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這個鄉村里,竟藏著一片茶果樹林

威远这个乡村里,竟藏着一片茶果树林

威远这个乡村里,竟藏着一片茶果树林

百畝良田,一片茶林。清新薄荷茶、芳香玫瑰茶、養身杜仲茶……在威遠龍會鎮的一個鄉村裡,有著一片一百五十多畝的茶果樹林。這裡的茶樹枝葉茂盛,鬱鬱蔥蔥,清香飄滿山。這片茶樹林,已經成長了三年。

威远这个乡村里,竟藏着一片茶果树林

回到家鄉種茶葉

46歲的陳平,威遠龍會人,2016年開始組建合作社,並種植茶葉。

“幾年前,我在廣東福建打工,看見別人將花草茶作為健康飲品售賣,生意還不錯。想到家鄉威遠山水資源豐富,有大量土地可以利用,就回到威遠,準備種植茶葉。”

回到家鄉,陳平發現農村年輕勞動力大部分都已外出打工,土地荒廢著,留守的老人、婦女日子過得十分單調,沒有多餘的經濟收入。他想著,在這裡組建一個合作社,老人、婦女都可以參與種茶、採茶,是個輕鬆活,幹得好還能有不菲的收入,對大家致富奔小康有很大幫助。

說做就做。陳平召集了幾名有頭腦、有想法的返鄉農民,一起組建了個茶葉種植合作社,並承包了約一百五十餘畝土地。三年下來,這裡已經種植了十餘種茶,桑葉茶、杜仲茶、薄荷茶、菊花茶、枇杷葉茶、苦瓜茶、玫瑰花茶等,枝繁葉茂,長勢喜人。

“種植果樹是一舉多得。比如桑樹,桑葚可以吃,桑葉可以用來製作茶葉,也可以養蠶,蠶吐絲售賣,又是一筆收入。再如枇杷樹,每到秋天,枇杷樹掛滿了黃澄澄的果子,做成果脯,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枇杷葉可以做茶葉,也可以釀酒……”

威远这个乡村里,竟藏着一片茶果树林

薄荷

好茶吸引眾多客源

茶葉的銷售渠道,分為線上線下兩種。“線上我們通過農村淘寶等方式,發往全國各地;線下,除了委託各個茶店售賣我們的茶葉,我們還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展銷會。”

陳平時常奔波,就是因為要將種植的茶葉推廣開來。如今,他已經有了不少的回頭客。

2017年12月,他在梅家山體育館參加展銷會時,遇見一位老人,姓吳,買了他半斤茶葉。5天后,這位老人又找到陳平的攤位,一口氣購了50斤茶葉,並留下了他的電話,這讓陳平欣喜不已。

“他說,喝過我們的茶,感覺確實不錯,準備多買一些送親朋好友。”

後來,在今年初的甜城味·幸福年“2018內江美食之旅”活動期間,這位老人再次找到陳平買茶葉。此後,他們更是達成協議,每隔一段時間,陳平就把茶葉給老人送到內江。

對於陳平的熱心服務,吳姓老人很高興:“他們的茶葉口感順滑,濃香十足,老闆服務也周到,我以後不用到處去找茶葉了。”

在外地,熟知桑葉茶的人不多,但品嚐過桑葉茶的人,紛紛對它留下了好印象。有一次陳平在成都展出,有人甚至專程問詢而來:“終於找到這個茶葉了!”

陳平的茶葉生意已經越做越大。

鑽研技術擴大種植規模

現在合作社有五個社員,但已經有不少村民表示想要加入的意向。陳平卻不急著招人,他想,要先把東西做好,再去擴大種茶規模。“杜仲茶、桑葉茶、薄荷茶等,都是純天然無汙染的,對於講究養身,注重保健的人而言,這是一種很好的茶葉。現在,我主要想把產品做好,做出特色。”倒茶,聞香,入口,味道甘甜,回味無窮。

“清水煮茶,新綠初開,是水給了茶葉第二次生命,從茶樹梢上的一抹嫩綠,蜷縮成茶葉罐中的沉眠,然後在滾水中喚醒,片片新綠,在水中舞蹈,盡情綻放。煮一杯淡茶,靜品新茗,把所有的心事、愉悅、委屈、思念全都穩妥地安放……”夜闌人靜,陳平一邊品茶,一邊感嘆,並將感受發佈在朋友圈。

他說,要將好茶推薦給更多人,等品牌打響之後,爭取合作社能夠擴大到100人。

威远这个乡村里,竟藏着一片茶果树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