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启动基层医改10项任务,这些措施与群众就医密切相关

武汉市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4家,街道(乡镇)卫生院7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16家,村卫生室1703家,通过积极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和农村地区“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同时,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运行遇到瓶颈,基层卫生事业发展面临许多困境,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也直接关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缓解。

据了解, 武汉市将从今年开始,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综合改革包括财政补偿政策、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医保政策、药品保障、服务价格、信息化建设、医联体及医疗共同体建设、中心卫生院建设和签约服务等10个方面改革任务。通过三年的改革推进,到2020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立起公益性的管理体制、长效性的补偿机制、激励性的分配制度、相适应的支持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员队伍明显优化、运行效率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得到较好实施。今年的改革重点在基层财政补偿机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三个方面。

会议强调,要把准基层医疗的公益属性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非营利的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是凸显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的主体力量。同时做实签约服务。今年各区要实现电子化签约全覆盖,建立签约服务考核制度,以老年人、慢性病人群、贫困人群、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为签约对象,签约必履约,力争履约满意率不断提高。

链接:

进一步深化基层医改,符合条件患者可享受2个月长处方

其次是适当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区域内基本医保基金中的年度预算支付总额。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普通门诊按人头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逐步将预付制覆盖所有服务和全体患者。

增加基层用药范围和种类。扩大目录外补充药品供应比例,因临床用药需要且通过省级药品采购平台无法采购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按规定实行备案采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