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领路100人」跨界女王Emma廖志宇

写在前面:

廖志宇,抗战名将之后,智计与颜值齐飞,先后取得罗彻斯特理工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与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攻读博士,以硕士毕业);

擅跨界,喜挑战,历任纽约私人银行&信托的国际客户总监,德国高驰中国区CEO,奇虎360智能硬件投资总经理,金砖资本TMT领域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家职业冰球俱乐部昆仑鸿星创始CEO,先烽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

成为Ultrain超脑链联合创始人之前,85后廖志宇一直在跨界,且回回跨得精彩。

「区块链领路100人」跨界女王Emma廖志宇

她可以为纽约地产大亨米尔斯坦家族与中国企业家牵桥搭线,在投资圈广有口碑,也能从0起步辅助开创中国职业冰球俱乐部新历史,华丽变身创业者;她可以与欧洲最知名艺术收藏家高驰夫妇私交甚笃,谈笑间成就一笔笔近十亿欧元的跨境并购大案,也能撸起袖子回国与“屌丝”周鸿祎为伍,为百万人民币的“小case”与项目方唇枪舌战……

从金融到智能硬件再到冰球,从投行、投资人再到创业者,在迥异的行业与角色中不断跳跃切换,廖志宇游刃有余。

而今,跨界女王又有了新的身份——公链Ultrain超脑链联合创始人与首席战略官。

区块链时代的开放版IOS”

远离舒适区,接受新挑战,是廖志宇给自己制定的规则;做科技改变商业生活的伟大事业,是廖志宇10年以来坚信的人生理想。区块链,这样一个极具颠覆意义的新领域,自然对她有着极大吸引力。

“到目前为止,全球尚未出现一款真正可支持复杂应用的区块链基础设施,而超脑有望打破旧例,并致力于成为区块链时代的开放版IOS。”在近日一场主题沙龙中,廖志宇如是宣称。显然她已再次适应了新角色。

超脑CEO郭睿,前阿里巴巴集团安全事业群技术总监、数据平台负责人,前IBM GBS项目群总监;CTO李宁,曾任蚂蚁金服区块链团队首席架构师与阿里云OS操作系统核心架构师。扎实的履历之外,最让廖志宇倾心的,是大家价值观的吻合。

「区块链领路100人」跨界女王Emma廖志宇

左一李宁,右一郭睿

“我们几个人的价值观都是比较长线的,做区块链的初衷不是为了套利,主要是想在区块链领域做出有影响力的标杆性的好项目,真正做出产品,赋能开发者落地区块链应用,为区块链行业的健康发展作贡献。”在廖志宇看来,超脑就是这样一个“好项目”。

都说现在的公链挤成狗,针对区块链基础设施做开发的公链已不胜枚举:专注公链开发的EOS、Dfinity、TrustNote、Achain、IFMChain、本体;针对特定行业的比如电商的CyberMiles、文娱的IPTChain、ENT;旨在降低开发DAPP门槛的ArcBlock、Hero Node等等。不过,市面上的底层公链几乎都或多或少面临性能、安全、去中心化、资源消耗等问题的挑战。

“相较于市面上其它公链,超脑最核心优势在于其创新的随机可信证明机制(R-POS),该机制在每轮共识中只需随机选取1%的节点参与。”廖志宇介绍,“这样不仅可解决性能问题和挖矿的能源消耗问题,剩余的99%算力还可运行‘信任与价值计算’,甚至未来还可接入大量IOT设备,从而在超脑网络上运行大量有价值的应用与模型。”

要知道,均采用POW(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的比特币与以太坊,TPS(每秒交易)分别约为7笔和25笔,既无法支持高并发场景,也需在现实世界消耗极大能源。

超脑却有了显著提升。它采用了主侧链的多链架构体系,针对主侧链有两个共识机制:主链采用随机可信拜占庭共识,理论上TPS可达10000~20000,确认时间15秒;侧链使用随机可信权益共识,理论上TPS在3000~5000,确认时间为1秒。

廖志宇除了要负责超脑的投融资、PR,还需要借助自身国际资源,为超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态与社区建设,力图打造全球范围内具备超强生命力的企业应用和开发者生态圈。

“超脑生态会从三个维度构建,一是主动建立核心的标杆的企业应用,二是主动开拓和支持优秀的开发者从创业本身就专注开发去中心化的应用,三是吸引全球不同国家的志同道合者自发使用我们的工具和基础设施去开发和应用。”廖志宇透露,“我们目前已经在全球12个网点进行了布局。”

多次跨界,只为创业做准备

对廖志宇来说,为超脑打造国际社区,可谓有备而来。在美国、欧洲各国以及以色列,她早已积累了足够顶级且广泛的人脉。

「区块链领路100人」跨界女王Emma廖志宇

廖志宇与特朗普合影

廖志宇自小的生活环境就决定了她优质的资源与不俗的眼界。在纽约,她能够接触到大量美国知名的地产大亨与商业家族,也能结交到众多前来美国寻求投资机会的中国顶级地产与金融企业家,且双方恰好互有需求:前者希望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后者则迫切需要找到优质项目。

