏惠王認為秦國窮弱,佔領了還得倒貼治理,他想統一三晉再滅齊,進而統一華夏。魏國進攻趙國,齊國救援趙國,在桂陵之戰中打敗魏國,生擒龐涓;魏國又進攻韓國,齊國救援韓國,在馬陵之戰中消滅魏國主力,龐涓戰死!魏國霸權開始跌落,秦國大良造衛鞅趁魏國主力被齊軍消滅,發動河西之戰,徹底殲滅魏國河西軍和最後一支魏武卒,逼迫魏國割地求和,又遷都大梁,魏國開始衰敗!


大秦鐵鷹劍士

魏國的衰落在其父親魏武侯時期已經有所展現了,當然了當時沒有人能看出來,只有吳起一人看出來了。

第一、魏武侯雖然對文侯時期的老臣基本保留,但是在任用新人方面跟文侯相差太遠。任人唯親、唯貴。像出身低下的新人不再看中,老臣也逐一遭受排擠。

第二、魏武侯對江山地勢非常看中,卻不看中民心向背。這一點被吳起當面看出來了,還批評武侯。因此吳起也慢慢遭受排擠。

第三、武侯帶頭破壞文侯時期的三晉聯盟。

總之武侯在位期間跟周邊各國基本都打了一遍,把好端端的魏國折騰得不像樣,留給惠王的局勢並不好。

當然惠王也有自己的原因,但惠王自身對國家戰略是自己的思考的。遷都大梁避開與秦國的糾纏,由文侯時期的三晉聯盟轉為統一三晉。而大梁都城的選址真是眼光一流,千年後成為古都(看看趙國遷都邯鄲的眼光,之後就成了小縣城)。魏惠王的想法都是非常貼切實際的。但是老爹把國際關係幾乎破壞了個遍,你讓魏惠王怎麼修復外交關係?


銫媒體

起跑在前頭,還有途中跑、衝刺呢。魏國變法在前,促進生產,遷都開封,外交開始也得法。但後期,諸國醒悟了,紛紛發展圖強,魏國就頂不住了。四周俱是敵國。一不留神,就上了套。



魏國夾在各國中間,是非常難以持久的。當時的處境,比其它各國都危險,非明君名將不能維繫。無論是誰要發展,都要經過魏國,踏足魏國。



當時的魏惠王已成強弩之末,剛愎自用,龐涓等人才消亡,商鞅等人才流失。軍事上屢屢戰敗,魏國形勢逐漸落後。齊、趙、秦勢力實力趕了上來。等待大魏的就是噩運了。




白馬嘯長安

魏國夾在楚齊秦趙之間,科技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是中原腹地,經李悝在魏國變化,吳起訓練魏武卒,龐涓演兵習武魏國的軍事實力是相當強的,有問鼎天下的軍事經濟實力,形勢一片大好,只是幾步棋沒走好,被臨國幾次修理,軍事上由強轉弱撒底失去稱雄諸侯的資格。‘首先公叔痤臨死前,諫議重用他的中庶子衛鞅,若不用必殺之,以免日後被他國所用危害魏國,魏惠王當初聽從衛鞅棄侯稱王的諫議任為他是個人材,卻不重要他,也不忍心殺他,造成人材外流,成全了秦孝公完成變法,成就霸業。其次龐涓妒孫臏才能,孫臏逃到齊國後復仇,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馬陵之戰(公元前341年)齊國將軍田忌,軍師孫臏兩次擊敗魏軍,龐涓自殺,魏國軍事從此從強盛轉向蓑落。再次,三晉為一體,魏國破壞三晉聯盟攻韓伐趙,在戰略上處於孤立無援地位。公元前340年,商鞅伐魏,魏軍主帥公子卯中計被俘,秦國拱手而取魏河西之地。秦獻公十九年在洛陽打敗魏軍,二十一年與魏戰於石門,大敗魏軍。“斬首六萬,天子賀”二十三年與魏國再戰於少梁‘陝西韓縣,在秦齊東西一夾擊丌,魏惠王遷都大梁,重新與韓趙修好。施惠於國內人民。南方的楚國要魏國廢太子嗣,送流亡楚國的魏國公子高為太子。於前323年敗魏國軍於襄陵,奪8個邑。魏國在外交上朝秦幕楚左右搖擺,把諸侯國得罪個遍,從此喪失軍事太國資格。



關東俠客

這個題目很有意思,發揮一下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政論文章,先寫個提綱吧。

1.固國不以山河之險。這是當年魏武侯視察河西的時候,河西守吳起對魏武侯講的一句政事名言。三家分晉後,韓魏趙始為諸侯,天下進入戰國時代,當此之時魏國率先發起變法,時稱李悝變法。這次變法意義深遠,一方面使魏國迅速崛起成為戰國之世第一位霸主,另一方面又成為了後面商鞅,申不害變法的藍本,開啟了變法強國的時期。經過文侯與武侯兩代的變法後隨著魏國強盛起來的還有人才觀的變化,武侯尚以山河之險為寶,到了魏惠王時只把珠玉視為珠寶,圖虛名務虛聲,接連喪軍辱國後重視人才,什麼樣的人才,孟子見梁惠王。一個要稱霸,一個要仁政王道。

