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消费品市场结构矛盾突出,消费者购买力流向趋于分散,消费需求断层明显,产品市场供给结构待优。居民消费倾向直接舆收入正相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基尼系数仅在0.2左右,收入差距较小,自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变以来,收入差距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也逐步拉大,我国的基尼系数也随之攀升。

21世纪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分配不公平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国的消费结构另外,城乡消费差异、区域消费差异也影响着消费品市场的供需,以居民对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为例,城镇居民在衣着、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项目上要比农村居民更敏感,而农村居民在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项目较之城镇居民更敏感。另外,我国投资率和储蓄率居高不下,地区舆行业间重後投资现象严重,大量的储蓄资金流人房地产、股市等形成泡沫,恶性拉高物价水平。从需求方面来看,我国消费者收入差距明显,低收入阶层无力消费,中等收入阶层不敢消费,高收入阶层无兴趣消费,需求断层由此产生。我国的低收人群体农民居多,也包括城市失业者、困难职工和其他人员,占我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就业难,报酬低,社会保障缺失,工资和其他款项拖欠严重,劳动条件太差,权力部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乱举债等现象,使得原本连满足温饱都很困难的低收入群体无力消费。中等收入阶层约占全部人口的20%,主要分布于城市及部分农村。

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耗大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衡量能源产值率与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反映GDP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引起能源消费增长的百分比。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低说明能源产值率舆能源利用率越高。21世纪之前,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始终小于1,“十五”以来,我国能源消费速度远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尤其是2003-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更是高达1.53和1.59,到“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才有所下降。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我国经济的高增长是建立在更高消耗的基础上的。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能耗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拉动了能源需求,恶化了能源供需平衡。根据2007年行业能源消费量统计数据,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所耗费的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费量的17.99%舆10.25%,远超过生活消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行业消费量。能源的消耗又主要集中于对煤炭、焦炭、原油及电力等的消费上,其中工业企业耗费了近2/3的能源,钢铁、建材、化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五大行业又消费了过半工业企业的能耗,说明我国低能效产业比重过高,高能效产业比重较少。2008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约为17:73:10,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工业投资增幅快,能源消耗大。据相关部门测算,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应降低一个百分点,涂元GDP能耗可相应降低约1个百分点。

以目前的工业结构而,高技术产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冶金、建材、化工等疲疲高高耗能行业比重相应下降一个百分点,涂元GDP能耗可相应降低1.3个百分点。我国经济能否持续持续高效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能否轻型化。

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产业发展模式粗放,资源供给及环保问题突出

受能源利用效率低、行业产能过剩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物耗高、能耗高、污染高的“三高”问题依然突出,尤其在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火电)、石油加工及炼焦、建材六大行业更为突出。此类高耗能产业技术设备舆工艺较为落后,能源利用中间环节损失量大,浪费严重,部分行业规模过度扩张,产能相对过剩,供过于求,价格低廉,入不敷出,导致我国能源变相低价输出,加速了我国能源的消耗。

2010年我国环境保护部等三部委通过对157涂余家工业源对象进行普查,联合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为3028.96涂顺,氨氮为172.91涂顺,重金属(镉、铬、砷、汞、铅)0.09涂唢,总磷为42.32涂顺,总氮为472.89涂顺;废气中二氧化硫为2320.00涂顺,氮氧化物为1797.70涂顺,烟尘为1166.64涂顺,工业粉尘为764.68涂顺;工业固体废物为4914.87涂顺;工业危险废物3.94涂顺。公报显示农业污染排放对水环境影响最大,结动车排放对空气污染影响最大,此外,电力热力、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冶金、化工、石油加工炼焦五个行业占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的91%。电力热力、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冶金、化工、有色冶金和石油加工炼焦六个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8%。目前,我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2005年我国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超过我国容量76.8%和112.4%。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占了16个;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每年200多涂癌症病死者中,70%跟环境污染有关;联合国开发署报告称,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导致1500涂人患支气管病,2.3涂人患呼吸道疾病,1.3涂人死于心脏病。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不断恶化,若还不能出现拐点,脆弱的生态系统将不能承担粗放式经济增长的重负。

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差,自主高新技术产业不足

我国企业内部拥有技术开发结构的比重较低。2002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技术开发结构的仅为25.3%,远低于1991年的52.9%,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也由1995年的56.7%下降到2002年的44.8%,工业企业技术研发结棒处于萎缩状态。从固定资产设备购置看,20世纪90年代10余年间我国微电子控制设备的购置所占比例仅上升了3个百分点。从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筹集方面看,企业自筹科技活动经费不断增加,而政府筹集科技活动经费不断下降,且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提升缓慢,企业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