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打个比方,美国犹太人控制了大部分地产项目,基本上他们筛了一波甚至两波之后,才会把筛剩的不好的项目推给圈外人,而且很多号称为双方牵线搭桥的人甚至连句英文都不会说,有不少骗子。”廖志宇当时觉得,做跨境投资是一件挺有正义感的事情,“这也算是我创业之前的‘曲线救国’。”

在纽约,她一手创建了美国最大私有银行——移民银行的国际客户部,并辅助了米尔斯坦家族与中国万向鲁氏家族的战略合作。因不满足于美国华尔街的“模式化幸福生活”,也出于对历史、文化、艺术与哲学的钟爱,她只身奔赴欧洲,并受德国第一大精品投行和管理咨询公司的高驰(德国Otto家族二代)所邀,加入高驰(Goetzpartners),担任中国区总裁,从零开创了高驰在中国的业务及北京与上海分公司,先后帮助中国多家金融机构、先进制造、汽车、零售、旅行酒店服务业、医疗器械和药品及文化传媒等行业做了众多跨境收购与合资项目。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说的大概就是廖志宇。

跨境并购的投行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但廖志宇志不在此。她心心念念的,始终都是“回国创业”。

2015年,29岁的廖志宇回国,被周鸿祎纳入麾下,任360智能硬件投资总经理。

当时,周鸿祎反复灌输:创业即辛苦又艰难,直接创业风险太大,先来做投资,我们教你如何做产品,带你熟悉中国市场,还能让你学习中国创业公司的运营情况。迫切想要了解中国创业环境的廖志宇被打动了,随后,便放弃了自己的美国身份,毅然回国。

一个是当时习惯西方思维的白富美,一面是野蛮生长的“屌丝文化”,怎么看都不搭的组合也确实给了廖志宇不少“惊喜”:“这段经历把我快速从天上打到了地下,我称之为Crush Course,但这就是我想要的。”

“原来我做的交易很多都在10亿欧元以上,至少也是几亿欧元,谈的都是对某个行业有巨大意义的跨国并购大案,而在360,真的跑了很多很多‘车库创业’阶段的公司,目标和阶段都非常不同。”除此之外,360非常接地气的做事风格也让廖志宇一开始难以适应。

不过,通过实践,的确让廖志宇飞快感受到了国内野蛮生长、狼性文化的创业模式与氛围,在工作与生活方式上有了不少改变。

“以前我以为投行的精英文化对团队要求已经够严格了,基本人人都要24小时处于工作状态,但到了360才发现,他们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360奉行狼性文化和结果导向,要求员工必须在短期内出成果,否则就会被淘汰,高强度的压力让所有人都在拼命的往前跑。“廖志宇说,“ 360是我人生第一次进入的非金融属性的大公司,在管理运营的方式方法方面,我学习到很多,也从心底敬佩360核心团队拼命的精神和快速的节奏。很多事情老周都是亲力亲为,集团COO更是比任何高管都拼命。虽然之前我对自己要求就够严格了,但在360我只觉得必须要更加努力,更有效率、悟性和产出才好。”

离开360后,廖志宇加入了360私有化的重要股东之一——金砖资本,随后快速投资了坚果投影仪、Opera、蔚来汽车、人人车及智课教育等优质项目,并因为投资的原因,成为了中国首家职业冰球俱乐部昆仑鸿星创始CEO。这次跨界,大概算的上廖志宇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做CEO,但一不小心就创造了个奇迹。

「区块链领路100人」跨界女王Emma廖志宇

廖志宇与她的职业冰球俱乐部队员

这个“奇迹”意味着什么呢?打个比方,如果换算到篮球领域,昆仑鸿星几乎相当于在CBA联赛诞生前,中国有了一支主场设在北京的NBA球队。

据廖志宇回忆,俱乐部刚起步时,没人关注,有时“一个赛后发布会只有某地市小报会报道”,而后来,“所有门户等主流媒体都成了俱乐部的粉丝”。这期间的艰辛无须赘述,可想而知。

“在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的经历,让我第一次从投资人身份转变为真正的CEO,也让我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和创业经验。我非常感谢当时的董事会、董事长和领导们的培养与指点,让我在短时间内学到了无数宝贵的知识。”廖志宇觉得,那段时间里,她在企业运营管理(架构,制度,文化),财务(采购、预算),法务风控,市场开发(PR、大型活动赛事策划与执行),还有政府合作等很多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包括在她已经熟知的资本运作领域,也学习到了更高维度的知识。

有了如此深厚的履历积累,加盟超脑对廖志宇来说,应该会得心应手。

「区块链领路100人」跨界女王Emma廖志宇

“我一直都在多国家多行业多身份中跳进跳出,迅速吸收,迅速转变,人生经历也可谓充满戏剧性,但我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在为创业做准备,一切都是在等待和寻找有缘一起创业的合伙人。”谈到超脑团队,廖志宇总是颇多感慨,“我很荣幸和现在的合伙人郭睿、李宁一起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今年是区块链应用落地的元年,不论对超脑还是对我个人,我相信都会是厚积薄发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