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

中老年保健雜誌

隨著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單位體檢已棄用普通的X片,而是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肺部。於是大量的肺小結節病人出現,很多人內心惶恐,一看到肺部結節立馬聯想到肺癌。其實肺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的。在檢出的肺結節中,良性腫瘤佔30-90%不等,原發腫瘤約佔35%,轉移瘤約佔5-10%。

肺結節通俗的講就是CT上黑色的肺裡有小白點。直徑大於3cm一般稱為肺部腫塊,肺癌的可能性相對較大。通常我們將直接小於3cm的圓形或者橢圓形佔位病變稱之為孤立性肺結節,它被肺實質包圍,完全沒有相關的淋巴結腫大、肺不張或肺炎。直接小於2cm的稱為肺內小結節,直接小於5mm的稱為微小結節。

如何判斷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呢?1.結節的位置:肺癌更多發生於上葉,尤其好發於右肺,但肺結核留下的一些疤痕結節也餓多發於上肺,所以要注意鑑別。2.結節的形態:胸部ct被公認為是鑑別肺部小結節良惡性的最佳檢查手段。假如CT上描述有深分葉、短粗毛刺、空泡徵、空氣支氣管徵、胸膜凹陷徵、肺血管集中徵以及明顯的強化徵等,都認為是惡性徵象,千萬不可懈怠。如果結節邊界光滑,鈣化位於病灶中央或為層狀、瀰漫性和爆米花樣則多見於良性病變,結節內有脂肪多見於良性的錯構瘤等。3.結節的大小:直徑小於5mm,惡性的可能性很小,大約在1%以內;5~10mm時,惡性可能性為6%—28%;直徑大於20mm的肺結節惡性概率達到80%。

肺結節的CT影像中有一類特殊的影像-肺部磨玻璃結節,需要重點講述。磨玻璃結節是一個影像學概念,指在高分辨CT上表現為密度輕度增加,呈雲霧狀密度陰影,其內支氣管及血管紋理仍可顯示。磨玻璃結節惡性概率高於實性結節。2018年NCCN肺癌篩查指南建議:小於6mm的的純磨玻璃結節,無需常規隨訪;結節在6mm以上的純磨玻璃結節,建議6-12個月確定穩定性,之後每2年複查直至5年。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中如果實性成分大於6mm的磨玻璃結節,建議3-6個月確定穩定性,實性成分大於6mm且高度懷疑肺癌時才建議行活檢或者手術切除。

通過低劑量ct篩查發現的癌前病變、原位癌或早期浸潤癌,如行根治性切除,其生存率達100%或接近100%。所以大家不必恐結節色變,恐癌色變。


胡洋

肺結節分成四種情況。第一種是良性結節,第二種是結節的性質難以確定,第三種是懷疑惡性,第四種則是確定為惡性。

良性結節種類很多,如果結節伴良性鈣化,即爆米花樣的分層、完全緻密的鈣化,或者葉間裂結節,結節裡有明確的脂肪密度,大都是錯構瘤,都是可以確定是良性的。有時候肺不張,變成球形,像一個結節,這樣的結節也是良性。另外,對於五毫米以下任何密度的結節大多都是良性。五毫米以上的實性密度結節,如果隨訪兩年穩定,可以考慮是良性結節,五毫米以上的亞實性密度結節,如果隨訪五年以上穩定,也可以作為良性結節來處理。這一類的結節,一般每年進行CT複查就可以了。

性質難以確定的結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十毫米以下比較穩定的小結節,一般是指的5到9毫米,如果是穩定的實性的結節,但是隨訪不滿兩年,或者是磨玻璃密度結節,穩定沒有生長,但是隨訪還沒有達到五年的,都是未定性結節。第二種情況是十毫米以上的結節,臨床或CT提示有炎症可能的。

可疑惡性結節的第一種情況是10-25毫米的實性結節,伴良性徵象,但不明確;第二種情況是持續存在的大於10毫米的磨玻璃密度結節,實性成分小於5毫米;第三種情況是有持續存在的混雜磨玻璃密度結節,且實性部分增大,結節邊界清楚,有分葉、毛刺及胸膜凹陷等典型惡性徵象的。

確定為惡性的還出現一些轉移,例如縱膈的轉移、骨的轉移、胸壁的侵犯等。


海上名醫

如何判斷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

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增加,很多人在體檢過程中,尤其是拍胸部CT後會看到報有肺結節。

那什麼是肺結節呢?

