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科學大咖們,讓全國人民吃飽飯

河南省是糧食大省。除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之外,河南的糧食得以高產,還有一幫在農業科研方面默默無聞的科學家。沒有他們,我們全國人民都可能吃不上這麼好吃的糧食。或者說,全國人民可能都得餓肚子。

河南的科學大咖們,讓全國人民吃飽飯

王小米 | 文

▌玉米的爸爸:程相文

早在2014年的時候,農業部安排由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主辦、農民日報社和中國種子協會協辦“大地之子—中國種業十大功勳人物推介活動”推舉了十個在種業育、繁、推領域貢獻突出、事蹟感人、知名度高、具有首創精神的傑出典型。

河南的科學大咖們,讓全國人民吃飽飯

而這十個人中,除了袁隆平、李振聲等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之外,還有一位程相文。他是河南鄭州人,1936年生人,今年已經82歲了。

他本人是研究玉米的,一生中,引進和選育了39個玉米新品種,種植面積超過一億畝。

1977年,他主持浚縣農科所的工作。先後為當地引進、推廣和選育出玉米新品種36個,使當地玉米畝產由原來的50多公斤提高到600多公斤,要知道,即使在現在,玉米畝產一千多斤也算很高了。

他培育出的“浚單20”玉米新品種2004年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玉米主導品種推廣種植,成為黃淮海夏玉米區種植面積第一、全國種植面積第二的大品種。

河南的科學大咖們,讓全國人民吃飽飯

程相文不是農民,卻種了半輩子地。有人是家和工作兩地,來回跑,但程相文有大概五十年的時間都在海南和河南兩地跑。

他冬天在溫暖的海南育種,夏天回到河南。如果袁隆平是水稻之父的話,程相文就是玉米的爸爸。

2011年度程相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讓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麵饃:郭天財

今年65歲的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曾經說過一句話,“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知道餓肚子的滋味。當一個農業科學家,讓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麵饃,不再餓肚子,是我從小立下的志向。”

河南的科學大咖們,讓全國人民吃飽飯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河南省農村曾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小麥小麥,(畝產)不過一百(斤)”,現在隨便到農村找個農民問一問,一畝地一般都是一千多斤的收成。河南省小麥產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作為小麥高產的領軍人物,郭天財和他的學生們功不可沒。

他本人是搞小麥高產優質栽培的,不同於小麥育種,作物栽培研究立項難、爭取經費難、出成果難,歷來被視為為育種者“作嫁衣”,既無名又無利,還很辛苦。

但郭天財偏偏就做了,“十一五”以來,作為“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河南課題主持人之一,他領導的課題組連創小麥15畝連片平均畝產717.2公斤、50畝連片平均畝產735.2公斤和100畝連片平均畝產751.9公斤的最高單產紀錄,並在國內創造了在同一塊土地上小麥、玉米萬畝連片平均畝產超半噸糧(1524.74公斤)的高產典範。

現在你知道河南小麥為啥高產了吧?沒有專心致志搞科研的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河南的科學大咖們,讓全國人民吃飽飯

郭天財永遠都帶著團隊在田間地頭第一線,指導農民科學種地,給農民講課,制定對策。“要想創高產,種啥?咋種?咋管?得問郭老師!”這句話,在許多農民中間交口相傳。

2011年郭天財當選中原學者,這裡來科普下,中原學者被稱為“院士搖籃”,含金量非常高,當選者都是河南的“最強大腦”,最關鍵的是,中原學者中產生的院士是咱省自己培養出來的兩院院士。

同時,他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小麥栽培方向學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中國第一麥:茹振鋼

在豫記的上一篇河南科技學院的稿子中,作者曹延召提到了母校有名的農業教授,茹振鋼教授。在評論留言中,許多人紛紛響應,表示是茹振鋼教授的學生,教授人真的超好。

河南的科學大咖們,讓全國人民吃飽飯

可不是嗎,教授不僅人超好,專業程度也是元老級的了。教授搞的是雜交小麥的研究,據說,咱中國人吃的每4個饅頭中,就有一個來自河南;每8個饅頭中,就有1個來自茹振鋼培育的小麥品種“矮抗58”。

他也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小麥抗病蟲育種首席專家。他帶著團隊培育出了被譽為“中國第一麥”的“矮抗58”,由此獲得201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這個命名為“矮抗58”的小麥新品種,在黃淮麥區又經過了大約3年時間的進一步驗證,產量由每畝1000斤提高到每畝1200斤,最高可達1500多斤,而且無論是豐年還是災年都能夠持續穩產,具備了“高產、穩產、抗倒、抗凍、抗病、品質好”的優點。

自2005年至今,“矮抗58”累計種植面積達到2.3億畝,增產小麥86.7億公斤,被譽為“中國第一麥”。

茹振鋼2015年當選中原學者,前面有水稻的爸爸和玉米的爸爸,那茹振鋼就是小麥的爸爸。

▌水稻的媽媽:王桂鳳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這位科學巨匠繁育的種子是秈稻種子,主要種植區域在長江以南。黃淮流域乃至東北種植的是粳稻。在黃淮稻區,一提起粳稻育種專家、全國十大農民女狀元———王桂鳳,無人不知。

河南的科學大咖們,讓全國人民吃飽飯

與科班出身的教授不同,王桂鳳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老家地處黃河故道的河南省新鄉縣楊任旺村,只有高小文化水平。

