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思维里,藏着你的未来!

《终身成长》告诉我们:你与牛人之间,就差一个思维模式的距离,成长型思维模式更利于个人成长,让你的人生走上巅峰。

你的思维里,藏着你的未来!

思维模式,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的思维里,藏着你的未来!

邻居家孩子彤彤今年高考。

邻居一脸喜气,三句话没说完就开始高调“炫娃”,按邻居的说法,彤彤从小就聪明,高考也是志在必得。

但是彤彤不这么认为。

彤彤说:“谁的能力是靠聪明获得的呢?都是靠努力学习得来的,高中三年,我都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就这也不敢保证就能考好。”

邻居一听就急了:“怎么能考不好呢?你必须给我考好了。”

彤彤说:“考得好与不好,都是我自己的事,考好了我就报个好学校,考不好我就降低标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自己不放弃成长,到哪里都一样。”

我挺欣赏彤彤这种思维模式。

你的思维里,藏着你的未来!

关于思维模式,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在《终身成长》一书中说:人有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和成长型。

固定型思维者,认为能力要靠天赋,需要被肯定、被证明。

而成长型思维者,则认为不管你的天赋如何,只要后天肯努力学习和培养,个人能力就会得到成长和改变。

邻居显然是固定型思维,她认为孩子取得的成绩是靠“聪明”,而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努力,并且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败,一听孩子说“考不好”她就急。

而彤彤,就是成长型思维,她认为自己取得的成绩,都是通过努力学习得来的,并且相信,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能通过努力去获取。

纵观我们身边那些心态积极乐观、成绩比较好的孩子,无一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他们相信自己拥有成长的力量,愿意突破自己、超越自我,从而拥有超强的抗挫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那么,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它会给孩子的心插上翅膀,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你的思维里,藏着你的未来!

成长型思维模式,让你的人生越来越开挂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这个人思想积极,那个人很消极。

积极其实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外在表现,事实证明,成长型思维模式,更利于个人发展。

今年我们报社进了两名新员工,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两个人不同的成长轨迹。

半年后,龙龙已经升任部门主任,小悦还在办公室打杂。

小悦最常说的话就是:“我从小到大都不会……”

龙龙说的是:“不会就学嘛,所有的‘不会’,都是功夫没下到。”

是啊,谁的能力是从小就有的呢?五岁成诗的神童方仲永,受父亲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影响,不学习不成长,长大后还不是一事无成?

阻遏小悦成长的因素,不是“从小就不会”,而是思维模式,她认为达到目的要靠“天赋”,把自己的“不行”归结于“没天赋”,逃避可能出现的失败,从而错失成长的机会。

你的思维里,藏着你的未来!

龙龙则认为只要付出努力,能力和天赋都是可以培养的,不会的东西可以通过学习去获得,这种思维模式,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职场上,很多单位都会把“思维模式”当作考察员工的内容之一,他们认为具备成长型思维的员工,态度更加积极,想要什么都会努力去争取,而且拥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利于公司发展和个人成长。

你的思维里,藏着你的未来!

固定型思维模式,就像一副无形的精神枷锁

我们知道,思维模式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现实经验中,不断选择而形成的一种习惯。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享受的是努力的过程。

你的思维里,藏着你的未来!

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在意的是努力的结果,他们害怕失败带来的挫败感,一旦面临未知的风险和挑战,很容易就放弃。

前段时间比较流行“佛系”一词,肖成就自誉为“佛系大叔”。

肖成喜欢过一个姑娘,叫小罗,按肖成的标准,小罗就是那个“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姑娘。

小罗对肖成也颇有好感。

肖成说:“我怕万一表白失败,太难堪,等时机成熟了再表白。”

肖成终究没能等到“好时机”,半年后,眼睁睁看着小罗牵了别人的手。

我说,你既然喜欢人家,为什么不行动呢?

肖成自嘲地说:“姻缘透了,自然水到渠成,该是你的推也推不走,不是你的求也求不来。”

我无语了。就算是水到渠成,你不也得先修个渠吗?

固定型思维模式,就像一副无形的精神枷锁,阻遏肖成前行的脚步,从而一次次错失良机,错失良缘。

你的思维里,藏着你的未来!

成长型思维的人是怎么对待婚恋关系的呢?

他们认为恋爱关系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一旦他们爱了,就会努力去争取,即便最终失败了,他们也会用积极的态度告诉自己,这是人生很正常的一种体验。

他们能够接纳对方的不完美,并最大限度地成就对方,共同提升。因为他们爱的,是这个人本身的人格魅力,而不是对方所拥有的“条件”。

而这种不附带条件的爱情和婚姻,不正是我们理想中的境界吗?

你的思维里,藏着你的未来!

如何才能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

我们都知道,固定型的思维习惯,让人固步自封,大大局限了一个人的发展。

而成长型的思维模式,会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是很多时候,一个人可能同时兼备两种思维模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做出不同的反应。

德韦克教授用她的亲身经历和大量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长型思维是可以培养和不断改进的。

第一,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

生活是自己的,不必在意别人怎么看,也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说我没天赋、没能力,这都是逃避失败的借口,很容易让人消极气馁,固步自封。

第二,正确对待成败得失。

人生之路犹如暗夜前行,你永远都不知道前方路上哪里有坑,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避开,退一步说,就算不小心掉进去了,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把填坑当做一种生命体验,享受过程就好了。

你的思维里,藏着你的未来!

第三,要勇于挑战自我。

最坏的结果不过是从零起步重新开始,要勇于突破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尽的,不逼一把,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第四:永不放弃学习和自我成长。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而保持“有趣”的有效方法,就是不断学习,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终身成长》这本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是天赋决定的,而是思维模式。

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认知自己的思维模式,并有意识地注重开发和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此,才能活出自己最好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