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躁狂时而抑郁 警惕“双相障碍”

时而躁狂时而抑郁 警惕“双相障碍”

小心双相情感障碍缠着你。

两种极端情绪集于一身

“不敢相信,孩子居然会得精神疾病。”提起孩子,刘女士心情很复杂。

“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精神疾病,其实挺常见的。”唐岩说,双相情感障碍也被称为心境障碍,是仅次于精神分裂的第二大类精神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双相情感障碍的平均发病率为2%至3%,部分国家或地区可高达5%至7%。

遗传是主因,环境是诱因

造成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有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脑电生理变化等。其中,遗传是主要致病因素,环境因素起到诱发作用。

“家里有人患过双相情感障碍的人,相比家里没有人患过这种疾病的人,患病的概率会高10倍到30倍。”唐岩说。根据统计,如果双亲中有一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则孩子有25%的概率患该病;如果双亲均患病,那么孩子患病的概率将高达50%—70%。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如家庭培养、工作压力等也是引起双相情感障碍的因素。不少患者的父母对子女过分苛求,动辄严厉责难,或者父母把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从小强加给孩子,导致孩子感受不到温情和快乐,终日恐惧不安,缺乏自信。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有可能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

据了解,很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比较聪明,所以该病又被称为“天才病”。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如凡·高、费雯丽、海明威、拜伦等。这些人中,既有卓有建树的科学家,也有闻名遐迩的艺术家、文学家,还有很多商人和政治家。

这种疾病躁狂发作时,人会变得很活跃,精力旺盛,从表面上看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其实,这类疾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患者的发病次数越多、病程越长,大脑损害就越严重,认知注意、记忆、执行计划等认知功能会渐渐衰退,人格上变得没有动力,对自己的前途、家人和周围事情漠不关心,逐渐退缩到不跟别人接触。

唐岩就曾接诊过一名17岁的患者,这名患者处于躁狂状态时情绪总是很高涨,逢人就夸大自己的才能,情绪持续高涨,甚至夜不眠、饭不吃,也依然精力充沛。但他做事时常常以自己为中心,得不到满足时就开始和旁人争吵,把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都归咎于他人。

与这些问题相比,双相情感障碍的最危险之处还是自杀。双相情感障碍以15%至20%的自杀率,在各类精神疾病之中名列第一。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预防复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应征得患者家属及单位的合作,尽可能为病人解决工作或生活上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尽量为其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解除或减轻其心理负担或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