1993年,王桂鳳看到家鄉的水稻畝產300公斤左右,農民辛苦一年,只能得到這麼點收成。那時候她是村裡的婦聯主任,看到這種情況就有了行動。

王桂鳳經常拿著水稻病株,騎70多里地的自行車到駐紮在輝縣的新鄉市農科所去請教專家,弄清病因後,回村就召開廣播會,印發明白紙,向群眾傳授技術,指導生產。由於專家白天經常下鄉不在家,她就改為晚上登門拜訪,常常都是深夜才到家。

後來王桂鳳自己在2畝荒廢的蘋果園開始了水稻的繁育、提純復壯試驗,她不是專業出身,做這個可想而知很難。後來她讓全村水稻由原來畝產350公斤提高到了615公斤,個別地塊達800公斤。那可是1993年啊。

1997年,她培育的水稻新品種“豫粳6號”。確定為“九五”期間國家重點推廣品種,享受國家新品種“後補助”。“豫粳6號”推廣面積遍佈河南、山東、陝西、江蘇、安徽等地,每年銷售量達500多萬公斤,黃河流域種植面積達80%以上。

河南的科學大咖們,讓全國人民吃飽飯

經過多年研究,她先後主持培育出了4個有自主知識產權、有影響力的水稻新品種(新豐2號、新豐5號、新豐6號、新豐7號),據不完全統計,累計直接或間接推廣 “豫粳6號”、“新豐2號”、“新豐5號”5000餘萬畝,使稻農增產稻穀45億公斤。

王桂鳳先後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星火計劃二等獎。毛主席說,婦女能頂半邊天,當真是不假的。

▌一個淡定的院士:張新友

當張新友得知他當上院士之後,很是欣喜,“可能很多人認為,當院士是不是欣喜若狂?我說我一點這種感覺都沒有,我欣喜決不若狂,而且沒有功成名就這種感覺。”

張新友出生在1963年的河南太康。是俺們周口人吶。他研究花生可是真有一手。

河南的科學大咖們,讓全國人民吃飽飯

大多數人都知道,河南的花生是一年一熟,由於花生的生育期很長,一般是130多天到150多天,種花生就不能種小麥,種小麥就不能種花生。

張新友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張新友培育的所有品種,125天以內成熟。在河南全省,包括安徽、山東、河北,周邊地區都可以做到一年兩熟。花生效益比玉米和大豆要高很多,所以農民更願意種花生,花生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

1985年,河南省的花生面積才有550萬畝,到1995年,10年時間上升到1100萬畝,翻了一番。到2000年以後,穩定在1500萬畝以上,主要就是因為這些早熟高產品種的培育。

河南的科學大咖們,讓全國人民吃飽飯

他和團隊建立的花生遠緣雜交育種技術體系,簡單的來說就是能讓花生種子產出更多的油。不僅研究出高油品種的花生,張新友團隊培育的高油品種的推廣面積排在全國首位。

看看這些成就,要不然,人家怎麼當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呢?

所以,可以把現任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的院士張新友叫做“花生爸爸”了。

▌你能吃到好吃的香油全靠他:張海洋

張海洋是研究芝麻的。他跟袁世凱一個地方的人,都是項城的。他也是中原學者之一,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是現任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主任。

河南的科學大咖們,讓全國人民吃飽飯

芝麻雖然小,但研究起來可一點都不小。張海洋的團隊在國內外率先建立了芝麻遠緣雜交技術體系,通過種間雜交創造出一批高度抗病耐漬、高油、高蛋白芝麻新種質。

除此之外,其他的科研成果,我想你們應該是看不懂的吧.........比如,明確了芝麻相對大豆具有較高的種子含油量的原因,主持完成了芝麻基因組計劃,建立了芝麻基因組精細圖,為國內外芝麻遺傳解析提供了重要信息,這也是繼水稻之後世界上完成的第12個主要農作物基因組。

這是科研上的理論結果,應用到推廣方面,他和團隊先後選育出優質高產芝麻新品種18個,其中豫芝8號、豫芝11號分別在2003年和200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這些科研推廣使我國近五年芝麻平均單產提高到92公斤/畝,比前五年平均增產19.5%,平均單產位居世界第一位。

▌心沒有那麼大,裝的滿滿的都是玉米:湯繼華

如果程相文是玉米界的標誌性人物,那湯繼華就一個強勁的後浪。

他所從事的是玉米遺傳育種研究,所研究的“豫綜5號和黃金群玉米種質創制與利用”和“玉米雜交種豫玉22的選育與雄性不育利用及產業化”都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河南的科學大咖們,讓全國人民吃飽飯

他也是中原學者之一,現在是河南農業大學省部共建小麥玉米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也是他學生們的一名老師。

學生們找湯老師,不是在實驗室裡,就是在試驗田裡。“從老一輩玉米人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品質,他們教會了我怎樣做科研、怎樣做人,希望我能把這些寶貴的品質傳承下去,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事業中來。”湯繼華這樣說。

老一輩的搞科研的,大多生活樸素,淡泊名利,紮根科研。就像程相文一樣。湯繼華的學生覺得老師一點也不像個穿白大褂的科學家,“經常穿來穿去就那幾套衣服,鞋子上一直沾著泥巴。”

我突然想起愛因斯坦那個小老頭,有時候科學家心裡裝著世界,心很大,可有時候又只裝著世界,心很小。

(圖片來自網絡)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