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持续增投,马云的余额宝把门槛降这么低,不省钱你怎么能赚钱

5月央行宣布下调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增投货币近5000亿;时隔一个月,前两天央行再次下调准备金利率0.5个百分点,增投货币7000亿。类似的增投每年都会有好些次,但如此频繁的不多见,这些增投的海量货币不断冲击着市场,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钱袋子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人民币贬值幅度和速度越来越大。这种增投的效果短期内大家不会有什么感觉,并且不怎么关注经济的人根本就会忽视类似的消息,故而相当部分人完全是“懵懂”的,即使偶尔关注到了,却因为无力改变这样的大环境而处于“任人宰割”无所谓的状态。如此心态下,猛地发现以前5毛一根盐水冰棍都要1块钱了;在朋友圈发以前3块的巧克力冰糕现在居然8块,冰棍都快吃不起的时候,才有了一点感悟。其实这也很好的解释了我们的工资是多年前的好几倍,但感觉生活压力反而比多年前更大了,无声无息我们就深陷降准增投的泥泽之中。

其实面对这种大环境我们还是有机会改变的,起码是部分的主动权在手中。支付宝打造了中国人的购物车,也造就了一大批“剁手党”,任性买买买一族。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没有理性消费不能怪马云,毕竟没有马云的淘宝之前,照样有“月光族”,有超前消费的群体。但是在这个民众金融思想觉醒,金融高速发展的时代,银行储蓄不再是钱能生钱唯一的选择。如果可以我们应尽早的选择保值甚至升值的东西来保护我们日渐贬值的资产,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让自己的财富总量提升。谨小慎微的可以选择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降准增投政策正一步步蚕食原本就不高的银行理财的收益,但关键是要迈出这一步,让投资的理念在心里发芽。钱存在银行活期定期什么的那不叫投资,只能叫储蓄。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让你接触到这个新思想,以后我们可以迈开新的一步去了解下马云除了方便我们花钱的支付宝外,还有为我们打造的赚钱平台余额宝。余额宝通俗来说其实就是个基金平台,投入门槛非常低,风险也相对极低,收益却要比银行储蓄和理财产品高。这里说的收益高是相对来说,“收益与风险总是成正比”,风险低肯定收益也不能高到哪里去。类似余额宝的平台还有马化腾的零钱通以及相当数量的一大批基金平台。重要的是你肯把这些最基本的主动权拿在手里去对抗通胀对抗货币贬值,至于说要完全对抗住那你得让自己的资产每年产生15%左右的收益才行,靠余额宝、零钱通这一类的基金很难达到这个目标。更高的收益主要看P2P理财平台了,但是这个领域良莠不齐,又正处在郭嘉合规的整治期,早过了几年前的黄金时代了。这个领域里的平台投资还是需要自己稍微的观察学习下,一般来说合规性好,上线银行存管,透明度较高的排名前100平台总有那么些是可以安心投资的。近段有权威言论提及打击非法集资时说收益达到6%就要打问号,8%就一定要出事等等。我敢说放出这言论的人是借着非法集资的由头在隐射P2P平台,如果没有在某处领一份薪酬就是有补贴可拿的。因为只要稍微了解P2P平台的人就能看出,8%是各大P2P平台最低的年收益,6%的收益要么是已转型混合做基金的P2P平台,要么就是想自绝后路。P2P业内年收益普遍集中在8%-10%,这里说的还是有信誉的大平台的收益,中小平台12%-15%比比皆是,只不过不建议去冒那个风险。了解P2P理财,投资稳稳赚到8%的收益其实相当不错了。在这里说了一些投资的方法途径,但不提及股票、期货、炒房等等,这些和此文本意相背。只是唤起大家的理财投资意识,高风险换收益的事还是让那些更专业的人去告诉您。

央行持续增投,马云的余额宝把门槛降这么低,不省钱你怎么能赚钱

再回到前面所说的“月光族”、“剁手党”等不理性消费,没有节省的概念恐怕是当下相当部分人的通病,物质丰富的时代欲望也将空前高涨。为了促进消费,各商家都在不遗余力的对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灌输“钱不是省出来的”观念。但是手中没有钱,怎么去把握机会?怎么能解决一些关键问题?生活中九成以上的事都与钱又关,有钱都不是事,没钱什么都是事。当你没钱没车也没存款,还敢跟未来的丈母娘说“钱不是省出来的”,那么你未来丈母娘就敢不把女儿嫁给你!大部分嘴上说钱不是省出来的年轻人基本上对钱,或者是赚钱也不是很上心,他们认为花的多但能赚得更多。除极少数人做到了这点外,赚得更多只是这些大多数人的假设和幻想,迟早要被现实击得粉碎。而相信钱可以省出来的人会想着怎么把钱花得更值,不但想着怎么赚大钱,也明白用省出来的钱去投资升值,用在更关键的地方。这些人通常可以更早的完成原始积累。学会省钱,因为赚钱和省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省钱代表一种心态和头脑,有时候是和赚钱互通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货币快速贬值,生活压力增大的当下,不会省钱的人赚钱也会变得更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