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有哪些为人处世的技巧?

有个地方叫作遥远

在《红楼梦》中,学为人处世的技巧,首先应学习王熙凤。王熙凤的判词是“一令二从三人木”,说明了她人生的三个阶段:发号施令、从的地位、被休的境地。但开端是个“令”字,也就是说在前半部分,是王熙凤的人生出彩期,做事周到圆满,能协理宁国府办大丧事,能在众人不敢高声语的贾母这里朗笑、开贾母的玩笑。


贾赦要讨贾母的丫鬟鸳鸯为妾一事,贾母大怒,邢夫人、王夫人都被说不是,王熙凤一来,便化解了窘局。这段相当精彩,可以说是做人处事的极致。


贾赦,是贾母的长子,邢夫人的丈夫,本应是荣国府的贾母之下的老二,但贾母实际更喜欢贾赦的弟弟贾政,也就是贾宝玉的父亲。


贾赦已经一把年纪,却看上了贾母的丫鬟鸳鸯,想纳为妾,并威逼利诱鸳鸯的哥哥,断其后路。放出话来:“要么她想往外聘作正头夫妻。叫她细想,凭她嫁到谁家娶,也难逃出我的手心。”


而鸳鸯偏偏倔强,在贾母跟前,一边哭,一边拿把剪刀,剪掉头发,发誓一辈子不嫁或者当尼姑去,贾母气的浑身乱战。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大丫鬟,人长得好看,做事周到,深得贾母喜爱,就连王熙凤都奉承着她。


贾母大怒后,先对王夫人开腔“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王夫人不敢分辩,李纨、宝玉皆不敢分辩。这时探春来了,提醒贾母,别怪王夫人。贾母调转枪头,怪王熙凤为何事先不提醒她。


这就是一个危局:婆婆级的邢夫人、王夫人都挨骂,其他人大气不敢出,最上级贾母已经直接怪罪自己了!王熙凤将如何接招、拆招?如何化解危局呢?


凤姐儿笑道:“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寻上我了?”贾母听了,与众人都笑道:“这可奇了!倒要听听这不是。”凤姐儿道:“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贾母笑道:“这倒是我的不是了?”凤姐儿笑道:“自然是老太太的不是了。”贾母笑道:“这样,我也不要了,你带了去罢!”凤姐儿道:“等着修了这辈子,来生托生男人,我再要罢。”贾母笑道:“你带了去,给琏儿放在屋里,看你那没脸的公公还要不要了!”凤姐儿道:“琏儿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儿这一对烧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罢。”说得众人都笑起来了。


相当精彩!高手过招!如同乒乓球,接连反击扣杀,而一箭多雕、一石多鸟,皆大欢喜,大家都高兴,危局立刻化解了。



贾母听了高兴。因为王熙凤说她会条理人,会教育人,把鸳鸯条理得人人喜欢,这是贾母之功啊,表面却是说是贾母的“不是”,险象环生,却把贾母说得舒舒服服的。


鸳鸯听了高兴。因为王熙凤说她长得好看,像“水葱”,鲜亮明媚,招人喜欢。一个女子,别人夸她长得好,一般都会高兴。再说,鸳鸯确实也非常美丽。当然,一个人的美,实在与调理没多大关系,但这是一种讨巧贾母的好方法。


贾赦听了高兴。贾赦是王熙凤的公公,自然不会生气,因为王熙凤说鸳鸯太美了,如果自己是男儿,早就要了,暗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怪贾赦。


邢夫人、王夫人自然高兴。刚才挨骂,大气不敢出,现在王熙凤直接将“不是”发落到贾母身上,心里的块垒就消除了。



本来的一个危局,王熙凤一番巧说,烟消云散,拨云见日,贾母心里乐呵呵的,鸳鸯心里美滋滋的,贾赦难堪的局面得到破解,众夫人舒了口气,在场的探春宝玉等人也开始恢复如初。


论为人处世技巧,这仅仅是王熙凤的一个小段,通读《红楼梦》,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慢慢去发现,去体味。


走过万水千山2018



非常喜欢读《红楼梦》中黛玉进府这一章节,喜欢曹雪芹在这里塑造的几个鲜活女性人物形象,就其丰富性、复杂性、真实性及生动性而言,开创了中国小说创作新篇章,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都占有一席之地。

对于曹雪芹的创作,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里边讲:“《红楼梦》的价值是在中国小说当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它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故意要这样的,他说和以前的小说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如对两个舅母描写,而且就人性得刻画而言真可谓淋漓尽致。两个舅母面对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七、八岁林黛玉,表面表现的那样“超级”热情的款待,这热情背后是否存在着无意甚至是有意给外甥女儿挖的陷阱,是不是存有暗藏杀机呢?



