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保護重慶北碚這棟樓,中環快速路繞道多花4000萬元

重慶北碚區蔡家崗鎮蓮花村酢房溝,有座名叫陳家大院的古樸建築,建築風格中西合璧,隱匿在綠茵中。它還有個市民更為熟知的名字,叫舉人樓。原來,該院子是清朝末期陳舉人的兒子陳庚虞,為紀念其父陳介白為官清廉而修建的。


為了保護重慶北碚這棟樓,中環快速路繞道多花4000萬元

位於北碚區蔡家崗鎮的陳家大院古樹環抱

今(10)日,一場“陳家大院的前世今生,芳華再現”大型藝術創作活動在這裡啟動,藝術家們用線條勾勒灰磚青瓦,以獨特的視角留下舉人樓修繕前最後的歲月痕跡。明(11)日起,這裡將開始修繕,明年春節,舉人樓將以全新面貌與市民見面。

外國設計師設計

磚木結構 中西合璧

為了保護重慶北碚這棟樓,中環快速路繞道多花4000萬元

高約9米的八字朝門氣勢恢宏

舉人樓位於北碚區中環快速路旁,離蔡家隧道不遠。

沿著小路,穿過叢林,宅院大門正面是八字朝門,高約9米,非常氣派。而八字朝門背後別有洞天,一個像涼亭一樣的建築,翹簷如月,與八字朝門連為一體。

來到院內,參天古樹,把兩層小樓籠罩得密密實實。小徑、石梯、走廊、魚池、花園……這曲徑通幽、庭院深深的院落,陽光照進,碧綠的藤蔓植物爬上木窗欞,讓這裡有了別樣的寧靜。

“整個舉人樓佔地10畝,主體建築為廡殿式屋頂的磚木結構,四面有迴廊、廊柱、欄杆。”北碚區文管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舉人樓主要由大門、前院壩、主體建築、廂房、後院組成,其中有羅馬柱,房間內有西式壁爐,有四合天井等,處處彰顯出西學東漸的特徵。

為了保護重慶北碚這棟樓,中環快速路繞道多花4000萬元

高約9米的八字朝門至今仍相當惹眼

舉人樓兼具西洋、中式和重慶傳統地方建築風格,這在重慶是很罕見的。為何北碚會出現這種中西合璧的風

考取當年恩科舉人

為官清廉,民間有聲望

為了保護重慶北碚這棟樓,中環快速路繞道多花4000萬元

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陳家大院

誰?在什麼時候?又是為了什麼大興土木修建了這棟樓?

破解這些謎團,還得從100多年前說起。1852年初,在湖北孝感的一戶人家中,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男嬰出生了。嬰兒父親寫下了“陳介白”3個字,這是他給兒子的命名,希望兒子長大後能夠清清白白做人。

光緒十五年(1889年),陳介白考取了當年的恩科舉人。中舉後,陳介白被委派到貴州梓潼做官,平靜度過了二十多年時光。資料記載,陳介白中舉之後,以“大挑”知縣試用貴州,曾赴清鎮、荔波等地履職,後署四川開縣,不久補授修文縣。未及兩年,為大吏所薦,調任黔中貴築縣。

為了保護重慶北碚這棟樓,中環快速路繞道多花4000萬元

被古樹環繞的陳家大院

據瞭解,所謂“大挑”,是清朝乾隆年間定下的,為已有舉人身份但又無官職的人提供晉升機會的一種科考制度。“陳介白不僅得到了這個機會,而且還被大吏推薦,可見陳介白為人不錯,頗受器重。”北碚區文管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陳介白在貴州時,手下雖有承審官三四員,但遇到重大疑難案件,仍然是他親自受理,坐堂審問,常常一日就能審結數案,在民間漸漸有了聲望。第二年,陳介白升補為羅解廳同知,復調赤水。

罷官歸隱鄉野

紀念其父為官清廉建樓

就在官運亨通之時,陳介白卻突然罷官返鄉、歸隱鄉野,這讓周圍的人大惑不解。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中國從此進入中華民國。經過精心部署,1915年12月,袁世凱舉行了盛大的稱帝儀式。而在這之前,袁世凱下令讓各縣推舉一人前往省城“共商國是,密授機宜”,以威力迫使各地有識之士支持他的恢復帝制。

為了保護重慶北碚這棟樓,中環快速路繞道多花4000萬元

房間裡的西式壁爐

在這風口浪尖的時刻,陳介白就像他父親當年給他取名時所期望的那樣,毅然決然選擇說“不”。陳介白吩咐家人立即收拾行李,就這樣,他毫不留戀地掛冠而去。而這一次,他所選擇的隱居之地,不是別處,正是北碚的蔡家崗鎮。

從貴州來到蔡家後的陳介白,雖然已是60多歲的老人,但仍然日日不忘報國。陳介白和他的兩個兒子陳庚虞和陳謹懷,在隱居蔡家崗鎮後,很快著手設館教學,開始教書育人之業。他們在陳家祠堂興辦起學堂,並親自教授。平日裡,陳介白還十分樂善好施、同情百姓,經常與路過的乞丐聊天,並經常把一些米發放給他們,深得當地百姓愛戴。

為了保護重慶北碚這棟樓,中環快速路繞道多花4000萬元

大院裡的羅馬柱

不久,等到辦學一事逐漸步入正軌,兒子陳庚虞便放心地重操舊業,轉而從武,擔任了當時的巴縣團練局局長、參議員等要職。1933年,為了讓父親陳介白能夠得到更好的照顧,陳庚虞專門請了外國設計師親自到北碚設計和修建了舉人樓。歷時三年,舉人樓終於在1936年全部竣工,然而僅僅一年之後,陳介白就病逝了。

快速道為它繞道多花4000萬

房屋後人每年春節都會來這裡

為了保護重慶北碚這棟樓,中環快速路繞道多花4000萬元

大院裡的羅馬柱

“按照房屋的佈局來推測,四合院當為僕人所住,由此可見當年陳家的人丁之興旺。呈中軸對稱結構,每側有五個開間,每個開間內的柱腳都有1米多高的壁爐,廊道上又有拱形門的舉人樓主樓,毫無疑問就應該是當年舉人及家眷和客人的住房了。”北碚區文管所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了保護重慶北碚這棟樓,中環快速路繞道多花4000萬元

廡殿式結構的屋頂

據瞭解,2006年啟動中環快速幹道修建,規劃路線要經過舉人樓。勘探中發現了這座古樸宅院,很有藝術價值,相關部門為保護舉人樓,決定將公路向北移動80米。同時對整個蔡家組團的規劃進行了調整。據悉,此舉多花了4000餘萬元投資。

為了保護重慶北碚這棟樓,中環快速路繞道多花4000萬元

為了保護重慶北碚這棟樓,中環快速路繞道多花4000萬元

為了保護重慶北碚這棟樓,中環快速路繞道多花4000萬元

陳家大院破敗不堪,急待修繕

明天(11)起,舉人樓正式啟動修繕。這裡將以蔡家崗“燈塔公園”整體打造為契機,實現文物保護修繕及其周邊環境優化提升,其歷史風貌有望重現。保護修繕整體打造工期為一年,預計明年春節前後與市民見面。未來,這裡將成為集文化、生態、休閒的中心區域,酒店民宿、文創集市、創意餐廳等不同業態在此凝聚。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