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霄山下鱼水情

罗霄山下鱼水情

罗霄山下鱼水情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血肉相连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中国革命从波折坎坷走向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从红军到八路军再到解放军,他们与人民群众谱写了一幅幅动人心弦的壮美篇章。

罗霄山下鱼水情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驻守在革命老区的株洲支队炎陵中队,始终牢记“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革命遗训,多年来,一茬茬官兵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广泛开展爱民助民活动,其先进事迹多次被武警部队、总队表彰,被株洲市委授予“革命老区好卫士”荣誉称号,被人民群众誉为“罗霄山下的红军传人”!

这个普通的小中队

到底靠什么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扶贫济困

按打胜仗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实现小康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习主席代表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向全党全社会发出的伟大号召!中队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制定精准扶贫对策,通过走访了解,主动联系协调,与炎陵县鹿原镇金紫峰村六户贫困户结成对子。从此以后,这座大山深处的的小村庄就多了一群穿着绿军装的客人,他们积极地为这六户贫困户解难帮困、捐钱捐物,为他们脱贫建言献策、沟通协调。每次他们看到中队官兵,脸上都会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罗霄山下鱼水情

张奶奶住在金紫峰的半山腰,老伴去世得早,她独自抚养儿子长大,由于家庭贫困,儿子到四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家。指导员康永田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与其结成对子,积极的进行解难帮困,协调政府和相关部门为她家里购置了电视、冰箱等家电;对房屋进行修缮、修简易道路上门;过年过节都要带上慰问品和中队官兵的祝愿进行走访慰问,每个月都要来帮助张奶奶解决实际困难。

罗霄山下鱼水情

傅伯伯独自一人住在金紫峰的山脚,加上身体有伤病,日子过得比较孤苦。每年到了茶籽成熟季节,他因为手脚患有病痛,无法劳动,这下他可犯了难。中队长王飞了解情况后,

主动带领战士前来帮忙,打出茶油后自费以市场价购买,实行“一条龙”服务。另外,王飞还经常来到老人家中陪他聊天,帮老人排解心中的孤单。

罗霄山下鱼水情

助民活动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

“驻守一地,造福一方;扎根一处,安宁一片。”这是中队官兵数十年来一直坚守的信条。每年,他们都要利用休息时间,深入街道、学校、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奉献关爱活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只要提起中队官兵,他们无不竖起大拇指。

罗霄山下鱼水情罗霄山下鱼水情

在中队的荣誉室陈列着一份装裱放大的遗嘱,这份特殊的遗嘱,讲述了中队官兵与一位老人延续十多年的爱心故事,见证了中队官兵与驻地人民割舍不断的“鱼水深情”。老人名叫王德玉,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后,她孤苦一人无人照顾。中队得知情况后便自发成立服务小组,定期为老人服务。逢年过节,中队都要将王奶奶接到中队与官兵共度节日;每当她生病时,官兵轮流守候在她身边。

一晃时间过去了15年,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老人与武警官兵的“祖孙情”却一直在延续。“孩子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也该给他们做点什么?”王奶奶请来律师和公证员,写下一份特殊遗嘱:“在我去世之后,我的1.55万元现金和价值1万元的财产全部留给武警炎陵中队官兵。”老人去世后,中队把老人留下的钱物全部捐给了敬老院和孤儿院,武警官兵与王奶奶的爱也进入了下一个轮回。

罗霄山下鱼水情
罗霄山下鱼水情

特殊遗嘱

爱心助学

播撒爱的种子,种下未来的希望

“关爱寒门学子,爱心点燃希望”。中队爱心助学的传统已经坚持了几十年,每年都要与炎陵一中两名贫困学生结成对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小小的捐助活动成为了军民情感交融的桥梁,更让官兵和贫困学子在这种活动中收获了爱心、青春和奉献的力量。指导员康永田介绍道:“在咱中队组织爱心助学活动,不要进行思想动员,在传统的感召下,官兵们都会积极踊跃参与。”

罗霄山下鱼水情

今年中队原定于三月五日进行“献爱心、传真情”爱心助学捐助活动,在三月四日突然接到通知,中队颜海波、邱润瓒、洪振宁三名同志选调总队机动支队。临行前,他们主动找到指导员,要求参加爱心助学捐助活动,他们说:“虽然即将离开中队,但是中队的优良传统永远不能丢,播撒爱的种子,我们会让它在今后的各个角落扎根发芽。”

罗霄山下鱼水情

受中队资助的炎陵县一中王乐园同学把对中队官兵的感激之情装入了信件中:“武警叔叔们,感谢你们两年多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在求学的道路上更有底气,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虽然叫你们武警叔叔,但听老师说,你们的年纪其实和我们差不多,只是同样的青春,你们选择了奉献……谢谢你们,你们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一定会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你们的关爱,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感恩回馈社会……”

罗霄山下鱼水情

感谢信

巍巍罗霄山下,“红军精神薪火相传,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的口号在不断回响,我们仿佛看到了红军从烈火硝烟中走来,从人民群众中走来,那口号似乎也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亮……

(撰稿摄影:康永田 王飞/株洲支队)

主编:李 斌

校对:贺欣欣

罗霄山下鱼水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