林黛玉从小受到良好教育,非常懂事早慧,黛玉她母亲曾经提醒黛玉,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黛玉初入贾府,真是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去”。从她进贾府第一天,林黛玉相当懂事,相当内敛,都行到礼数上。她拜见两位舅舅时,面对两舅母“超级”热情的款待上,小小年纪的黛玉是如何做的呢?

先看邢夫人无意中给林黛玉挖的陷阱:贾母安排两位嬷嬷带林黛玉去拜见舅舅。邢夫人表示:她亲自带了去。然后,携了林黛玉坐到车上,下了车,邢夫人挽了黛玉的手进到院里,让林黛玉坐下后,派人请贾赦。她对林黛玉有“携手”“挽手”动作,表面上邢夫人对幼年丧母的黛玉还是疼爱的。

贾赦没来,叫人传了一番安慰林黛玉的话。“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林黛玉“忙站起身来一一听了。”舅舅的吩咐,她一句一句听了,而且是急忙忙站起来听。



表现的非常恭敬懂事,接着邢夫人“苦留”林黛玉吃饭。而林黛玉笑着回答:“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这样“苦留”林黛玉吃饭,难道她不知道林黛玉还得去看贾政?难道她想不到林黛玉初来乍到应该跟贾母一起吃第一顿饭?可她就是“苦留”,而林黛玉笑着推辞,推辞得非常有理有分寸。林黛玉告辞,邢夫人送到仪门前,又嘱咐了众人几句。

她这个时候苦留林黛玉吃晚饭,可以理解为虚情假意,也可以理解为陷阱。因为这一切就看林黛玉会不会中招。幸亏林黛玉很得体的回绝了,邢夫人听后才笑道:这倒是了。邢夫人这个“苦留”在繁缛礼节之中,其实暗藏杀机。

再看王夫人可能故意给林黛玉挖的陷阱:林黛玉到了王夫人正房,看到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桌,上面堆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王夫人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花椅袱,黛玉便向椅子上坐了。王夫人再三让她上炕,她方挨着王夫人坐了。



这似乎很寻常的让座,仔细琢磨很不寻常。炕桌上堆着书籍,上座空着,当然是贾政经常坐的位子。王夫人为什么让林黛玉坐到舅舅的位子上呢?是超级喜欢黛玉?还是想试探一下林黛玉到底懂事不懂事?王夫人把林黛玉往贾政的位子上让,在潜意识中,有没有跟当年自己不得不仰视的小姑子较劲?而林黛玉对王夫人起居室的观察后,判断出王夫人让自己坐的是上座,首席。她坚决不坐,主动坐到看来是给孩子们准备的椅子上。

王夫人再三让她上炕,她才挨着王夫人坐了。坐到王夫人身边,既不越规,又亲切,林黛玉决不越雷池半步。如果王夫人是有意识地考察林黛玉知不知礼数和有没有教养,如果林黛玉坐了,更成笑话了,堂堂贾府乘龙快婿前科探花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贾府第一千金贾敏之女,啥也不懂,极端没有家教。他这样做,或许因为在王夫人内心里有一个情结:就是她对当年受到婆母宠爱的小姑子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这时也不得不服。王夫人给林黛玉设的套,就是让林黛玉“上坐”。

一次简单的拜见,就如此凶险。如果林黛玉傻傻的在邢夫人哪儿吃饭呢?如果林黛玉坐了贾政之位呢?那就不仅仅是下人耻笑了,贾母固然会原谅,但心里是不是有失望?

可怜的林黛玉,这个时候她才七岁,刚刚死了娘心情正伤,而且远道而来舟车劳顿,又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一天之中面对如此多的陷阱,怎么不是步步惊心?无论是有意或无意,都给黛玉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和伤害.


谁动了我的拖鞋

探春是贾府最鲜红的一朵玫瑰,她不仅美丽而且有才华。许多世人都不能通透的事情她作为一名闺阁女子倒能世事洞明,在宝黛爱情和金玉良缘之间,她的选择又是什么呢?

