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資人劉小鷹:「老韭菜」教你如何看懂區塊鏈

節點財經·《區塊鏈領路100人》第 5


【導讀】

無論是古典天使投資,還是區塊鏈投資,都要選擇護城河最高、最長的價值投資。

區塊鏈商業其實是一個眾籌、眾包、眾創的升級版,相對於小米的粉絲參與感來說,區塊鏈就等於是社區的參與感。

區塊鏈Token的發行除了創新,對於團隊來講利益非常大,團隊必須能經得住誘惑,懂得規劃和經營社區和Token的生態,懂得如何保護投資人的利益,而不是去割韭菜,發行空氣幣。

天使投資人劉小鷹:“老韭菜”教你如何看懂區塊鏈

劉小鷹在“節點·共生 GBA全球區塊鏈技術應用大會”上分享

他是連續創業者,一年取得諾基亞在中國的第一家全國總代理資格,七年完成公司上市;

他是專業投資人,六年做成國內頭部天使基金,多個項目實現數十倍甚至百倍回報;

他是騎行發燒友,五年前組建飛鷹騎行俱樂部,上個月成功挑戰臺灣海拔最高公路之巔“武嶺3275米”;

他還是樂隊主唱,兩年前組建飛鷹樂隊,在創投圈成功進行多次演出;

……

這位已過知天命年紀的天使投資人,用自己的經歷驗證了一句話:讓生命不斷創造新的可能。

他就是老鷹基金創始合夥人、中國長遠控股董事會主席、新龍脈控股合夥人、中國青年天使會副會長、鷹騎行俱樂部發起人、飛鷹樂隊發起人劉小鷹。

如今,劉小鷹站在區塊鏈的時代風口,他的頭銜又多了一項——鏈鷹資本首席顧問。

4月27日,在節點財經和BEECOOL共同主辦的“節點·共生 GBA全球區塊鏈技術應用大會”上,劉小鷹做了《古典投資人的區塊鏈投資邏輯》主題演講。

他在分享時坦言創業維艱,融資很難,投資人退出也很難,而區塊鏈的Token通證經濟為投資人和創業者找到了一條項目退出和資金流動的新途徑。但是區塊鏈投資畢竟屬於早期投資,不能以投機思維去做區塊鏈投資,而應重點關注項目的長期發展能力。

會後,劉小鷹接受媒體採訪,慷慨分享了他對於區塊鏈技術、投資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心得。

以下為精彩問答(節選):

如何做好區塊鏈投資?

Q:您在“節點·共生 GBA全球區塊鏈技術應用大會”上分享自己在幣圈的投資經歷,自稱是“老韭菜”,請問您做“韭菜”有哪些心得?

劉小鷹:“韭菜”其實就是“股民”在幣圈的新叫法,我從90年代開始在香港買賣股票,現在個人參與一些數字貨幣,都是二級市場,既是老股民,也是“老韭菜”。股票和數幣投資的本質是一樣的,都屬於風險投資,幣價的漲跌和股市的波動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只不過幣圈的週期比股市要短很多,風險更大。投資都有風險,股票和數字貨幣短期的漲跌和供需有很大關係,項目的本質需要時間去驗證,就像炒股虧損不能把責任推給上市公司一樣。

Q:您覺得“古典投資”和區塊鏈投資在項目判斷上有哪些區別?

劉小鷹:如果是純技術的項目,“古典投資”和區塊鏈投資的判斷標準是一樣的,區別是是否發幣,區塊鏈投資離不開商業的本質,也要從賽道、技術、商業模式和團隊等方面進行詳細的風險評估。

事實上,一級市場的投資邏輯都是一樣的,就是長期的價值投資。無論是古典天使投資,還是區塊鏈投資,都要選擇護城河最高、最長的價值投資。

Q:現階段您會在區塊鏈領域投一些什麼類型的項目?

劉小鷹:現階段會優先選擇有底層技術背景的團隊。雖然區塊鏈的技術已經從比特幣1.0、以太坊2.0發展到EOS3.0,甚至出現了InterValue這種4.0版本,但是目前區塊技術本身還有很多問題,比如效率慢、安全性差等。所以目前還處於技術不斷迭代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研發,提出新的解決方案,使區塊鏈技術擁有更優化的性能。

其次在團隊上,我傾向於選擇熟悉的人。因為區塊鏈不同於天使投資的地方是有Token,而在現階段,監管、市場、基礎設施等一系列條件尚不成熟,這對於團隊的人品就有很高的要求。Token的發行對於團隊來講利益非常大,團隊必須能經得住誘惑,懂得如何規劃社區的生態,懂得如何保護投資人的利益,而不是去割韭菜,發行空氣幣。

Q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落地,您看好哪些領域?

劉小鷹:基於行業的主鏈或者聯盟鏈是比較容易落地的,比如我之前投資的一個做教育的公鏈,叫腦海鏈,這是教育行業的培訓平臺。

Q:對於區塊鏈行業的創業者,您認為創業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劉小鷹:創業者本身要想清楚自身的能力,想清楚市場的機會,然後堅定地去做。創業路上會有很多坑,所以不要怕困難,不要中途放棄,尤其在資金不足的時候,或者在面對熊市的壓力時,都要想辦法度過難關。

未來中國在區塊鏈領域將有機會趕超北美

Q:根據您對區塊鏈的瞭解,區塊鏈對於社會、商業最本質的改變是什麼?

劉小鷹:區塊鏈商業其實是一個眾籌、眾包、眾創的升級版,相對於小米的粉絲參與感來說,區塊鏈就等於是社區的參與感。因為token讓區塊鏈邏輯更加完整,每件事都有很多人參與,並且在參與的過程中增加token的價值,那麼每個人都可以獲益,每個人都是企業和社區生態的一份子。

Q:您在“節點·共生 GBA全球區塊鏈技術應用大會”上分享了北美區塊鏈TOP10的公司,相比我們國家發展快得多,您覺得北美區在塊鏈領域發展的特點和趨勢是什麼?

劉小鷹:首先在落地應用上,目前國內區塊鏈應用很少,主要是數字貨幣。從北美區塊鏈TOP10 公司的情況看,區塊鏈應用主要體現在數字貨幣交易所、數字貨幣錢包、遊戲、即時通訊、瀏覽器、挖礦、天氣設備服務等,尤其是出現了Telegram這樣的殺手級應用;其次是在風險投資上,北美地區早於我們國家,很多VC都已經參與,並且投入到A輪、B輪甚至C輪。

天使投資人劉小鷹:“老韭菜”教你如何看懂區塊鏈

Q:目前全球區塊鏈技術發展格局,中國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未來是否有可能趕超北美地區?

劉小鷹:從數據上看,中國目前還是比較活躍的,但是由於政策的限制,大多公司在海外運營。

未來中國有機會趕到前面,我比較看好中國的技術。因為中國互聯網技術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很成熟了,這為區塊鏈技術和人才都奠定了基礎。

未來已來。劉小鷹的分享讓我們看破迷局,也看到希望。此時,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願我們都能把握住時代的脈搏,為生命創造更多新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