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年编剧,我写的剧本一文不值?

做了一年编剧,我写的剧本一文不值?

©Stanley Dai

从之前的杂志社辞职的时候,我想,年轻人还是应该闯一闯,哪怕失败了也比没有尝试过强,无论如何要去做一做自己喜欢的事。后来,我去了一家刚刚起步的影视公司做编剧,工资只有原来的一半,还没有公积金。但是我觉得,转行总要付出一些代价,想想以后卖出剧本挣的那些钱,就知道现在的决定有多值。

1

导演家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种大house,总共100多平,只有一个卫生间。我们每天就在导演家的客厅办公,没有固定的工位,写字台、沙发、地板、茶几、餐桌都是我们的工位。午饭由导演家的保姆给我们做。工作时间是周二到周六,朝九晚六,因为导演的男朋友周日和周一休息。

大部分时间我们会按照导演的分配去写故事梗概、人物小传,然后一起头脑风暴。

故事梗概就是用简短的篇幅将整个故事按照现在比较主流的三幕结构介绍一下,怎么开场,怎么结尾,有哪些情节点。人物小传就是为每一个人物撰写一段背景介绍,这些背景不会在电影中出现,但是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他在电影中所有行为的根源。故事和人物确定之后,再写大纲,然后写分场,最后一步才是撰写剧本。

不能直接去写剧本一度令我沮丧,我觉得自己做的是很边缘的工作。

我自诩还是有一些文字功底的。我之前是一家小众杂志社的主笔,还曾写过10万字的长篇小说以及各类随笔散文。所以,每个人物几百字的小传根本不在话下。但我很快发现,即便是写人物小传,我也不能完全胜任。

最开始我写的人物小传经常被批得体无完肤。我很沾沾自喜的一些设计,大家听完不但不感到精妙,反而集体沉默,甚至立刻提出反对意见。

2

我们经常为此争论不休。

阿正:你写的人物一点都不吸引人。

我:人们的喜好不同,这些人物不吸引你,但并不代表不吸引其他人。

阿嘉:这个人物的转变太平淡,完全无法推动剧情。

我:《XXX》就是用的类似的设计。

阿嘉:《XXX》豆瓣评分才6.0。

阿正:强行悬崖、强行枪战、强行爆破,你故事的第三幕太假了,完全不合逻辑。

阿正:我想到一个好创意!我们可以将背景设定在未来,主角为了阻止反派大BOSS的阴谋,坐时间机器回到过去,准备把他干掉,来阻止未来阴谋的发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故事。

我:那不就是《终结者》吗?

正、嘉:……

后来我终于承认我写的故事确实只能娱乐我自己。我开始接受大家的修改意见,也明显感觉我写的人物小传有了好转。

最胖的选手反应最敏捷,贵族出身的花花公子却是个猫奴,文静女孩是修车好手,行动缓慢的老婆婆车速飞快,魁梧壮汉唯一的弱点是害怕老鼠,萝莉是个残暴分子……这些设定,好像确实比抱着玩具熊自己做游戏的内向女孩更引人入胜。

其实跟我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姑娘。她喜欢昆汀,喜欢朋克,喜欢黑色幽默。她跟我们一起工作了3天就再没出现。

后来,听说她想写一个修鞋匠的故事,拍文艺片,她觉得我们太商业。我想她比我们都热爱电影,但就像每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一样,她还带着初来乍到者的倔强,不肯向现实低头。而我,早已过了那个年岁。

3

没有思路的时候,我们会一起看电影、看视频、看一切相关的影视节目以及文学作品,或者去酒吧、健身房、赛车场寻找灵感。

有段时间导演开始运作一部跟赛车有关的、改编自她正在筹拍的电影的动漫作品,我们大量回顾了各类竞技类动漫,《灌篮高手》《足球小将》《乒乓》《四驱小子》,甚至是《圣斗士星矢》《钢之炼金术师》……也密集地看了很多关于赛车的电影。为了给故事设定一个宏大的世界观,我们翻了《特洛伊战争》,准备借助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关系来设定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物。

导演家的客厅有一块覆盖整面墙的白板,大家把能想到的框架和思路全写在上面。经常几个人坐在白板前的地板上,一起仰着头看上面写得杂乱无章的情节点和人物关系。有时候会突然灵感迸发,想出一大段精妙的故事,有时候,讨论一个下午还是一筹莫展。