自从“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在贾府传开,宝黛爱情就已经公开化,明朗化。而薛姨妈在贾府所宣传的金玉良缘上至王夫人下至袭人也都津津乐道。贾府的闺阁女孩们自然不会对这种事公开置喙,反会伤了大家小姐的体统。但探春的心里却有一把算盘,咱们先看看她对薛林二人各是什么态度。

探春对林黛玉,当然是一起玩儿的好姐妹,关系很近自不必说。但是探春为何独独记不住黛玉的生辰呢?宝玉生日那日,探春盘点起了贾府重要人物的生辰。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大年初一大姐姐占了去。过了灯节,就是大太太和宝姐姐。三月初一是太太的,初九是琏二哥哥。二月没人。”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只不是咱们家的。”探春笑道:“你看我这个记性儿!”

探春把宝钗的生日记得一清二楚,却独独忘了黛玉的,仅仅是记性不好吗?探春对家事可是无所不通,否则怎能把偌大一个贾府管理得井井有条?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探春没想过去记黛玉的生日。为什么呢?袭人的一句话做了很好的解释:她不是咱们家的人。

还记得黛玉进府时凤姐所说的那番话吗: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倒像是嫡亲的孙女。凤姐在拼命拉近黛玉和贾府的关系,可如此懂事的探春,竟然对袭人这句说黛玉是“外人”的话无动于衷,就说明她是认可这种说法的。

那么她对宝钗又是什么看法呢?抄检大观园时因王熙凤跟王善保家的说好,亲戚家的不能抄,所以大观园里独独没抄蘅芜苑。所以,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宝钗就以母亲身上不好为由要搬出大观园。

李纨和尤氏都看出她心中不悦的真正缘由,劝她料理完家事尽快回来。而探春此时却坚决地站在了宝钗的一边:要等外人来撵,还不如咱们自己先撵的好!又帮着宝钗说了不少尖利的话。

不仅如此,日常生活中也能透露出探春对宝钗的关心和喜爱。比如在宝钗进府前她就宣扬,薛家的大姐宝钗和气善良。探春理家期间,她也特别关心要把宝姑娘的饭菜端到厅上来吃。

探春为什么喜欢宝钗?有朋友说那是因为探春坚决地站在王夫人的一边,那么王夫人的喜好自然也就是她的喜好了。再说,宝钗是贾府正出的大小姐,寄托着探春身上对嫡出身份的渴望,再加上性格相投,自然愿意走得进些。

这样的解释对,但并不完全。还记得抄检大观园事探春的那番清明之谈吗,她是多么害怕家族自杀自灭,多么渴望家族的繁荣和振兴。为了这个目标,她不惜放下大小姐的身价亲自拯救家族于危亡。王熙凤虽然精明能干,但是却眼睁睁看着贾府被蛀空,自己还主导了不少贪污腐化。探春为此很看不惯,所以才三番两次的找王熙凤的茬。

现如今,探春只寄希望于贾府接班的管家奶奶,即未来的宝二奶奶,依靠她来振兴家业。这个责任黛玉有可能履行吗?咱们不是说有没有能力,而是说态度问题,黛玉关心的是南飞的燕子有没有归来,而不是燕窝几斤几两几钱。

或许探春“现实主义”的立场是对的。但婚姻不是交易,是关系到宝黛钗一生幸福的大事。物是为人所用,钱也是为人所享,家族振兴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终身幸福的因素......


凡话红楼

红楼梦中的人都是人精,精通人情世故的本事一流。林黛玉身为孤女,寄居贾府,却活的恣情任性,悠游自在,除了贾母宠爱外,也与她处理世情的态度紧密相联。



一,知礼懂礼,事事小心。林黛玉初入贾府,无论是邢夫人,还是王夫人都无意有意的给林黛玉挖了个坑。邢夫人先带她去拜见大舅,结果大舅没见着,大舅母却苦苦留饭,表面看是热情真诚,却浑然忘了林妹妹第一顿饭是应该与外祖母一块吃的。到了二舅母那里,二舅母坐了下首,再三让黛玉坐上位,那本是二舅舅的座位,好在黛玉年纪虽小,却懂礼仪进退,都选择了合适的方式或明或暗的拒绝了。不然,在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传出去不懂规矩的名义,她的一生都会毁掉。



二,听鼓听音,及时调整。黛玉进到贾府,贾母问他念何书,黛玉回《四书》,但听贾母说贾家三春“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就罢了。”后,等到宝玉再问黛玉可曾读书时,黛玉就调整了说辞:“不曾读,只上了二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样的改变,会让贾母对她更加喜爱。



