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爲報大恩,考場獻題

世上不可思議的事很多,只是你沒有察覺,沒有發現而已。

清朝道光年間,寶應縣出了個探花,留京任儒林院編修。這人姓張字鵬舉。

說起這件事來,還真有點蹊蹺。

張鵬舉並不是個聰慧的人,鄉試、會試都是考了幾次才通過。而到了殿試,沒想到一舉通過,還考了個探花,真是給老張家露了臉。

民間故事:為報大恩,考場獻題

探花

話說殿試前,全國各地貢士齊聚京城。張鵬舉連年應考,歲數已經不小,這次科考,他心裡一點底也沒有。

於是他想,如果這次不及地,乾脆花錢外放個地方官,畢竟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啊!

不管怎們樣也要做官,撈點銀子也算沒枉來世上一回。

打定主意,他就沒那麼緊張了,沒事到處走走逛逛,心情自然好了許多。

到了殿試這天,皇上親自在太和殿監考,那場面莊嚴肅穆。開考後,他一緊張,把平時學的全忘了,腦子裡一片空白,眼前模糊,呆呆地坐在那捧著考卷發愣。

恍惚間,眼前出現了一個白鬍子老頭,用手撫摸著他的頭,嘴裡喃喃自語:“莫怕、莫怕!”

真是奇怪,經白鬍子老頭一摸,張鵬舉頭腦越來越清醒,考卷上的題目像是活了起來。

他正要感謝白鬍子老頭,突然一陣清風颳過,人不見了。

張鵬舉也沒多想,抬筆開始答題,所有題目迎刃而解,一氣呵成,第一個交了考卷。公榜後,稀裡糊塗考了個探花。

縣裡出了個探花,整個寶應縣都轟動了,上門道喜的,把張家門檻都踩破了。

隔年張鵬舉回鄉省親,縣裡大張旗鼓迎接自不必說。單說到了晚上,父子二人促膝長談,張鵬舉便把考場如何遇白鬍子老頭的怪事和父親講了。

民間故事:為報大恩,考場獻題

白鬍子老頭

其父輕捋長鬚,眯縫著眼,若有所思地說:“這是王家仙人報恩來了啊!”

原來,張鵬舉的父親張浩然,曾經做過幾年縣衙師爺。他任職期間,清正廉明,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話說,縣裡有個惡霸,巧取豪奪、欺男霸女,在十里八鄉是出了名的壞。

他家祖墳旁有一個小墳包,是村裡王二家的。每次祭祖,他看見就覺得扎眼,琢磨著要給霸佔過去。

機會終於來了。這年大旱,地裡顆粒無收,王二實在過不下去,只好借了高利貸。

這件事不知怎麼被惡霸知道了,他假惺惺找到王二,裝作好心,幫他還上了高利貸,重新寫了字據,把錢轉到了他的名下。

誰知字據剛寫好,惡霸就翻臉不認人,非要王二馬上還錢,不然就告到官府。

王二是小胳膊擰不過大腿,只好按惡霸的意思,拿自家的祖墳頂債,這事才算過去。王二每當想到此事,就如鯁在喉,恨得牙直癢癢!

幾年後,王二有了點積蓄,準備蓋間房。材料都準備好了,就缺一根屋頂的大梁。

有一天,他路經惡霸家墳地時,見四周幾顆大樹鬱鬱蔥蔥。他心中一動,便打起了樹的主意。

這天夜晚,趁著夜深人靜,他跑到墳地鋸掉了一棵樹,呼哧帶喘地扛回了家,總算出了胸中的一口悶氣。

惡霸發現後,氣不打一處來,決心查個水落石出。

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沒用多久,惡霸就查出,這事是王二乾的。

他花錢買通官府,定了王二一個,挖墳掘墓的罪名。當時盜墓是要判死罪的, 就這樣,王二被判了個秋後問斬。

王二老婆秋氏,不知聽誰說縣衙張師爺為人正直,專為窮人辦事,便輾轉找到了他。說明案情後,求張師爺為其做主。

張浩然知道惡霸財大氣粗,勢力根深蒂固,沒有確鑿證據,根本搬不倒他。於是答應秋氏暗中調查此案,讓她回家等待。

張浩然利用職務之便,翻遍了整個資料庫,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說服了王二家的幾個鄰居。

歷時三個月,終於找齊了人證物證。大堂之上鐵證如山,任憑惡霸百般狡辯,終逃不過律法的嚴懲。王二這才得以重見天日!

然而,打官司其間他得罪了太多人,不可能再在官場上呆下去了,這件事過後,毅然辭官回鄉,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王二經過此難,為感謝恩人,家裡供奉上了張浩然的畫像,每天早晚三炷香,保佑恩人身體康健,家族興旺。

張鵬舉在考場上遇到的白鬍子老頭,正是王家仙人為報答當年救命之恩,特意顯靈,獻考題來了。

人活世上,因果關係錯綜複雜。只有多行善事,才能多得善果!

民間故事:為報大恩,考場獻題

因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