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1959年新中国的第10个国庆节,中外宾客欢聚人民大会堂,在宴会厅门口,周总理信步走到一对两米多高的古铜色狮子面前,指着它们对外宾说:“我可以用双手把它举起来!”话音未落,只见

总理摆开架势,双手轻而易举地一下子就把狮子托起,让一旁的外宾看得目瞪口呆,好生疑惑。奥秘在哪?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铜狮”

周总理笑着说:“非我力能举鼎,这不是铜铸的狮子,而是福州脱胎漆器仿紫铜大对狮。”一时间,在场的外国友人无不惊叹,盛赞中国工艺的高超。福州脱胎漆器也因此名声鹊起。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国家还曾用福州的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来复制“镇国之宝” ——司母戊鼎。当时陪同的郭沫若先生还写下了“视之九鼎兀,举之一羽轻”的诗句,赞誉这种神奇的漆器制作工艺。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我国“镇国之宝”之一——司母戊鼎

在历史上,福州脱胎漆器曾被收藏为宫廷珍品,新中国成立后又被列为珍贵的国家礼品赠送外宾,

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而且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毛主席参观中国第一辆“东风”轿车

1958年,新中国第一辆轿车“东风”采用脱胎漆器艺术家用传统的“赤宝砂”髹饰法来装饰轿车窗框和仪表盘;人民大会堂迎宾厅著名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中国画两旁,分列的两个大花瓶,也是来自福州的脱胎漆器。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金漆花觚

脱胎漆器:轻若浮云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1. 细泥塑形|生产脱胎产品,首先泥塑一个1:1的泥土瓶子,在泥塑的瓶子基础上翻出瓶子的石膏模具

2. 麻布裱糊|在石膏模上,用生漆做粘剂裱褙上麻布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3. 上粗灰|用生漆加粗瓦灰调成漆粗灰,将粗灰垸(huán,指用漆和灰涂抹器物)在麻布上(第一道漆灰);

4. 去石膏模|为什么这个步骤要划重点?因为这是脱胎漆器名称的由来。把成型的粗灰瓶子里的石膏模胎去掉,如俗语所讲的脱胎换骨,只留下粗灰瓶子;

5. 磨粗灰|用砂轮石干磨掉灰瓶子上的粗粒;

6. 上中灰|生漆加中瓦灰,调和成漆中灰,将中灰垸在经过干磨后的粗灰上;

7. 磨中灰|中灰干透后,用苏砖水磨中灰,以消除表面的凹凸不平;

8. 上细灰|生漆加细瓦灰,调和成漆细灰,将细灰垸在水磨后的中灰上;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9. 上糙漆|细灰干透后,再次水磨细灰使瓶身圆滑流畅。在经过水磨细灰后上第一道退光漆(糙漆);

10. 磨擦退|用红祺石水磨糙漆。在糙漆上再上第二道退光漆,干透后分别可以用水砂纸、头发、山榉碳等工具,对瓶子进行摩擦退的工序操作;

11. 退青|在经过退光后的瓶子揩上一层非常薄的提庄漆,干透后用人的手掌粘上少量生油与幼灰来回擦退,瓶子于是光亮如镜。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12. 画花|用鼠毛、毛笔等工具,色漆、金银箔等为原材料,人工在脱瓶上画出各种花卉、山水、人物图案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优点:惊艳世界

福州脱胎漆器的优点诸多:光亮美观、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色彩瑰丽,光亮如镜"。福州脱胎漆器最大特点是:轻。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福州脱胎漆器所具有的这些优点、特点,是由其特殊的制作工艺、高超的髹漆技艺所决定的。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作为脱胎技艺同髹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福州脱胎漆器的制作颇为不易,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工艺非常复杂,制作和阴干等十分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成品还需密闭在阴室里很久。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的起源

乾隆三十二年,沈绍安出生在福州双抛桥河墘小花巷,一户破落的官宦门第。他自幼聪明伶俐,喜欢研究油漆工艺。青年时,在双抛桥附近一条僻静的小巷里,开设一家油漆店。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金漆彩绘山水人物长颈瓶

沈绍安30多岁那年,有一次他应召到县衙修复匾额,发现该匾的金字表面虽褪色,但里层由夏布裱褙的底坯却依然坚固。他请教行家,才知道,这种贮加灰烷裱,又称“夹苎”技法,早在我国南北朝时已有生产,后来长期失传。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银 漆 彩 绘 西 园 雅 集 图 梅 瓶

为了拾回失落的绝技,沈绍安四处虚心走访求教,苦心钻研,多次试验,终于想出取粘土捏塑各种器物模型,外用夏布(苎麻布)或绸布,敷漆分层上裱,待漆干后浸入水中,去模、擦干就是“脱胎”。再精细加工,髹以彩漆,就成“脱胎漆器”。沈绍安由此成为福州脱胎漆器的鼻祖。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绸胎弥勒

双手举起一对两米高的“铜狮”,原来竟是福州三绝之脱胎漆器

金漆如意摆件

如今,随着岁月的变迁,福州“三绝”之一的脱胎漆器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这个古老华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应得到重视与传承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