肺結節是指肺內直徑小於等於3釐米的類圓形或不規則病灶,CT或磁共振上看到亮亮的一個點,它可大可小;可以是獨自出現也可以三五成群;可以是實心的也可以有空洞;可以有毛刺也可以表面光滑……它的形態千變萬化,意義也多種多樣。

一般來說肺部結節可以根據性質分為良性和惡性,臨床上通過影像鑑別良惡性肺結節也是一名醫生必備的技能之一。

良惡性肺結節有哪些主要的區別呢?下面小花列舉一些常見的、較容易分辨的供大家參考:

  1. 邊緣形態:良性的結節邊界清楚,邊緣光滑,而惡性結節通常會在邊緣出現毛刺,就像絨球一樣。
  2. 內部形態:惡性結節內部通常有分葉,也就是像汽車輪轂一樣有從邊緣伸到中心的條索,而且顏色一般比較淺,有的看起來就像磨砂玻璃一樣。良性的結節一般顏色較深,其中常常還會有發亮的小點,也就是鈣化出現。
  3. 增強表現:有的人在發現肺結節後可能很緊張,又去做了個增強CT,那麼在增強CT的影像中,良性的結節通常不強化或很少強化(不發亮或發亮不明顯),惡性結節則會出現輕到中度的均勻或不均勻強化(發亮較為明顯且均勻或不均勻)
  4. 增長速度:一些太小的也沒有什麼特點的肺結節醫生一般建議3到6個月複查CT,因為結節的增長速度也可以作為良惡性評判依據之一。良性結節生長速度要麼很快(一週內體積就能翻一倍)要麼很慢(一兩年內大小不會發生明顯改變),而惡性結節通常在3到6個月內才會體積翻倍,所以如果在複查的時候發現原有結節增大,那麼就要警惕它是惡性的可能了。

以上就是一些簡單的鑑別良惡性肺結節的方法啦,希望能夠幫到您!

醫學界 顧小花


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肺結節早期多無明顯臨床症狀,多於體檢或因其他疾病在檢查時發現,其存在一定的惡性概率,臨床研究最多,同時也是最高發病率的孤立性肺結節,是指影像中見到最大直徑不超過3 cm,單一的、類似圓形或橢圓形的緻密影,且不伴有肺不張、衛星病灶、胸腔積液、肺門及縱隔淋巴結腫大,常見的良性結節主要包括肺錯構瘤和肺部感染性肉芽腫,常見的惡性結節包括原發性肺癌、類癌及肺部轉移性腫瘤。

隨著醫學影像學的發展,CT和PET-CT也能對肺結節的診斷起到一定作用,但仍存在較高的誤診率,且PET-CT價格昂貴,不易普及。

外科手術獲取病理學檢查結果仍然是診斷肺部孤立性小結節良惡性的“金標準”。開胸探查活檢是最為可靠的診斷方法,但其創傷大、恢復慢、患者難以接受。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一些新的微創術式可能會出現或日趨成熟,獲取病理標本的方法可能會日趨簡便,給患者帶來更小創傷。


康愛在線

肺結節太常見了,很多良性結節不需要擔心,但由於信息不對等,很多患者引起了不必要的恐慌,希望閱讀本文會有幫助。

哪些類型結節屬於高危結節?

1.肺實性結節直徑≥15毫米,或直徑在8-15 毫米但表現出惡性CT徵像(如分葉、毛刺、胸膜牽拉、含氣細支氣管徵和小泡徵、偏心空洞等);

