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山中杂诗》:山中美景心中寂寞

吴均《山中杂诗》:山中美景心中寂寞

丁启阵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

这首诗的具体写作时间,无从考证。但根据诗意,不妨猜测,这是吴均人生失意时期暂居山中,见景生慨,写下此诗。

2

想要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不能不对吴均其人有所了解。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这里将《南史·吴均传》的记载转述如下:

家世寒微,但是好学有俊才。沈约读到吴均的诗文后,赞赏有加。梁武帝天监(502—519)初年,柳恽做吴兴县令时,聘请吴均担任主簿一职,天天跟他一起吟诗作赋。吴均在柳恽手下做主簿,觉得不称意,于是给柳恽留下一首诗,离他而去。过了一段时间,吴均回去找柳恽,柳恽并不介意,对他的态度是一如既往。不久,又把吴均推荐给临川的靖惠王。靖惠王在梁武帝萧衍面前盛赞吴均的才华,梁武帝当天就下令召吴均进宫,当面作诗,很是赏识。于是,给了吴均一个待诏著作的职位,后来根据资历累迁为奉朝请(有朝见资格的闲散官职)。

起初,吴均想要通过撰写历史著作名扬天下,流芳后世。为了撰写《齐书》,向皇家藏书机构借阅齐朝的皇帝起居注和记录群臣事迹的书籍,梁武帝不同意。于是,私自撰写《齐春秋》。写成后,献给武帝。书中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武帝恨吴均据实记载,未予避讳、美言,借口说吴均的史书记载不实,让中书舍人刘之璘提出数十条质问,结果,吴均支支吾吾,没能作出条理清楚的答辩。武帝于是下令有关部门将书稿焚烧,并免去吴均的官职。

不久,武帝又下诏,让吴均撰写通史,从三皇(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伏羲氏、神农、轩辕)开始,一直写到南朝的齐。吴均完成了《本纪》、《世家》的初稿后,着手写作《列传》的时候死了。

吴均身后,留下不少著作,有:范晔《后汉书》注九十卷,《齐春秋》二十卷,《庙记》十卷,《十二洲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续文释》五卷,文集二十卷。

从上边叙述,可以看出,吴均的一生,是坎坷不得志的一生;他有远大的理想,但是,由于出身寒门,仕途不顺;他是历史学家,但是著史垂名的愿望,没能如愿以偿。不难想象,吴均的人生,充满了失意和落寞。

3

这首《山中杂诗》,语言通俗易懂,无需注释。但是,其中的艺术手法,有必要说一说。

《南史·吴均传》说吴均“文体峻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有人效仿他,号称“吴均体”。细读这首《山中杂诗》,的确可以看出吴均非凡的艺术造诣。有人在评价这首诗的时候,给出了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寓情于景、意境幽远、使人如临其境、令人悠然神往之类的评语。我认为,这类评语基本上是似是而非,不得要领。

这首诗的最大好处是:景物之间重轻、虚实、巨细、远近、动静、虚实的强烈反差,造成了诗歌语言的巨大张力,充满了反讽的力量。山——烟,一重一轻,一实一虚;竹——日,一细一巨,一近一远;鸟——檐,一动一静;云——床,一动一静,一巨一细。整首诗表现的山中景象,是怪异、扭曲、魔幻的,不是一个正常有序的世界。

我们知道,充满张力的语言,其中的意思不是各诗句字面意思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读者在感到惊奇、受到震撼之后,加以深思,才能真正读懂,准确理解。意境悠远、令人神往云云,简直是隔靴搔痒,南辕北辙。实际上,吴均这是在宣泄内心的不平情绪。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人,怎么可能安心住在山里看云雾,看落日,看飞鸟,看云朵呢?

4

为了更好地了解吴均诗文语言的反讽艺术,我建议大家认真读一读他《与宋元思书》中的写景文字: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石。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南史·吴均传》“清抜有古气”五个字的评语,虽然并不准确,但感觉是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