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武器,却意外引爆手榴弹,此开国少将的举动让人敬佩

冷兵器时代是刀枪无眼,热兵器时代老话又说子弹不长眼。可见在战场上拼杀,真的是很危险的事情,而老一辈开国将领功勋荣耀的背后,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更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廖政国将军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拆解武器,却意外引爆手榴弹,此开国少将的举动让人敬佩

廖政国是河南息县人,小时候读过私塾,早年也参加了红军。因为一开始文化多,在部队做的是宣传工作,可是几次战斗下来,在非主力战斗岗位上,廖政国硬是干出了不输主力战士的成绩。发现了这样一位人才,红军首长赶紧重新做了安排。先是部队参谋,后来又是连长,廖政国打仗的本事也是越来越高。

抗战时期淞沪会战后,上海就陷入了日军之手,可是在1939年7月24日的时候,国内外一些重要报纸就刊登了一则振奋人心的大新闻:日军虹桥机场四架飞机被烧毁,而这就是廖政国的一大杰作。

抗战爆发后,廖政国来到了新四军工作,当时他是江南抗日义勇军的一名营长。在日军眼皮子底下开辟根据地,廖政国仅用三四天就带领二支队冲破日伪军的重重封锁,在江阴与日军打响了第一仗。后来误打误撞来到了吴淞江,晚上渡江和敌人一番激战后,又误打误撞来到了虹桥机场,结果廖政国就立下了烧掉鬼子四架飞机的光辉战绩。

拆解武器,却意外引爆手榴弹,此开国少将的举动让人敬佩

表面上看起来,运气的成分多一点,其实廖政国带过的战士都知道,廖政国打起仗来有门道,跟着他打仗,有劲儿。

每次打大仗,他都把营连干部调走一部分。仗打得顺利,他就下令抽调到教导队的干部们组织学习,提高政治觉悟;部队干部伤亡大,他马上下令将抽调上来的干部快速补充到部队。战后,他又把那些打仗表现好的战士、班排干部调到师团教导队。这就是廖政国保持部队持续指挥力的一个方法。

打仗打到这份儿,可以说是很厉害了,可是廖政国还有一个更让人佩服的事迹。

在新四军黄桥战役后,部队缴获了一批重要武器,其中不乏工艺改进的手榴弹。当时为了给部队战士讲解其构造和使用方法,廖政国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埋头研究起来。可就在拆卸分解手榴弹的时候,突然冒出了一缕白烟。

“不好,要出事了!” 直觉告诉廖政国手榴弹就要爆炸了。

拆解武器,却意外引爆手榴弹,此开国少将的举动让人敬佩

这种情况下,多数人第一反应肯定是扔出去,扔得远远的,可问题是当时天井里都是正在学习的干部和战士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廖政国硬是让手榴弹在手里爆炸了……

虽然没有给战士们造成伤亡,可是廖政国失去了右臂。为了保护战友,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牺牲自己。虽然后来伤好出院后,生活上很不方便,可是廖政国拒绝上级分配警卫员,硬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学会了单手穿衣、洗脸、吃饭,还学会了左手写字、打枪,走过了解放战争又参加了抗美援朝,这样的将军,哪个士兵不爱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