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第一道防线!8名军人死守雪山之巅,周围都是悬崖

洞朗地区这个中国地名想必大家不会陌生,距离洞朗地区最近的中国县级行政中心就是

亚东县,从地图坐标上看整个亚东县就像是一根手指按在了南亚某大国的脖子上,对方也将这一区域视为极端重要的战略要地,因为从这里出发可以非常轻松切断印度东北与其内陆的联系。而守卫这一战略要地的第一道防线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詹娘舍哨所的8名边防军人

共和国的第一道防线!8名军人死守雪山之巅,周围都是悬崖

詹娘舍哨所

詹娘舍哨所也被誉为云中哨所,因为这个哨所是建在海拔4655米的一个山顶上,终年与积雪相伴,哨所四周就是悬崖绝壁。驻守在这里的士兵一待至少就是一年,在这一年当中他们几乎与世隔绝,而且还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设置哨所?

中国是世界上陆地邻国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陆地未定疆界最长的国家,在中国与印度漫长的边境地带双方你来我往,蚕食与反蚕食时有发生,而要想证明这段国土是我们的,在没有达成国界条约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派兵驻守。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漫长的西南边境地区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绝处逢生的边防哨所!

共和国的第一道防线!8名军人死守雪山之巅,周围都是悬崖

詹娘舍哨所官兵徒步巡逻

詹娘舍哨所是我们国家在这一地区的第一道防线,它的正对面就是印度哨所,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在我方的监视范围之内,且我方居高临下,我们看得见他们,而他们很难观察到我们。别看双方仿佛都是目视所及,由于这里是高海拔地区同时气象条件恶劣,全年有8个月的大雪封山期,同时还有威力强悍到足以击穿钢筋混泥土的雷暴。所以可能直线距离只有五公里,但真要走起来至少得大半天,这就凸显出詹娘舍哨所的战役战术价值,对方一旦有所行动我方立马就能看到,并有充足时间提前做出应变准备,而这一点是印度方面不具备的。

看过《士兵突击》的朋友一定不会忘了剧中那个甘于寂寞的草原五班,还有那位在五班坚守了十年的兵王老马班长,老马在部队里带出了一个又一个兵王,就像一位老大哥一样的家长。巧合的是詹娘舍哨所也有一位老马班长,他叫马关敬,马班长截止今年已经在詹娘舍哨所坚守了11年。在詹娘舍哨所驻守过的人都知道马班长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他就是詹娘舍的一部分,永远都是。

共和国的第一道防线!8名军人死守雪山之巅,周围都是悬崖

马关敬班长

马班长为什么能在这人迹罕至的环境中坚守11年?马班长说,在这就是山高人为峰,祖国在心中,守好我们这些寸土,自己还是感到蛮骄傲的,蛮自豪的。

詹娘舍哨所由于海拔高,常年与积雪相伴,士兵们的每一次巡逻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

,尤其是遇到暴雪的时候会更加危险。有一次马班长带着两位新兵巡逻,很短的路程走了12小时还没有回来,因为雪真的太大向前移动无法靠走只能靠爬行,哨所里的兄弟听到马班长说我们上不来了。这些90后95后士兵二话没说从山尖上的哨所一路滑行下来,要知道当黑夜与暴雪的结合在詹娘舍就意味着死亡的临近,这些新兵说我当时唯一的愿望就是带他们回家

共和国的第一道防线!8名军人死守雪山之巅,周围都是悬崖

把他们带回家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中国的确承平已久,仿佛遗忘了硝烟的味道,但是这些新一代的90后95后青年同样是共和国的脊梁,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时他们没有退却!洞朗危机爆发之时,我军实施了一次实战背景的边境管控任务,参与任务的官兵都知道他们这一次可能要走向战场。负责前方指挥的周宇锋接到的指令就是必须要打赢,在前线阵地中对战友们说,我们国家这么强大,没有问题

共和国的第一道防线!8名军人死守雪山之巅,周围都是悬崖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这次边境管控任务中,有一位年仅17岁的解放军战士在与外军对峙时出现了意外,上级安排人手将他撤下来时,这位17岁的小战士至始至终坚决不让任何人搀扶,直到离开外军视线才休克倒地,这就是一名军人的荣誉,这就是维护国家尊严的光荣使命!这位小战士当天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如果有一天你经过我的坟前,请不要为我泪流两行,我的生命忠诚于党,我的信仰万丈光芒!

共和国的第一道防线!8名军人死守雪山之巅,周围都是悬崖

誓与阵地共存亡

看着阵地里“誓与阵地共存亡”的标语,让人不免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在南部边疆爆发的那场自卫反击作战,想起那首《血染的风采》。如果祖国需要,不论哪一个时代的中国一定会有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的英雄儿女甘愿用自己的鲜血扞卫我们的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