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抗令」再升級

“限抗令”再升級

2013年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發佈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當年中國抗生素用量16.2萬噸,約佔世界用量的一半。 資料圖

“如果我們對於抗生素的使用還不能夠達到安全、合理、可控,未來可能使我們人類在耐藥性問題上面臨著無藥可治的窘境”

國家衛健委的一紙通知,意味著國家對抗生素管控的再度升級。事實上,多年以來,針對濫用抗生素的糾偏行動從未停止

每次換季,12歲的陳晨都會感冒發燒,這個“習慣”從他2歲時就開始了。

2012年,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全面實施後,兒童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得到一定遏制。不過吳晶晶擔心,“以後可能連小診所也不能隨便打吊瓶了”。

之所以有這樣的擔心,是因為近日國家對抗生素的管控再度升級。

同時,《通知》重點強調,加快建設多學科抗菌藥物管理和診療團隊,逐步從以行政部門干預為主轉變為以多學科專業協作管理為主,完善多學科診療體系。

危害:或出現超級病菌

2017年,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佈了一份有關“江浙滬兒童普遍暴露於多種抗生素”的研究報告,該調查歷時一年,研究人員對江浙滬1000多名8到11歲的在校學生的尿液進行抽樣檢測。

化驗結果顯示,在1000多個樣本兒童中,58%的兒童尿液中檢測出抗生素殘留,含有兩種及兩種以上抗生素的兒童佔25%,最高的樣本甚至檢測出6種抗生素。

雖然該調查針對的是江浙滬地區,但抗生素的濫用在國內早已眾所周知。

細菌耐藥問題頻發,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公共衛生領域的挑戰之一。

2016年5月21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表文章呼籲應對全球耐藥感染問題。該文章估計,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到2050年,抗生素耐藥每年將導致100萬人早死,累計給中國造成20萬億美元的損失。

“如果我們對於抗生素的使用還不能夠達到安全、合理、可控,未來可能使我們人類在耐藥性問題上面臨著無藥可治的窘境。”原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事實上,抗生素研發一直在與細菌和病毒的進化賽跑。

紅黴素於1953年上市,15年後發現耐藥菌;慶大黴素研製於1967年,12年後發現耐藥菌;2003年,達託黴素進入臨床使用,1年後就發現耐藥菌。

“目前,細菌的進化速度超過我們調整抗生素的速度。”上述專家表示。

果殼網的一篇文章提到:曾經幾十單位的青黴素就可以救命,而如今可能幾百萬單位也無法產生任何效果。

在上世紀60年代抗生素的全盛時期,全世界每年約700萬人死於感染性疾病,在本世紀這個數字卻上升到2000萬。即使個體沒有濫用抗生素,也可能受到濫用抗生素而培養出的耐藥菌的感染。

氾濫:缺乏監測網絡

對於這一點,吳晶晶感觸很深。

兒子上小學之前,每次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幾乎都會用到頭孢,可是從兒子7歲開始,這個她看來萬能的藥對兒子“失效”了。

剛剛用上阿奇黴素的時候,兒子除了胃部的不適之外,3天內咳嗽就得到了緩解,5年過去了,今年春季流感爆發的時候,吳晶晶發現好像阿奇黴素在兒子身上的效果好像也沒有之前那麼明顯了。

小診所的大夫建議換一種新的抗生素,但吳晶晶這次有點猶豫,“以前就是圖方便,覺得用了抗生素好得快,可是孩子才12歲就有兩種抗生素不能用了,將來長大了怎麼辦。”吳晶晶不無擔憂地說。

研究顯示,有四分之一抗生素開給了根本不需要的兒童,而且多半是廣譜藥物。這樣做不但殺死了有害細菌,原本體內存在的有益細菌也被殺滅了。濫用抗生素無疑增加了兒童感染多重耐藥菌的風險。

而在兒童疾病中,以感染性疾病居多,抗生素用藥的使用率較高。

儘管國家一再呼籲兒童抗生素的限制使用,但《2017年我國兒童用藥市場現狀分析》顯示,兒童抗生素的銷售額由2005年的50億元上升至2014年的104億元,截至目前,市場可能達百億級規模,其中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傳染性疾病是兒童抗生素市場中發展較快的三大領域。

“藥店、診所、村醫。”在醫學專業論壇丁香園上,ID名“BOY子陵”的網友指出了抗生素濫用嚴重的3個場所。

“這只不過是變了一個渠道而已。”這名網友說。

“缺乏兒童抗菌藥物使用的監測網絡,可供使用的安全有效的抗菌藥物品種較少,以及存在疫苗接種面不廣而導致抗菌藥物使用增多等問題。”王天有說。

治理:從未停止

針對遏制抗生素濫用,國際上一直呼籲不斷,近年來我國也採取了諸多行動。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抵制耐藥性——今天不採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當年4月18日,當時的衛生部出臺《2011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整個抗生素產業就開始步入寒冬。

第二年,被稱為史上“最嚴限抗令”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實施,該管理辦法將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與特殊使用三級管理,其中明確規定了不同等級醫生的開藥權限,嚴重違規使用抗菌藥物的醫生將被吊銷執業證書。

一場針對不合理用藥的糾偏行動就此拉開大幕。

國際層面上,2015年,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了控制控制細菌耐藥性全球行動計劃。

2016年舉行的G20杭州峰會和第71屆聯合國大會,也將細菌耐藥性問題列為議題進行討論,並作出相關決議。

2016年8月25日,原衛生計生委官網發佈了《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確立了到2020年實現在新藥研發、憑處方售藥、監測和評價、臨床應用、獸藥使用和培訓教育共6個方面的具體指標,從國家層面對抗菌藥物的研發、生產、流通、應用、環境保護等各個環節加強幹預和監管。

其中,要實現到2020年零售藥店憑處方銷售抗菌藥物的比例基本達到全覆蓋,省(區、市)憑獸醫處方銷售抗菌藥物的比例達到50%的目標。

同時,為改變我國“吊瓶大國”現狀,我國多地開始取消門診輸液。安徽、浙江、江西已明確出臺對門診輸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此外,還有不少省份、地市以及醫療機構都在逐步明確限制門診輸液的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