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拆遷權益,需要注意哪些?

保障拆遷權益,需要注意哪些?

一、拆遷流程,要清楚哪些?

拆遷工作中,規範的拆遷主體,只能是市、縣級以上政府來實施。而清楚拆遷流程,可總結為“三‘先’、三‘後’”

(一)先簽協議,後拆遷:要拒絕空白協議及口頭承諾,不具有法律的保障。

(二)先補償,後拆遷:若出現糾紛,無法保障權益。

(三)先公告,後拆遷:拆遷,一般要先出通告,沒有出的,不要簽字。

合法的“通告”中,需注意的信息有

徵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徵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途徑;被徵用土地的所有權的持有人、位置、地類和麵積;徵地批准的機關、批准文號、批准時間和批准用途。

二、拆遷補償標準,要注意哪些?

(一)拆遷補償要合理:補償包括土地補償、地上附著物的補償。

(二)拆遷後,不應降低現有生活水平:拆遷補償,要確保被徵地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三)補償標準,若是長期未進行更新,是屬於違法徵收行為的典型情況: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城市房屋徵收應當參考房屋徵收決定發佈之日同類房屋的市場價值來補償。

法律也規定,土地徵收,要確保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三、需要留存的重要文件,有哪些?

(一)徵地預公告:(二)徵地批文和徵地公告:(三)徵地批文補償安置方案;(四)安置補償協議:這是最為核心的法律文件。

(採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