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声领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童声领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让有梦想的孩子

更爱读、更愿听、更会讲、更能写

童声领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请你来朗读 让世界聆听~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童声领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神宗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写了题画诗,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

早寒刚过,隔着疏落的竹林,两三枝桃花在摇曳生风,江上几只小鸭子在凫水,相比于人类,它们才是最早知道春天来了、江水变暖了的小生物呢。

童声领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了嫩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对生机勃勃的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童声领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今日“童声领读者”

童声领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苏瑾

华景小学 一年级

领读感言

大家好!我是苏瑾,来自华景小学一年级5班。从小姥姥就教我背古诗,三岁时就能背30多首,但那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参加黄埔书院的童声领读栏目,听到老师们对古诗的讲解,才知道原来每首诗都是一个长长的故事。今后我要学习更多的古诗词,长大了参加董卿阿姨主持的中国古诗词大会!

童声领读|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喜阅童行

专注青少年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