三,借机立威,防犯未燃。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一个给她,违反了待人之道,黛玉冰雪聪明,一眼便看出这是下人们阴违阳奉,捧高踩低之举,如果听之任之,不加理会,便会有一,有二,有三,因而她怒怼周瑞家的“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话看似刻薄挑剔,却表明了态度:姑娘年纪虽小,却也不是好糊弄的,下次再这样,我不会与你个小小的仆人计较,但我会找你的上司说事。从此再无人轻易冒犯。

这一招,说起来高明的很,想想贾迎春,因为不争,被奶妈媳妇挟制,想一想尤二姐,就是为善姐遮掩,反让善姐更无忌惮。



四,赏罚分明,恩威并重。周瑞家的不按规矩出牌,被黛玉怼了,晴雯假冒宝玉名义,不给林黛玉开门,也被林黛玉提醒宝玉要规范奴婢,但对那些尊重她,为她办事的人却非常大方,佳惠为她送来了茶叶,她随手赏了佳惠两把钱,蘅芜院的老婆子为她送来了燕窝,她也给了几百钱。

正因为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才能在大观园里活得有尊严。


萍风竹雨123

书中许多人物从贵族到平民为人处世都各有技巧。

甄士隐对于落魄的贾雨村早有心接济,然而顾及其自尊未冒然而语。直至贾雨村自己开口说卖字画赶考筹款之难,甄士隐饭桌上让人拿端来纹银五十两又送衣帽,看似早有准备。为人仁心。

而史湘云对于宝钗于怡红院守着宝玉绣鸳鸯,黛玉笑 ,拉湘云瞧也想让湘云笑,湘云基于与宝钗情谊厚道不笑。为人宽善。

王熙凤在东府初见秦可卿之弟秦钟送礼物表情意,表示重视,对秦可卿情意深,给东府装面,显西府人有礼。

刘姥姥第一次受了王熙凤恩惠第二回来回礼送瓜果表心,知感恩。又礼上往来。

贾芸想透过王熙凤找工作然而不熟,又慑其威。先找贾琏打探一番,知其喜好。买东西送去又奉承一番,王熙凤听了大为受用,事办成了。

王熙凤想要林小红,先打听其口风,她个人意愿同意了,知会宝玉,挖人成功。

贾雨村想复职,通过林如海得到介绍写给贾政的信,又通过贾家连了宗,工作之事谋成。后来又得提拨。

冯紫英对薛蟠请吃饭说了一会儿题外话,走了,说有重要事,改天回请。再回请宝玉问上回话题,冯紫英差过,说他们表兄弟心实,说唐塞有事不过借口。其实回避上次话题。

薛蟠送贾珍值一千两楠木,贾珍说多少钱,他说一千两只怕无处买去,送了。这人情也给了,楠木也送了,其实变相卖出。这情贾珍得还。

探春理家,与别人下棋,小丫头有事问她,她让找二奶奶,不大管事省得罪人。而平儿两头奉承,探春也对,二奶奶也对,谁也不得罪。又告知下人,缓和两者矛盾。

赖嬷嬷身为下人,然而下人中上人。孙子当官请客告信。在王熙凤那先自贬一番,自我解嘲,不压过主人。又借机说宝玉几句,批评了贾家儿孙。意思自家孙子能当官不差,比富贵家子孙强。又找吧一番!不让人小瞧。

贾母接待宝琴三家,热情,留住。贾政也留薛姨妈。湘云海棠诗社请客,贾母与众人回请,不落人情。

林黛玉对于送东西的小丫头,宝钗家的老仆人给小费,不让人白跑腿……太多。事事体现人情世故,字字展现世态人生。


圃香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在说《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史上的巅峰,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可何谓“现实”?披露封建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落就是“现实”吗,显然不是如此简单的。

不过要说到红楼梦中为人处事的技巧,有一个人一就不得不提啦,那就是王熙凤


曹雪芹给王熙凤的判词中写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姓名,可谓一点儿没错。她的每一句言词中都可以看出为人处世的练达。

就比如林黛玉在进贾府的时候,王熙凤一个劲儿的夸林黛玉:“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这句话看似平淡无奇不过,是一句平常的赞美之词,可她后面说的那句话可谓是长袖善舞,真真的聪明:“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你想啊,你王熙凤在这儿一个劲地夸一个外人,让当时在场的迎春姐妹们怎么想的,说没有见过这样标准的人物岂不是把家里的姊妹都贬低了吗?