这本小说涉及“文革”,题材有些敏感,市场不太乐观,而请业内的金牌编剧,价格不菲,我们是初创公司,资金又很有限,所以,这种投资究竟是否理性值得商榷。这也是目前电影市场普遍面临的问题,很多价格昂贵的编剧有价无市,各种层次的剧本泛滥,却难出好片。

这个项目意料之中的搁浅了,我跟阿正花了一个多月写的分场也的的确确成为了练手之作。

4

阿正、阿嘉和我都不能算懂行。他们俩比我早来半年,但也都是毫无基础的新手。阿正以前在学校办过社团,排过话剧,写过话剧剧本,算是我们里面最有经验的。阿嘉完全没接触过剧本,也没看过什么电影,但很有才华,写东西非常快,领悟力也很强。

阿嘉的故事写了一年,主角设定推翻重建30次,但始终停留在修改梗概的阶段;阿正一直充当各个项目的“指导”角色,没有独自完成过任何一部作品;我和阿正一起参与的小说改编,最终不了了之,一起构思的赛车动漫也止步于世界观和人物构建部分。

当初以为卖了剧本就可以赚很多钱的想法,当下看来,也变得荒诞可笑。

后来,公司挖来了一个国内排名前三的视频网站的漫画主编给我们做指导,运营方向从电影转向漫画。

国内电影虽然市场很大,但竞争也非常激烈。来影视公司的这段时间,我切实感受到了一部电影的创作之难,而创作部分的这些“难”相比于将它推向荧幕,简直不值一提。导演有部电影,就是由我与阿正准备改成动漫的那部,已经运作了7年,还没有开拍,目前看来,开拍的机会渺茫,即便开拍,也很难说最终是否能够顺利上映。

5

后来,我辞职了。

原因不是什么“我想做电影不想做漫画”“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公司不符合我的职业规划”之类的,就是因为有一天导演说要加班,我说家里有事,然后她指责了我,我就走了。

大概是公司运作的各项事务一直一筹莫展,大家都很焦虑和烦躁,而导演比我们更加忧心,所以,她不允许任何人提出异议,希望所有人无条件按照她的指令做事。

当我在一次讨论人物小传的时候反驳了她,她就开始否定我的所有想法;我跟视频网站挖来的漫画主编在群里说话用了一个“哈哈”,她就召集大家开会,批评我不严肃认真……而就在这样的时刻,以前并不在意的周末加班、自己办社保登记、不报销加班路费等,全都成了我最在意的事情。

我们终于为了这些琐事闹翻,最后不欢而散。

后来,阿正也走了。有段时间,公司只剩下了阿嘉一个人。再后来,听说公司招了很多人,有编剧、有漫画画手,在那个漫画主编的带领下主攻漫画。

那之后,听说公司出了好几个爆款,还去参加了那个视频网站的年度评选,拿了奖。最后,听说公司的爆款上市半年,点击破了10亿,拿到了千万级的天使轮投资。

……

看到他们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说不眼红是假的。

我问自己,如果我也像阿嘉一样,是个刚毕业的北漂,在那个唯一愿意录用自己的电影公司,勤勤恳恳地打磨每一个字,做好每一件事,学会忍耐,我是不是就不会走?是不是就可以跟他们共享今天的这些成绩?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不是阿嘉,所以,我还是会走。但是那段做编剧的日子,我必将铭记一生。

-END-

五林盟主,最爱给自己加戏的鸡汤爱好者。擅长挖掘深层次的情感 。幽默,是我的保护色

(本篇题图 © Trent Erwin)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图书推荐

《不期而遇,不告而别》

做了一年编剧,我写的剧本一文不值?

《且以初心过人生:你好“翻译官”》

做了一年编剧,我写的剧本一文不值?

《入殓师推理事件簿》

做了一年编剧,我写的剧本一文不值?

《那些年,在西藏看“风花雪月”》

做了一年编剧,我写的剧本一文不值?

《写作者说:他们如何写好故事》

做了一年编剧,我写的剧本一文不值?

《每个人都是一个星系》

做了一年编剧,我写的剧本一文不值?

《氧气爱人》

做了一年编剧,我写的剧本一文不值?

《我在青春遇见你》

做了一年编剧,我写的剧本一文不值?

《临与别》

做了一年编剧,我写的剧本一文不值?

《孤独深处,有你为伴:幸福原来是一只温暖的小狗》

做了一年编剧,我写的剧本一文不值?

如欲购买,各大网店、地面书店均有售


About us

真诚讲述世间每个平凡人的职业和人生故事

带你遇见“一千零一种人生”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