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设备国产化、高端维修打破垄断,我国核电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1987年开工建设的大亚湾核电站,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仅为1%

。当时大亚湾核电站的进口比例达到99%,连大宗的材料如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仅调试锅炉是中国生产的。

短短30年,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率已从大亚湾核电站的1%提高到“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的86.7%。

我国核电发展非常迅速:2008年以来,我国核电发电量逐年增长,近两年的增速有所提高。2015年,我国核电发电量达1707.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86%;2016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为2127.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54%,达到历年新高;截至2月份,2017年的核电发电量达到333.50亿千瓦时。

核电设备国产化、高端维修打破垄断,我国核电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进步在哪: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化、国产化

核岛主设备大型锻件原材料和设备制造全面实现自主化;核电泵阀国产化填补空白、实现突破;核电站电气设备全面实现自主化;核级仪控系统研制成功,广利核公司的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实现全面自主化。

核电的建设周期4-5年,其中设备采购周期为3-4年。根据我国目前在建和拟建核电站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出现核电竣工高峰期,核电企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在建核电站的国产化率平均达到70%左右。在核电设备部件中,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对内构件控制杆燃料装卸料设备、一体化安全壳顶盖等均已实现100%国产化,国内厂商的核电设备制造能力大幅提升。

核电设备国产化、高端维修打破垄断,我国核电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核电站控制系统——“和睦系统”日前正式在广东阳江核电5号机组投入应用。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核电站控制的核心技术,我国也成为了继美国、法国、日本之后,全球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和睦系统"已广泛应用在国内多个在役机组的改造和新机组的建设中,未来按照规划,我国还要新增近100台核电机组。那么按每台节省3亿元测算,"和睦系统"至少为我国核电发展节省约300亿元的投资

进口价格是非常昂贵的,国产化会使它的成本减一半以上。另一个就是(如果进口)关键技术还是受控于人,大国重器必须牢牢地把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面。目前(该系统的)自主设计项目已经完成,得到国际认可,这说明我们的设计能力非常强,已经走在国际的前列。

核电设备国产化、高端维修打破垄断,我国核电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难度大、质量标准严、研发投入高,我国过去一直依赖进口。由于体量庞大、技术复杂,核电站的核心控制技术一直被少数发达国家垄断,我国过去不仅在技术和价格上没有发言权,在核电项目进度、信息安全方面也受制于人。如今,这一现状已经彻底改变。

除此之外,前不久,中国核动力院和中核运行联合完成我国首个核电自主高端维修项目——秦山核电320MWe机组稳压器安全端接管堆焊维修项目,合格率达100%。作为核电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国内核电高端维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本次项目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打破了国外核电巨头对高端维修市场的垄断,为我国核电运维技术“走出去”打下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