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今还有使用象形文字的农村,连写字用的纸也是自己造


云南香格里拉,文字的起源,是从象形象形文字开始的:埃及的象形文字、赫梯象形文、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这些象形文字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最终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有一种文字—— 纳西东巴文,还薪火相传。在香格里拉一个名叫白地村的村庄,还有一个东巴家族,还保留着用东巴文书写、占卜的传统。他们至今还手工于作书写东巴文的独特纸张——东巴纸。图为传承人正在收纸

晾晒中的东巴纸

一所小学用汉语和纳西东巴文书写的文化墙上的教育谚语:身段美不如容貌美,容貌美不如眼神美,眼神美不如心灵美。

汉语和纳西东巴文书写的文化墙上的教育谚语:飞云哪怕高峰拦,流风岂容宽壑挡。

汉语和纳西东巴文书写的文化墙上的教育谚语:嘴勤不及手勤,衣美哪有心美。

汉语和纳西东巴文书写的文化墙上的教育谚语:侵皇室之宝不及春雨,集大地之美不及心美。

汉语和纳西东巴文书写的文化墙上的教育谚语:牦牛辞母游峻岭,蛟龙别父闯江海。

汉语和纳西东巴文书写的文化墙上的教育谚语:男儿锻造金太阳,女儿编织银月亮。

汉语和纳西东巴文书写的文化墙上的教育谚语:根壮树不倒,谷深泉不涸。

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继承东巴的这种文字和造纸传统,只有极个别人还有这样的技艺,传承人正在写东巴文

东巴文有1700个象形文字,这1700个象形文字组成过5000多部东巴经。但年长日久,大部分东巴经都已经失传,如今还存世的东巴经不足十分之一,身为纳西族祖地白地村的东巴家族和氏,拥有的东巴经也不到100部。

东巴纸和所有的手工纸一样,工序都大同小异。要经过剥、煮、捶、搅、捞、晒等工序,图为传承人正在造纸。

“东巴纸并不神秘,任何人只要智力正常,学做7天便能做得跟我一样好”,做东巴纸难度系数真的很低,难度系数高的是一辈子都做这事情,东巴传承人如是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