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云龙一月前的一条哲理性的微博颇耐人寻味浮想联翩

柳云龙在其一个月前的微博里写了这么一条耐人寻味的微博“好像很多人都清楚别人该如何生活,却对自己一无所知”。

柳云龙一月前的一条哲理性的微博颇耐人寻味浮想联翩

在鱼乐泉看来这句话不亚于哲学家的话了,可以有很多层的解读。

有可能是柳导对部分人对其巅峰之作《风筝》的不理解,各种指手画脚,从而导致了柳导有如此感慨——你们看懂《风筝》了吗?谈论起《风筝》的“局限”与“瑕疵”来头头是道,仿佛一位《风筝》砖家,实则你们就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柳云龙一月前的一条哲理性的微博颇耐人寻味浮想联翩

柳云龙一月前的一条哲理性的微博颇耐人寻味浮想联翩

也有可能是某些影视高层对于柳导的太低调说三道四,既不会宣传自己的作品,也不去炒作,导致自己不能爆红,这也太让投资影视公司的收益大打折扣了——你们好像多么了解我云龙的为人似的,高调不是我的作风,炒作不是我的风格,如若拍流行商业大片,那还有我柳云龙走入百姓大众心里的《暗算》、《风筝》吗?

再有可能是柳云龙的自责,像广大群众一样对别人的生活、别人的人生能说得头头是道、井井有条,但是对自己未来的明天却感到迷茫,不知何去何从。

柳云龙一月前的一条哲理性的微博颇耐人寻味浮想联翩

柳云龙一月前的一条哲理性的微博颇耐人寻味浮想联翩

柳云龙一月前的一条哲理性的微博颇耐人寻味浮想联翩

一千个观众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生阅历不同,人的心境不同,所站的人生高度不同,得出的人生感悟也就不尽相同。就如站在山脚的人会说山的巍峨,站在山腰的人会说山的陡峭,站在山顶的人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叹。

人生何尝不是一座大山,我们这些匆匆过客都是登山人,翻山越岭的我们虽然翻越人生大山的道路不同,感慨不同,但都会殊途同归的在人生大山的另一面的山脚下回合,然后尘归尘土归土的各自安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