2.魏惠王執政時間之長,是魏國由盛轉衰的一個原因。

3.魏國的政治基困。

4.外部因素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以及河西之戰。

5.遷都大梁,爭心喪失。


規則與制度

槍打出頭鳥

作為春秋戰國的分水嶺事件——三家分晉,趙魏韓三家瓜分了晉國,其中魏國繼承了晉國的核心區域包括都城(如下圖),所以魏國一直以晉國正統繼承者自居。此後魏國在魏文侯和魏武侯兩位明主的打理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直到公元前370年,魏惠王繼位。

看名字就看出來了,爺爺和爸爸都稱侯,到了自己這就稱了王號。可見其好大喜功。對明朝歷史的人知道,當初朱元璋奪天下時,有謀士就建議要“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畢竟槍打出頭鳥嘛。更形象參考還有《三國演義》中袁術稱帝和孫堅盜玉璽後的悽慘遭遇。可憐的魏惠王並不知道這個道理。然後就悲劇了。

一把好牌做了嫁衣裳

魏國財力和軍事實力都不錯,尤其是吳起訓練的大名鼎鼎的

魏武卒。在人才方面,更是上天垂愛,孫臏和商鞅最開始的主子就是魏惠王。但可悲的是喜歡玩夜明珠的魏惠王看不上這二人!甚至連公叔痤“不用即殺之。”的忠告也給忽略掉了,讓商鞅大大方方的去了秦國。然後秦國強大了把魏國一頓虐。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瓦爾登的船伕

魏國首霸,存粹上是一種因為改革和領導者因素所導致的,實際上按照魏國的形勢,處於中原四戰之地,只要各國不是那麼的腐朽不堪的話,它就很難實現霸業。

戰國時期魏國首霸,首先有李悝變法,開始形成封建土地生產製度,推動魏國生產力的發展,使得其相對於中原諸侯國有一定的制度優勢,國力很快的發展起來。再加上在此時魏國文臣武將輩出,從魏文侯到魏惠王等都勵精圖治。樂羊滅掉中山國,開地百里;西門豹治理鄴城,留下膾炙人口的治河傳說;吳起變法,改革軍制,建立魏國武卒,威震天下;龐涓治軍,也是勝仗不斷,只是到後來孫臏出來才有所抑制。所以因為這些革命的舉措,所以魏國在戰國初期迅速的發展,一躍而成為戰國首霸。

但是從當時各國形勢上看,我們不難發現。當時的魏國除了南邊的韓國比較弱小和北邊的燕國相對較弱之外,沒有哪國是易與的。趙國自從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實力迅速發展,而且還有李牧、廉頗、趙奢等一批名將;齊國是當時的大國,春秋首霸,自從恆公之後,利用漁鹽之利,威震諸侯;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奮六世之餘烈,一下子稱為戰後中後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楚國延綿八百年,地方五年裡,帶甲百萬,粟支十年,此誠霸王之資也。一旦這些國家完成改革,吧也是魏國衰敗的開始,尤其是當孫臏相齊之後,更是給魏國霸業毀滅性的打擊,使得魏惠王不得不和齊王徐州相王。


青年史學家

魏文侯用樂羊攻滅中山,派西門豹治理鄴城派吳起收復原本屬於晉國的河西5成,等到文侯一死武侯即位,照發兵攻陷中山,楚國也派兵伐魏,武侯一死眾公子爭奪侯位,趙韓趁火打劫,最終魏惠侯即位,後來得到龐涓輔助開始恢復,墨子路過魏國拜見惠王,惠王問先生來會為寡人帶來什麼利益?墨子說我只為大王帶來仁義二字。惠王覺得迂腐。等到孫臏到齊,到圍魏救趙,魏軍戰敗,接著馬陵之戰十萬魏軍全軍覆沒,還要向齊國繳納金銀珠寶和土地。不久衛秧到了秦,開始強大,進犯魏境,惠王派公子昂領兵7萬抵擋,衛秧寫信給公子昂說兩人本是舊相識以私人名義兩人聚聚,沒想到衛秧不守信用扣押公子昂並捆綁到魏營7萬魏軍再次全軍覆滅,惠王被迫割讓700裡土地給秦,魏都安邑已經靠近邊境於是遷都大良,經過兩次全軍覆沒前代經營的人口金銀珠寶的土地兵器盔甲弓箭矛弩馬戰車……損失巨大,從此戰國第一強一蹶不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