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提起斯巴魯,很多人都會想到電影《非誠勿擾》中葛優的座駕。而在車迷心中,斯巴魯的象徵就是大名鼎鼎的

翼豹WRX,它不僅外觀炫酷,性能也足以秒殺不少超跑,也正是憑藉這款神車,斯巴魯才在廣大車迷心中樹立了無可替代的地位。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斯巴魯標誌來自於昴宿星團的六連星

然而,所謂“沉澱到骨骼中”的運動基因,並沒有帶動翼豹WRX銷量的增長。而車迷們津津樂道的斯巴魯,到底是一代神話還是被人神化呢?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已停售的斯巴魯翼豹WRX STI

“神話”的歷史

1919年,退役的日本海軍大尉中島知久平創立了日本第一家飛機公司——中島飛機公司(斯巴魯的前身),並開始了與日軍長達數十年的合作。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中島知久平(1884-1949)斯巴魯創始人,二戰時日本軍需大臣。

二戰期間,中島飛機公司為日軍提供了包括零式戰機在內的大量性能優異的戰機,淪為了日本侵略亞洲的幫兇。

戰後,駐日美軍將中島飛機公司拆分成了12個子公司,其中的5個公司合併成為了富士重工,並於1958年生產了第一輛斯巴魯轎車——斯巴魯360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斯巴魯360,一款“最高時速100公里,乘坐四人且能連續行駛30公里以上的車”

1966年5月14日,斯巴魯1000首次亮相,這款車型是斯巴魯品牌歷史中的重要轉折點:它是第一款採用前輪驅動(FWD)的機動車。由於FWD具備優秀的操控性和穩定性,成為了備受工程師矚目的新技術。

然而,FWD會使轉向系統變得比較沉重,極易產生扭轉振動,而且由於直列式發動機一般橫向放置,導致左右平衡性差,易使車輛側翻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斯巴魯1000,一款存在不少問題的劃時代車型

為克服這些缺點,斯巴魯工程師開發了一系列新技術,並大膽採用了飛機制造工業中的水平對置臥式發動機佈局。通過將發動機縱向放置,斯巴魯成功製造出了自己理想中左右對稱的FWD系統。

1989年2月,斯巴魯推出力獅車型,開始涉足兩升排量的小汽車市場。設計小組採用了水平對置臥式發動機和四輪驅動系統,使得力獅擁有了相當驚豔的操控表現。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斯巴魯力獅

1997年2月,斯巴魯森林人首次面世,森林人是一款基於“多用運動車和客車”的概念開發出來的新型汽車,由於採用了水平對置發動機左右對稱全時四驅,森林人的操控領先了大多數競爭對手。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可以說,從360到森林人,斯巴魯一直在追求車輛操控性與實用性的結合

理念:操控為王

只要是斯巴魯的車型,不管是轎車還是SUV,都有一個共同特徵——追求極致的操控感

大名鼎鼎的翼豹WRX便是斯巴魯征戰WRC翼豹賽車的民用版本,而斯巴魯追求極致操控的資本,來自於全球僅有斯巴魯和保時捷才能夠打造的水平對置發動機以及斯巴魯引以為傲的左右對稱全時四驅系統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那麼,水平對置發動機到底是哪來的黑科技呢?

簡單來說,水平對置發動機就是將活塞放置在曲軸兩側,使活塞在水平方向上運動。

該技術最顯著的優點便是車輛重心降低。由於汽缸水平放置,使得垂直方向的高度減少,重心自然而然降低了。

同時,由於水平對置的汽缸是一種對稱的結構,活塞運動產生的力矩和震動可以相互抵消,使得水平對置發動機獲得了更好的穩定性,可以在更低或者更高的轉速區間穩定運行,也使車輛左右的重量配比達到了對稱平衡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水平對置發動機能帶來左右重量的平均分佈

水平對置發動機的缺點同樣明顯:由於其結構相對直列四缸發動機更加複雜,後期維護成本更高;由於重力的緣故,機油會流到底部,造成潤滑不均

另外,活塞也會因為重力的作用導致缸套上下兩個面磨損不一致,大大減少了發動機壽命。假如由於積碳等原因導致氣門不能完全閉合,則會造成缸壓不等和橫向力不等,使車輛發生左右抖動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綜上,這是一款好用而不失風險的發動機

儘管水平對置發動機的優缺點同樣明顯,但斯巴魯仍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它。這不禁讓人想起了馬自達曾經對於轉子發動機的執念。

然而,斯巴魯比馬自達幸運的多。優缺點明顯的發動機既造就了斯巴魯極具個性的品牌性格,也為其帶來了在WRC賽場46個分站冠軍的輝煌。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雖然斯巴魯已宣佈退出WRC比賽,但江湖上關於它的傳說卻從未停止。

冠軍傳說

WRC賽事開始於1973年,是FIA國際汽聯四大賽事之一,與F1齊名。但事實上,相較於F1比賽,WRC無疑更接地氣。

首先,參賽車輛必須基於量產車型改造而來,而F1賽車都是花重金專門研發的;其次,WRC賽道是世界各地的普通道路,不需修建專門賽道,觀眾也不需要專門買票就可以站在賽道兩側感受賽車的速度與激情。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你甚至可以近距離欣賞賽車漂移——可能得冒生命危險

早在1989年,斯巴魯就成立了自己的WRC拉力車隊,但直到1993年才有了過人戰績:那一年,憑藉性能強勁的翼豹WRC賽車,斯巴魯車隊斬獲得了首個分站冠軍。

而說到冠軍,就不得不提到傳奇車手“科林·麥克雷”。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不好意思,不是守望裡那個……

1994年,科林·麥克雷駕駛翼豹賽車在新西蘭、澳大利亞以及英國獲得了分站冠軍;1995年,斯巴魯車隊獲得了廠商車隊總冠軍,麥克雷也獲得了年度車手總冠軍。

一年後的1996,斯巴魯蟬聯了廠商車隊總冠軍,麥克雷則榮膺年度車手亞軍;1997年,斯巴魯車隊第三次獲得廠商車隊總冠軍的殊榮,而麥克雷也獲得了兩個分站冠軍。自此,斯巴魯和麥克雷都在WRC歷史上為自己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這個是真·麥克雷了

通過參加WRC,斯巴魯不僅加深了自身品牌運動屬性的烙印,也通過比賽積累了大量高性能汽車的製造經驗。

此外,WRC比賽對於斯巴魯來說也是個品牌營銷的好機會,多少消費者都是因為WRC賽道上飄逸的翼豹賽車而成了斯巴魯的腦殘粉,繼而變成了斯巴魯車主。

斯巴魯,神話還是神化?

翼豹:你有沒有愛上我~

那麼,在WRC裡如日中天的斯巴魯,到底為何要退出這項賽事?通過賽車圈粉無數的斯巴魯,又為何在國內銷量慘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