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第一次劝谏国王后他自砍一条腿,第二次自砍另一条腿加脑袋

“文死谏,武死战”历来是中国文人臣子、忠臣良将的传统。文官向皇帝进言最高境界是以死相谏;武将为国家征战最高境界是战死沙场 。武将在开疆扩土以及保家卫国的时候,是国家与民族少不了的脊梁,他们直接面对敌人的刀枪剑戟,上了战场战死沙场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文官就要誓死进谏,进谏的时候都要做好“不成功则成仁”的思想准备,很多电视剧里大臣上奏时都要说句臣冒死进谏就是这个意思。一般的死谏只会发生在昏暴君时期的大臣身上,等下说的这个大臣可以说也是死谏,但是不是君王要他死,而是他进谏后自己砍了自己一条大腿,多年后再次进谏,结果这次自己又砍了自己另外一条大腿,砍完两条腿后没得砍了就拿刀抹了脑袋。事情是怎么样的呢?

悲催,第一次劝谏国王后他自砍一条腿,第二次自砍另一条腿加脑袋

春秋时期,陈国大名鼎鼎的绝世美女“桃花夫人”嫁给了息国国君,这样“桃花夫人”又被称为息夫人。公元前684年,息夫人要回陈国省亲,途经蔡国。蔡国的国君蔡哀侯姬献舞是息夫人的姐夫,小姨子经过自然要好好招待。结果在宴席上蔡哀侯看到小姨子美若天仙就言语轻佻调戏起来,想要求欢。息夫人后来回到息国就告诉了自己老公。息国国君受不了这个窝囊气,于是和楚国商量好:楚国假意讨伐息国,息国向军事同盟蔡国求救,然后息国临阵再倒戈打蔡国。被蒙在鼓里的蔡国毫无意外被打败了,连国君都被楚国俘获了。

悲催,第一次劝谏国王后他自砍一条腿,第二次自砍另一条腿加脑袋

蔡国国君得知实情后,大骂息国国君狡诈,楚文王不义。当时楚国的国君正是楚文王,楚文王是楚国算得上的有为之君,在他任上,兼灭国家39个。面对蔡国国君的大骂,楚文王怒了,于是要用油锅烹杀蔡哀侯。烹杀蔡哀侯是很简单,但是此举会带来不好影响,就是其他诸侯国可能会联合起来对付楚国,楚国北上之路会比较艰难。对此,此文的主人公鬻(yù)拳出场了。鬻拳直言此举不可,认为此举对楚国有百害无一利,杀蔡哀侯将使楚国陷入多面受敌的境地。但楚文王怒气未消,心想蔡哀侯一个俘虏竟敢大骂自己,坚决要烹杀他。油锅都架好了,就等着上菜了。鬻拳急了,于是拔刀就架在楚文王脖子上。楚文王被吓住了,赶紧撤锅,表示一切听从鬻拳的。

悲催,第一次劝谏国王后他自砍一条腿,第二次自砍另一条腿加脑袋

看到蔡哀侯得救后,鬻拳跪倒在地上对楚文王说:大王能听臣的建议,是楚国的福。但为臣者胁迫君王,罪当万死。楚文王知道鬻拳脾气和忠心,并没有加以怪罪。鬻拳听了后说到:大王虽然赦免了我,但我不敢自赦。说完话后,拿刀直接砍了自己一条大腿。此举惊呆了在场的人,楚文王赶紧让人救治,后来他还把那条砍断的大腿放到太庙供奉,警示自己纳谏。鬻拳断了一条腿后,楚文王鉴于他的忠心让他做了管都城城门的长官。

悲催,第一次劝谏国王后他自砍一条腿,第二次自砍另一条腿加脑袋

过了8年,公元前676年,西面的巴国袭击楚国。楚国一向看不起巴国,疏于防范,结果巴国军队长驱直入,一度进逼楚国都城郢都的南门。公元前675年,楚文王亲自出征,因为轻敌结果在津地(今湖北江陵县或枝江县)被巴军打得大败。楚文王被打败后想退回都城,这个时候鬻拳不开门,说:没打败巴国,有何脸面回国啊?于是楚文王转而去攻打黄国。这次楚文王吸取上次教训,打败了黄国的军队。打败了黄国后回军,但是在回军的路上,楚文王就暴病身亡了。

鬻拳把去世的楚文王埋了,埋了楚文王后,觉得自己两次冒犯了君王,于是又砍断了一条大腿。当然这次不止砍了又一条腿,临了鬻拳又觉得大王死了,所以自己也要死,于是拿剑往自己脑袋上砍去了,终于这个不怕死的大臣用两次劝谏让自己残废的同时又送了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