2.直徑>8 毫米的混合磨玻璃密度結節。
像這種混合密度結節,直徑1.4釐米,邊緣分葉,伴有胸膜牽拉,


就屬於高危結節

因此,對於那些醫生建議隨訪觀察的結節,大家可以先放一半心,這至少說明你的結節不是高危結節,不需要馬上緊急處置。

低危結節及處理原則

直徑小於5毫米的小結節,包括實性結節和非實性結節,均為低危結節。

低危結節處置原則:建議1年後隨訪,如果隨訪增大則納入高危結節處理,無生長則年度隨訪即可(建議每年體檢一次)。
像這種3毫米的實性小結節


,就屬於低危結節,每年複查就可以(後來該患者過於緊張,主動要求胸腔鏡手術切除,病理為肺淋巴結)。

也就是說,高危結節需要馬上處理,低危結節只要每年複查即可。那麼有些讀者就會問了,為什麼有些肺結節,醫生會建議間隔1-3個月就要複查?這裡我們就要提到中危結節。

肺部中危結節

直徑介於5 -15 毫米且無明顯惡性CT徵象的非實性結節,屬於中危結節。

中危結節處置原則:3個月後隨訪一次,如果結節增大則納入高危結節處理,無變化則按照6-12-12個月繼續隨訪2年餘。


像這位男性患者,肺部中危結節,第9個月複查的時候增大3毫米,果斷建議胸腔鏡手術切除,術後病理為微浸潤腺癌。病人很慶幸很滿意,醫生也很自豪。

還有些炎症性的小結節,可以在隨訪過程中吸收消失。當然,這跟是否吃中藥秘方是沒有多大關係的。

這樣相信大家就明白了,胸部CT檢查,查到高危結節也不要怕,聽從醫生意見馬上處理;低危結節每年隨訪,中危結節複查間隔稍短一點,為的是以防萬一。


影像科豪大夫

隨著CT檢查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們被檢查出肺結節。有些朋友看到自己體檢報告上寫著肺結節,自己很擔憂,生怕自己得了肺癌。肺結節有良性和惡性的,肺結節≠肺癌,看到自己有肺結節,先不用太擔心,不一定是肺癌。



什麼樣的結節是良性?

良性的肺結節,有錯構瘤、炎性假瘤、結核結節、硬化性肺細胞瘤、炎性結節等等。良性的肺結節有一定的徵象,看這個結節的形態、大小、密度、邊緣、血供情況,就好像看一個人長得怎麼樣,來判斷它是好人還是壞人,俗話說不能以貌取人,但是看結節是良性惡性的,只能以貌定結節。

良性徵象,大小,有學者指出結節越小良性可能性越大,所以如果發現6mm以下的結節,大多數都是良性的。但是發現並不是唯一標準,還有形態,邊緣,良性結節的形態一般是光整,邊界清晰,沒有分葉和毛刺。密度可以不均勻,如果有明顯的鈣化和脂肪,更加支持良性錯構瘤的診斷。

這是一個體檢發現的結節,雖然很大,有2.5cm,但是它有好人的徵象,就是邊緣光整,有鈣化,診斷良性錯構瘤。可以手術切了,也可以不管它。

影像上很典型的良性結節,可以不用管,比如錯構瘤,硬化型肺細胞瘤,>2cm的結節,如果還是不放心,可以手術切除。

什麼樣的是惡性結節

惡性結節一般都是形態不規則,有分葉毛刺(這兩點很重要),胸膜凹陷徵。如果報告上有分葉毛刺的描述,這個結節惡性可能性就比較大了。如果發現實性的結節,有分葉毛刺,那麼影像科醫生的意見就是傾向於惡性結節,最好手術切除。

像上面這個圖,17年時候這個結節分葉,毛刺,胸膜凹陷徵都有了,長的張牙舞爪的,就像一個壞人,當時提示了患者是肺癌要手術了,但是他沒有做手術,18年複查,這個結節大了。

無法定性的,建議複查

有些結節,長的不典型,無法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的,複查是最好的方式,如果長大了,傾向於惡性,要手術切除。如果不變,一年後再次複查。

作為影像科醫生,看這個結節是良性惡性的,就是看它長得怎麼樣來判斷的,所以要詳細看看自己的報告上的這些描述,著重看大小,邊緣是不是規整的,有沒有分葉毛刺,胸膜凹陷徵這些描述。

以上說的是典型的良惡性結節如何判斷,當然也有誤判的時候,要確診的金標準還是病理診斷。有些結節長得很像惡性的,但是手術做出來就是良性的。醫生在判斷良性惡性的過程,有很多個人的主觀因素,隨著經驗和水平的不一樣,對於一個結節很有可能幾個醫生都有不同的意見,這是正常的現象。

有些朋友,發現了肺結節,醫生說可能是良性的或者建議複查的,但是他不相信,天天很緊張,睡不著覺,像是自己揹著一個炸彈,不知道那天會爆發。像這種情況,還是做手術切了好。治的不是結節,而是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