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叔米上刻字15年 用2斤米換了套房

核心提示:前幾日,市民孫女士帶孩子出去遊玩,景區集市上的一個米雕攤兒讓她駐足了好久。桌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裝有刻字大米的裝飾品,攤主用2斤大米換了套房的經歷讓孫女士由衷的佩服。

河南大叔米上刻字15年 用2斤米換了套房

苦練米雕多年,他眼鏡的度數逐漸增加

6月27日下午,位於新鄭市龍湖鎮會盟大道旁的某景區內人山人海,路邊的小攤兒讓遊人不時停下腳步。“當我走到那個米雕攤兒時,我看著覺得特別有意思,那麼小的米粒上卻刻了好幾個字,而且速度還還快,然後裝在裝飾瓶裡,覺得很有紀念意義,就給孩子買了一個。”孫女士說。

河南大叔米上刻字15年 用2斤米換了套房

河南大叔米上刻字15年 用2斤米換了套房

15年刻了2斤米,收入買了套小戶型

“米雕最早是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的民間工藝,其實當時是古人參加科舉考試時,用來作弊的工具。現在不一樣了,人們把美好的字詞刻上去,當成一種紀念,一種回憶。大家都說一顆米內藏世界,半邊鍋裡煮乾坤。”張師傅笑著說。

據張師傅說,這些年來,不算他之前練習時刻過的米粒,單是後來刻成的米粒作品就有2斤多了,現在刻一粒米大概需要1分鐘的時間。刻成之後,他把米粒裝入一個小的裝飾瓶中,打入一點芳香防腐劑後密封好,就可以向外出售了。

河南大叔米上刻字15年 用2斤米換了套房

“做好之後賣給大家15元一個,有人買了當做鑰匙鏈,有人當做手鍊、項鍊。”張師傅說,“一年下來,能有個將近10萬元的收入,前幾年用攢下來的錢在鄭州東區買了個小戶型,小日子過的還行吧。”

前幾年,張師傅會到全國各地去推廣自己的米雕作品。在外地很多景區附近都擺過攤,自己的作品受到不少遊人的歡迎,當然也有人給他提出了不少建議,比如如何能讓作品更加的時尚。張師傅說自己正在考慮怎麼樣能在這顆小小的米粒上再做出一些文章,讓自己的作品以後能更受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