可后面王熙凤又说“竟像个嫡亲的孙女”,意思就是说,她林黛玉再好、再美、再标志也才我们一样。贾老夫人听见这句话自然是开心的,探春她们听见也是开心的。

一句话讨好了场上所有的人,这言语工夫不可谓不深厚。

所以说,这为人练达、说话圆滑、长袖善舞的本事,从《红楼梦》中王熙凤这个人物的身上我们可窥一斑啦。
(图为周汝昌先生《红楼小讲》中插图)


小原的屿

一个印象最深的例子就是,当王熙凤发现小红为贾琏找鲍二老婆放风时气急败坏,伸手就打小红几巴掌并拿簪子往她脸上戳,这时候平儿上前阻挡说 “奶奶仔细手疼”。当时看到这里觉得平儿简直太会说话了|・ω・`)

但是呢,平儿再左右逢缘,滴水不漏,不过是个通房大丫鬟;而林黛玉再怎么孤高自许,言语刻薄,也是主子姑娘。


佐佐二次方

我喜欢贾母,探春,平儿。

先说一下为人处世只不过是种手段,但是做任何一件事一定都有个目标或者说结果,也叫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让自己和别人活得更好。以此为基础,演变千变万化的各种手段技巧。只不过有人狠毒:王熙凤,有人聪慧温和:平儿,有人大智若愚:贾母。这是个人资质,没得选。

但是技巧有,普遍性最强的就是:学习。比如平儿的处事平和,聪明的善良,这点你在和你领导相处的时候可以借鉴,让自己不愚蠢伤害到自己,还能保全别人。王熙凤的狠辣、手段也可以学习学习,用来对付哪些异心之人,比如:强奸犯,道德婊--想打着道德的旗号抢劫你的人。贾母的怜老稀贫也要学学。


影评聊斋

其实红楼梦里面的为人处世,简单来说就是“见风使舵,察言观色”,不管是薛宝钗还是王熙凤都是个中高手,就连探春这样的人都是这样的好手,其实,林黛玉也是深谙此道的,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黛玉初入贾府的时候,贾母只说了一句“她们读的什么书,不过识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罢了”,黛玉就明白贾母的心思,在之后回答宝玉的时候就谦虚的说只读了些许书籍。而在她舅母留饭的时候,她更是回答的滴水不漏,可见黛玉也是极其善于交际的,至于所谓的哭成泪人儿,第一是她本身的际遇实在是可怜,第二是她发现处境越来越不利于她,而她的两大靠山,贾母年事已高基本无权了,宝玉太小轮不到说话,而她向来自视甚高,一身傲骨,不屑于巴结奉承王夫人他们(或许她也明白巴结也没用,毕竟薛和王是血缘之亲),所以,只好暗自落泪,无计可施了!


彩华

首先要抛弃“阴谋论”,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基础和底线。

向巧姐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丰衣足食。

向探春学习自尊自强认真负责,摆正位置不贪不占正直无私顾全大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开源节流聚少成多生活无忧。

向袭人学习工作勤奋认真负责,团结同事尊重领导,该说的话要说,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向宝钗学习理解包容身边每一个人,了解她们的想法和需求能帮助的就帮助,事不关己的绝不参与。该提出的工作要求一定要目标清晰责任明确,该分配的利益要尽量分配到位顾及均衡。

向黛玉学习待人真诚学会成长,发现他人的优点、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融入周边的生活圈,尽量少给周边的人增添不必要的麻烦。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该发的小脾气可以发,不该发的脾气的场合不要发作。理解自己最在乎的人,找到真正正确的沟通方式。

向史湘云学习!随偶而安寻找快乐抛弃烦恼,永远保持对身边亲人的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敢爱敢恨不娇不燥不卑不亢,做公侯小姐时如此,做平民丫环也如此。

不能学的人是晴雯,自命不凡火气冲天。把自己放在不该放的位置,包揽自己责任之外的事,说不该说的话、办不该办的事。随性随意不尊重他人,不考虑他人感受只在乎自己意愿。长得好运气好做上赵姨娘,运气不好被炒鱿鱼………

看见凤姐混得再好也不能学,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婪腐败,害人终害己。

等你熬到贾母的位置,就能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进退自如了。

伟大都是熬出来的,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