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敲响了隋王朝的丧钟,父亲是隋朝名臣,反差耐人寻味

大业九年是隋朝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隋炀帝二伐辽东,也正是这一年,杨玄感借机举兵叛变,他的叛变隐藏了隋炀帝很多的秘密,也敲响了大隋的丧钟。

这人敲响了隋王朝的丧钟,父亲是隋朝名臣,反差耐人寻味

大业八年,隋炀帝已经征伐过一次辽东了,那一次他损兵折将,以惨败宣告结束。但是隋炀帝的赌徒心理,使得他越输越想下注,越输越要打,急着要翻盘。所以到了大业九年,他急不可耐地二伐辽东,这一次规模更加宏大,动员更加广泛,这一次作为关陇贵族子弟的杨玄感发动了叛乱。

这人敲响了隋王朝的丧钟,父亲是隋朝名臣,反差耐人寻味

说到杨玄感,我们不得提他的父亲,他是隋王朝著名的大臣杨素,帮助隋炀帝制定了夺嫡的策略,是隋炀帝能够夺嫡成功,乃至最后能够登基当皇帝的核心人物。他通过独孤皇后来做杨坚的工作,在孤独皇后面前,塑造当年还是晋王的杨广的仁、智、孝、悌之光辉形象,而且主动去激怒太子杨勇,离间杨勇与老皇帝杨坚之间的父子之情,老皇帝盛怒之下,就把杨勇废了,立杨广为太子。

后来在隋文帝杨坚病危的时候,隋文帝杨坚想把废太子杨勇给召回来,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杨素率先听说了这个消息,迅速展开行动,发兵将皇宫的卫士全部替换,控制了皇帝的寝殿,然后将知情人全部逮捕,又派人迅速地去通知太子杨广。

这人敲响了隋王朝的丧钟,父亲是隋朝名臣,反差耐人寻味

可以说,没有杨素,就没有隋炀帝的继位,杨素对于隋炀帝来说是第一功臣,可问题是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为什么要叛乱呢?这个反差可就太耐人寻味了,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就是隋炀帝的猜忌。

杨素帮了隋炀帝干了这么多的事,给他帮了这么大的忙,同时也就掌握了非常非常多的机密,结果正因为如此,等到隋炀帝继位之后,就接二连三地找机会收拾杨素。聪明的杨素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也就在这个阶段,杨素病倒了,病倒了之后他拒绝医药,因为他知道,隋炀帝希望他死,他知道,这个时候死最好不过,既不牵连家属,还能风光大葬,于是他欢欣地等着死亡的到来,但同时也在在其儿子杨玄感的心里面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第二个原因是隋炀帝继位以来,关陇集团利益受损。

杨家是弘农杨氏,弘农杨氏自东汉以来,就是名门望族,北朝的时候他们就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对于杨玄感来说,隋炀帝上台之后的一系列措施,在他看来简直是倒行逆施,本集团的利益受到了根本性的损伤,于是在大业九年六月三日这一日,他决定叛乱。

第三个原因是其职务之变。

隋炀帝二伐辽东时,让杨玄感在黎阳这个地方督运军粮,黎阳这个地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正好是隋唐大运河的中枢,而且有巨型的官仓,储存有天文数字的粮食,因此他驻在这,主要负责督运军粮。也是这个时候,杨玄感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有人马,有军粮,再加上隋炀帝这个人倒行逆施,尤其是第一次伐辽东之后,已经引发了国内的民变,因此他认为民心可用,所以杨玄感就举兵,正式开始反抗隋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