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法20年|政府制定價格,這一步必不可少

價格法20年|政府制定價格,這一步必不可少

依法治價,行穩致遠。近期,發改君啟動“蹄疾步穩——《價格法》頒佈實施20週年”專欄,帶您重溫價格改革往事,為您解讀價格法規規章,給您講述典型案例。

《價格法》20年,和您一起——更懂價格。

專欄已經推出4期,關於價格工作,你有沒有更懂一點?瞭解了不斷瘦身的價格目錄、兜住民生的價格調控、蹄疾步穩的價格改革……

今天,發改君要帶大家走近成本監審。

成本監審——這個詞是不是很熟悉?

一個多月之前,發改君才跟大家分享過公開選聘成本審核中介機構的公告和結果。先來複習下名詞解釋:

小課堂

什麼是成本監審?

成本監審是指定價機關通過審核經營者成本,核定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的行為,是政府制定價格的重要程序,是價格監管的重要內容。

按照國家及北京市價格調控計劃,近年來,北京市發改委開展了包括水、電、氣、熱、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出租汽車、食鹽、教育、物業、垃圾處理、藥品、化肥等 一系列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商品價格的成本調查和成本監審工作,為各項價格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數據支持,提高了定價科學性水平。

那麼,小夥伴們具體是如何開展這些成本監審工作的呢?請繼續往下看~

工作篇

01

加強配套法規建設

明確經營者權利和義務

全面貫徹落實《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辦法》,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加強成本監審配套法規建設和實施。規定了本市價格主管部門成本監審職責,明確了經營者權利和義務,增加了成本監審的法律效力。

02

配合價格改革

完成了部分能源、公共服務價格調整成本監審

“十二五”期間,先後開展了居民用水、居民用天然氣、出租車、城市軌道交通,公交電、汽車票制票價等政府定調價成本監審。

在監審過程中,小夥伴們通過實地審核和調研,不僅掌握了經營者運營成本,而且深入瞭解了各自的運營特點,在相關價格調整過程中,對外公開了相應的成本監審結論,為定價部門制定價格管理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03

掌握變化趨勢

完成各類定期成本監審

除了保證政府定價的成本監審外,按照年度工作計劃,實施並完成了供熱、天然氣、汙水處理、水利工程供水、出租汽車運價等各項定期成本監審工作,為各領域的價格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掌握了成本變化趨勢,奠定了價格改革基礎。

04

完成各年農本調查

服務本地經濟工作

農本調查是成本工作的重要職能和組成部分,成果主要用於為國家制定“三農”政策提供基礎數據依據。

近年來,在保證完成國家部署的農本調查工作任務的同時,小夥伴們積極探索更加貼近北京市經濟工作的方式,利用農本調查的網絡優勢和專業優勢為本地經濟工作服務。

剛剛,大家已經熟悉了北京開展成本監審的一些領域,那麼成本監審如何進行,小夥伴們又有哪些手段呢?發改君今天要揭秘一下↓

1

完善工作路徑

嚴謹實施審核

在開展的定價成本監審工作中,需要重點對固定資產折舊費、管理費用、人員工資等成本構成項目進行審核與確認。

在實際監審過程中,關於很多費用如何分攤的問題,並沒有明確的政策規定或者實操性,小夥伴們在堅持成本監審原則的前提下,依據經營者的經營業務特點、財務核算辦法,謹慎確定了費用分攤標準、比例和依據,使費用分攤更加科學、合理。

2

主動公開結論

接受輿論監督

自2014年居民用水價格調整聽證會以來,積極響應國家發改委的號召,北京市發改委主動隨價格調整方案對外公開相應的成本監審報告,至今已公開了供水成本監審報告、城市軌道交通、公交電、汽車票價定價成本監審報告和天然氣定價成本監審報告。

這樣,可以讓消費者及時瞭解掌握經營者的成本收益信息,同時也使經營者積極主動加強成本約束,為價格管理部門科學制定價格提供堅實的支撐。

3

建設信息系統

提高監審效率

按照價格監管信息化工程統一部署,定價機關組織專人參與了成本監審信息化系統業務需求分析與調研工作,梳理了項目的工程目標、軟件開發的功能管理及成本調查監審業務範圍、工作流程、人員分工等信息,對系統的功能設計提出了需求和規劃建議。

該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將提高監審工作效率、規範監審業務流程、實現成本信息共享。

提供數據支撐,提升定價科學性,讓價格更透明,讓市民更放心~這樣的成本監審,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