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张彻年轻时拍电影的一些有趣的往事

不久,他又被“邵式”公司罗致,担任编剧主任,主管剧本审查工作,编写的剧本有李翰祥导演的《一毛钱》,何梦华执导的《血溅牡丹泪》,周诗禄执导的《双风奇缘》等片。这种工作大概持续了二三年后,他便有意朝导演方面发展,第一部执导的影片是丁红魁主演的费梅调电影《蝴蝶杯》,那是一九六三年。拍摄这部影片时有一个有趣的插曲,就是“邵式”总裁邵逸夫在看过《蝴蝶杯》的拷贝后,大感不满,下令烧掉,然后命袁秋枫与张彻合导重拍。张彻受此“刺激”之后,发愤图强,努力钻研电影技巧,终于建立了他在动作片导演上的权威地位。

导演张彻年轻时拍电影的一些有趣的往事

张彻的电影,高度突出男性的地位,女性永远都是不重要的,这正好跟李翰祥的影片风格恰恰相反。他的动作片,充满了暴力色彩,血浆特别多(好谑者曾称她为“番茄汁导演”),片中的角色有时打得肚穿肠流,仍然屹立不倒,很有一种悲剧英雄的浪漫情调。观众看这类影片,除了在官能上会受到高度刺激外,也可以发泄一下现代都市人的闷气。所以他这类影片,拥有相当多观众,票房纪录都很稳定。

一九七三年,张彻宣布脱离“邵氏”公司,自组“长弓”公司到台湾拍片(这跟李翰祥当年组“国联”公司颇为相似)。但“长弓”跟“邵氏?的关系微妙,尤其在经济上,获得“邵氏”大力支持。而“长弓"出品的影片,,也由“邵氏。发行,所以一般人都把“长弓”视为“邵氏”的卫星公司,对此,张彻也不予正面否认。不过,张彻也跟李翰祥二样,不善理财,致使“长弓”也仅仅维系几年便告结束,张彻仍然回到“SB”(邵氏)旗下效劳,继续大拍他的功夫动作片。

导演张彻年轻时拍电影的一些有趣的往事

无论如何,张彻都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名导演,他在拍片方面,开风气之先的功绩,必会在香港影史上留下一页。

导演张彻年轻时拍电影的一些有趣的往事

张彻除了拍戏外,也爱写文章。他的杂文写得雄辩滔滔,文字精炼,很有独特风格。

无论人们怎样批评张彻,但他有两个方面却是令人折服的。其一是他不喜欢赌钱(但是他很会花钱),其二是他一直都没有绯闻,这对置身在电影圈中的名导演来说,是十分难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