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盜其實是戰五渣?一個總督帶一百士兵就讓他們嚇破了膽

隨著《加勒比海盜5》的上映,中國又一次掀起了“加勒比熱”。在《加勒比海盜3》中,海盜們敢與東印度公司的主力艦隊正面對決。那麼歷史上,這些海盜真的那麼厲害嗎?

加勒比海盜其實是戰五渣?一個總督帶一百士兵就讓他們嚇破了膽

19世紀初,英國皇家艦隊派總督伍茲·羅傑斯來到拿騷(今拉丁美洲島國巴哈馬的首都,曾是英國人的一個居民點)鎮壓越演越烈的海盜時,僅僅撥給了他100名海軍士兵、兩艘輕型護衛艦和兩艘巡航炮艇。

此時的加勒比地區,海盜早已氾濫成災。據當時的保守估計,整個加勒比海的海盜數量在六千人以上。可是,當伍茲·羅傑斯帶著必死的決心前往拿騷時,卻發現整座島上僅僅剩下一千多名罪行較輕的小毛賊。海盜們早就被皇家海軍到來的消息嚇破了膽,大多數海盜巨頭逃之夭夭,少數海盜元老表示願意退休投降。只有海盜查爾斯·範恩選擇了抵抗,但也僅僅是派出火船襲擊了伍茲·羅傑斯的座船,失敗後便放出了“日後一定要報復”的空話,隨即逃走。就這樣,海盜大本營兵不血刃就回到了英國政府手中。

海盜如此孱弱,其實在一開始就註定了,他們與正規海軍之間的差異過大。首先,海盜之間沒有忠誠可言,如果多數船員確認了船長再也不能給他們帶來豐厚的戰利品,那麼投票罷免就勢在必行。海盜的團隊也非常鬆散,每次搶掠過後,他們都會選擇解散部分實力較差的海盜,以節約成本。

加勒比海盜其實是戰五渣?一個總督帶一百士兵就讓他們嚇破了膽

和電影中所呈現的皇家海軍佔據絕對數量優勢不同,海盜們才是擁有人數優勢的一方。他們通常蹲守在貿易港口的外海,利用輕便的單桅杆帆船來回搜尋獵物。從非洲開來的販奴船和啟程開往歐洲的寶船,都是海盜極好的獵物。而海盜們搶劫船隻,所依仗的通常不是勇氣和戰鬥力,而是人數。一艘護衛艦級別的海盜船,在搶劫時會搭載兩百多名海盜,而販奴船和寶船上只有20到30名船員,因此一旦單獨遭遇海盜,人數的對比就凸顯出來。

但是,當販奴船和寶船的船長下定決心抵抗的時候,海盜的麻煩就來了。首先,販奴船和寶船的火力佔據著上風。因為海盜害怕損傷目標船上的貨物,一般不會輕易使用火炮轟擊目標,而是選擇接舷戰這種古老而過時的海戰方式進行戰鬥。其次,即便是在激烈的甲板接舷戰發生的情況下,海盜雖然佔據人數優勢,但他們除了人海戰術外,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有效戰術。只要抵抗者戰術得當,比如從緊閉的船艙裡通過槍眼朝外射擊,海盜也無可奈何。

當然,在海盜活動裡,進行這種程度拼殺的機會很少。一旦覺察出被追捕的目標船隻具有堅決的抵抗意志,又有一定的抵抗實力,海盜們會立即揚帆遁去,絕不多做糾纏。

加勒比海盜其實是戰五渣?一個總督帶一百士兵就讓他們嚇破了膽

但是海軍不同,他們受僱於國家,有著嚴格的訓練和固定的人員編制,只要進入戰鬥,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所在的崗位和所需要做的事情。

世界航海史上最臭名昭彰的海盜黑鬍子(愛德華·蒂奇綽號黑鬍子,是《加勒比海盜4》中大反派的原型)曾經主動挑戰正規海軍。他打破了以往海盜和政府的微妙共生關係,選擇了圍困港口、綁架議員、勒索贖金,最終被兩艘海盜緝捕船搜索到。黑鬍子的189名水手向一艘人數只有34人的英軍小船發動了跳幫作戰,結果海軍10人死,24人受傷;海盜10人被殺,9人受傷;由於黑鬍子本人被英軍殺死,其餘海盜全部投降。

既然海盜並不強大,那麼為何會讓政府頭疼呢?原因很簡單:警匪一窩。那時的英國並沒有系統的反腐措施,而遍佈全球的大小殖民地又是典型的天高皇帝遠。為了追求政績,殖民地官員會默許海盜們把搶掠所得在自己的轄區內銷售,藉此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甚至默許境內開設賭場、妓院之類的藏汙納垢之地,幫海盜搞後勤;更有甚者,官員收夠了好處後,會給予海盜們“紳士的身份”,讓他們合法銷贓。有些海盜在殖民地迎娶了淑女,成了大英帝國的好公民,只在出海時露出海盜的猙獰面目。

加勒比海盜其實是戰五渣?一個總督帶一百士兵就讓他們嚇破了膽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獲得意外之財,不少英國政府官員甚至軍人搖身一變成為海盜。前文提到的剿滅海盜巢穴的伍茲·羅傑斯就當過海盜。還有一些富貴人家的孩子因叛逆家庭、追求刺激等因素加入海盜的行列。

海盜的存在不僅有利於各地總督文官們,海軍也受益匪淺。海軍雖然沒有直接從海盜那裡收錢,但是一艘商船如果想在遍佈海盜的加勒比地區正常航行,海軍的護衛艦隊就必不可少,商人們往往需要為此付出高昂的保護費。在得知了自己艦隊的“小買賣”之後,英國國王曾下令禁止海軍收取額外費用。結果禁令發佈之後,英國皇家海軍改為幫助商人運送貨物,收益更大了。

最終,忍無可忍的海商們寫了封聯名信,冒著被海盜報復的風險,向遠在萬里之外的英國國王求救。英國政府對資本家們也不客氣,只給了四艘船和一百個士兵,沒想到一舉拿下了海盜大本營。事實證明,只要英國政府在剿滅海盜的事情上稍微上點心,加勒比海盜的末日也就到了。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弗里曼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