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205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電力占比62% 配套電池投資將大幅增加

最近,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了新能源展望報告, 2050年世界能源結構中將有三分之二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50%是風能和太陽能,而當前的能源結構中大約三分之二來自傳統化石燃料。

可再生能源與電池儲能應用發展相輔相成

據報告分析,2050年風能成本將降低58%,而太陽能成本將降低71%,全球光伏價格為每兆瓦25美元,在印度地區將會出現最低價格。因天氣沒有風、光照不足時,電池儲能可以代替供電,因而也將得到更為廣泛應用,電池的價格也將更為低廉。

隨著現存的大規模發電廠退役,靈活能源具有極大優勢,可再生能源應用激增,到2050年,歐洲電力87%來自可再生能源應用,印度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為75%,在美國可再生能源佔55%。而中國這一比例為62%。據報告中分析,到2030年擁有世界上最大電網的中國,將有23GW電池儲能為39%的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服務。直到2050年,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市場:光伏安裝量為1.1TW,佔所有光伏的21%,風能安裝量為1TW,佔全球安裝量的三分之一。與此同時電池可以提供需求響應以及調峰等服務、安裝量也會增加,在電池儲能系統配合下,可再生能源會進一步加快取代燃煤天然氣核能等資源。

彭博:205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電力佔比62% 配套電池投資將大幅增加

電池價格將持續下降,投資金額大幅增加

近期,電池的價格因經濟規模擴大以及生產製造能力的提升而下跌。目前電池每年的產能為131GWh,到2021年將突破400GWh。中國將貢獻約221GWh,其市場份額將從目前的59%增到73%。

除了風能也太陽能的應用,電動汽車的廣泛應用會驅動電池成本的下降。BNEF認為,到2050年將會新增1291GW的電池,其中40%用於電網節能應用。到2030年底,電池包價格將比目前便宜67%,降到70美元/kWh。

彭博:205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電力佔比62% 配套電池投資將大幅增加

彭博:205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電力佔比62% 配套電池投資將大幅增加

未來全球投資將達到5000億美元,引發“電池熱潮”。到2050年,亞太地區電儲能投資將達2230億美元,平均分配在公共事業和節能方面,歐洲將有1680億美元的投資,其中77%電池應用於公共事業。

我國可再生能源及電儲能應用示範

能源革命在全世界如火如荼進行中,清潔能源綜合利用發展前景巨大,在我國也有多項多能互補能源應用典範。以風光能源豐富的西北地區為例,據估算若通過風光互補能源互聯、新能源消納能力提高超過3000萬千瓦。國家能源局首批示範項目——青海黃河水電公司的水光風多能互補示範工程已於近日成功併網,項目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系統、智能輸電”於一體,通過配備2萬千瓦/16.7兆瓦時儲能電池,基本可以保證不棄光、不棄風。近日國家電網公司還組織了青海“綠電9日”行動——全省連續9天216小時,全部以水、風、光等清潔能源供電,實現用電零排放。多種能源互聯互通,電池儲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北極星儲能網譯

儲行業資訊,傳未來之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