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去年,在中央頻道播出的《朗讀者》在全國掀起了閱讀的熱潮,有創新思維的文化題材節目,多元化、多樣態、多感性的朗讀故事,長期霸佔各大媒體榜首,足足支撐了2017年的全年話題,就連董卿,退出春晚之後,依舊是話題擔當——最有人氣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當代才女。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第一季結束之後,眾網友在微博喊話董卿,趕快回歸。而今,《朗讀者》第二季在翹首以望中強勢迴歸,也許你還在觀望,這個迅速火遍全國的節目第二季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驚喜、哪些感動?有哪些獨特的內容吸盤?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朗讀者》第二季中,董卿同時擔任製作人、總導演兼主持人,董卿獨特的人格魅力,出口成章的人文氣質,大方得體的談吐氣場本身自帶超高的話題傳播、觀眾基礎以及水平保障,她和她的節目可以說是一個品牌,值得觀眾厚愛,有這個超級流量IP做後盾,《朗讀者2》就自然帶著熠熠生輝的光環了。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經典其實很難超越,第一季的高口碑和新鮮的內容體系吸引了業界模仿,火爆節目類型一直是各大平臺的必爭之物,董卿也坦言:“目前的綜藝生態其實並不好,有些平臺迫於生存壓力,會很簡單粗暴地複製,由此確實會出現同質化的節目形態。但對我們而言,標準就是自己。”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首季傲人的成績讓董卿承載了更多人的情懷,帶著這份期許《朗讀者2》有了更高的標準,不管是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還是感人肺腑的扎心文字,在朗讀者中都濃縮成一段段引人深思的畫面,那種釋放出來的濃濃的氣息感染著每一個人。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朗讀者》具備強大的IP力,那麼《朗讀者2》是如何在內容上發力加持的呢?

節目組是IP化運營,採訪了各領域的佼佼者並朗讀一篇文章來帶動全民文化熱,去產生相當規模的蝴蝶效應。

這個大矩陣IP包括了文化、影視、體育、音樂、科技等各領域的大咖,在已經播出的前7期中,嘉賓包括了張一山、劉燁、姚明、胡歌、李彥宏、袁泉、羅大佑等名人,他(她)們為節目增加了更多的話題點和期望點,他(她)們的偶像光環可以讓年輕一代提高對朗讀者的好感度,為了乘勝追擊,節目組真是放了大招。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胡歌12年後在朗讀者回憶車禍事件,“我能夠留下來,應該是有一些事情要去做,或許有一些特殊的使命要去完成。這12年每次當我想起的時候,我都會很自責,因為我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很多人會覺得這12年我過得很好,因為我的事業有了很明顯的上升,然後也掙了更多的錢,也獲得了更多的名,可是我自己覺得,這應該不是我活下來的意義,2006年是我的本命年,現在是2018年,正好算是一個小小的輪迴吧,我會去思考那個事情帶給我什麼。”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胡歌曾說,在那段最消沉最無助的日子裡,是閱讀讓他找到了活著的意義,“皮囊破了,就用思想填滿它。”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我們依稀記得李逍遙、明臺、梅長蘇、鄭秋冬,他將多個角色刻畫成經典,他紳士穩重,他陽光幽默,他是國民老公胡歌,不斷自我沉澱,修學內充,帶著對錶演的熱愛在夢想路上堅定前行。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袁泉在朗讀者回憶11歲時獨自求學路,“每次下課,都要跑著去傳達室看看,有沒有我的信,收到真的很溫暖,看到別人全家團聚,也很羨慕,和父母分開時,我一度不敢回頭看。媽媽在教室外,默默站了好久才離開。我一直忍著,直到回到宿舍,看到媽媽為我準備的兩雙新的尼龍襪,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袁泉有一種高級感的氣質,從不張揚賣弄,卻自帶芬芳;她親切隨和,,散發女人在時光沉澱下的優雅、知性。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我們永遠忘不了她那源泉般的眼睛,亮晶晶、溫暖又不失嫵媚、盈盈秋水、甜美還夾雜著點深邃,好像這些詞都不能完全詮釋她眼睛的魅力。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張一山在朗讀者追憶童星蛻變史,“當時為了配合《小兵張嘎》的角色設定,每天光著腳在扎人的蘆葦蕩裡到處跑,跑得滿腳是血也不覺得痛和累,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直接把辣椒油倒在米飯裡拌著吃,這一幕剛好被來探望的父親看到,讓家裡人心疼得不行,而我一直強忍著,不希望家人看到自己可憐的樣子,因為我堅信以後還得幹這個,因為從骨子裡喜歡。”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張一山打小活在劉星的光環裡,為了沉澱下來,大學期間沒有接任何戲,多讀書,多看電影去充實自己內在的演員素養,他說知道自己是誰,要對自己負責任,更要對觀眾負責任。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長大後得你不在是那個調皮搗蛋的劉星,餘罪、秋水這些帶點痞氣與擔當的人物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觀眾心裡。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朗讀者2》的播出,直戳內心的節目內核迅速驅動了全民文化熱現象,這波富有創意的太極拳,成功打贏了那些沒品的綜藝節目,這個節目與很多綜藝節目的速熱速冷、曇花一現不一樣,《朗讀者2》促進了全民追求文化素養和滿足了內心對藝術的渴求。它的內容是對中華文化的持續核電反應,感性而不失理性,能量大還具有輻射性,並以“名人帶群眾”的方式加強了中國文化的傳承。

《朗讀者2》有著電影般精緻的高度,不素不媚、不驚不俗,滿滿文化精髓的氣息與節目融為一體。

董卿的《朗讀者》第二季口碑爆棚,這樣的節目值得喜歡嗎?

朗讀需要什麼?

“·朗讀需要好天氣?

或者不要。

·朗讀需要安靜?

或者不要。

·朗讀需要一本名著?

或者不要。

·朗讀需要閱歷?

或者不要。

·朗讀需要掌聲?

或者不要。

·朗讀需要陪伴?

或者不要。

·朗讀需要光?

或者不要。

·朗讀需要理由?

或者不要。”

趁我們還有朝氣,還有時間,趕快朗讀起來。

和自己的心靈對話,用心去撫摸這個大美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