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9月19日土拍:溫江地價破萬 成都全城進入土地「萬元時代」

9月19日,成都土地市場再拍地,16家房企參與拍地,3宗溫江的住宅用地被拍33.96億元的總價, 溫江土地樓面價也首次破萬。

成都9月19日土拍:溫江地價破萬 成都全城進入土地“萬元時代”

“二圈層所有區域地價破萬”——這句話要是在2017年之前被說出口,一定是難以置信的。但在2017年,在成都的土地市場上真的出現了二圈層所有區域的地價都衝破了萬元“屏障”的情景。在持續的限購和限價之中,樓市正在以這樣一種微妙的姿態繼續向前行進著,而前方有什麼,我們都無法預估。

9月19日,成都土地市場迎來了進入9月以來的第五場土地拍賣,雖然這半個多月的時間裡,密集的土地拍賣已經讓市場開始有些許的倦怠,但是這場溫江3宗208畝土地的拍賣依然對於成都市場來說異常“提神”,如果在今天的土拍歷溫江的地價也能“破萬”,那麼成都的主城區+近郊將全面來到土地的“萬元時代”。

上一次溫江的土拍還是在去年10月,恆大、合能、品潤在十月分別拿地,孰料在此之後溫江的土地市場就關上了大門,溫江在11個月事件裡消失在成都的土地成交記錄中。而在這11個月的時間裡,成都和溫江都經歷了或許是從來沒有過的巨大變革:土地拍賣規則進化到了“熔斷4.0”版本、溫江被劃入中心城區範圍、地鐵4號線2期工程深入溫江腹地……

區域的巨大進步和封零的土地供應讓大家都意識到,想依照歷史數據來預測這一次土拍無異於“刻舟求劍”,“要破萬”是市場建立在其他二圈層區域陸續地價破萬之後對這場土拍產生的模糊預期。

所以,這場土拍決定的不僅僅是溫江三塊土地的命運,更不僅僅是溫江市場未來的走向,而是成都樓市對於未來的預期,是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1號宗地

1號宗地位於溫江區公平街道千禧河畔項目I號A區北側、花都大道南側,用地總面積86畝,容積率2.5,商業佔比不超過20%且人均不少於1㎡,商業集中供應,無底商,除了有少許配建的社區服務類設施之外,這宗土地沒有其他太多的要求。

成都9月19日土拍:溫江地價破萬 成都全城進入土地“萬元時代”

1號宗地位置圖

1號宗地周邊有江安河的優越環境,有成都外國語實驗的優越教育配套,有周邊項目成熟的商業支持,有不遠處的地鐵四號線湧泉站的交通助力,土地本身容積率低、面積大且形狀規整,對於想要拿地的房企來說是一塊可以很快做出優質改善項目的好地。

成都9月19日土拍:溫江地價破萬 成都全城進入土地“萬元時代”

土地內景

成都9月19日土拍:溫江地價破萬 成都全城進入土地“萬元時代”

1號宗地旁流過的江安河

當然,這些誰都能看到,也正因為顯而易見的優勢,1號宗地也成為了在這場土拍中破萬呼聲最高的一宗土地。

起拍價5300元/㎡,在拍賣中採用“熔斷2.0”規則,有錢也不一定能夠拿到土地,在熔斷之後還必須期待幸運女神的眷顧。

這樣一宗被期待著的土地開啟了今天的土拍:

89號和103號兩家房企互不相讓,將地價一路抬升,在9000元/㎡上方,2號和 191號房企也加入戰團,在開拍20分鐘之後,溫江地價首次突破10000元/㎡大關,至此,成都主城+近郊所有區域的土地價格都觸及了萬元。在48輪競拍之後,1號宗地的樓面價格達到10100元/㎡,沒有觸及最高限價,直接成交。

103號房企成功拿地,由川發展集團間接控股的四川金禾盛投資有限公司拿地,1號宗地以10100 /㎡的價格拍出,總價14.48億元。這一宗土地的拍出,宣告在溫江土地進入“萬元時代”的同時,成都主城區和近郊的地價也已經全部破萬,土地價格站上了這個高度,房價的“大堤”還會堅挺麼?

2、3號宗地

2、3號連襟地位於溫江區溫泉大道一側,緊鄰恆大未來城西南,泰合·新光華府對面,2號宗地81畝,3號宗地41畝,兩宗土地的容積率都是2.5,起拍價也都是5300元/㎡。

成都9月19日土拍:溫江地價破萬 成都全城進入土地“萬元時代”

2、3號宗地位置

2、3號土地旁的恆大·未來城的用地正是11個月前以3840元/㎡被恆大拍下的,在9月,這個項目的第一次開盤價格來到了1萬元/㎡上方。雖然這兩宗土地附近的環境、配套等均不如1號宗地,但是同樣距離地鐵不遠,周邊市場也已經培養成熟,這些綜合條件也讓2、3號宗地的價值同樣被房企們看好。

成都9月19日土拍:溫江地價破萬 成都全城進入土地“萬元時代”

2、3號宗地內景

成都9月19日土拍:溫江地價破萬 成都全城進入土地“萬元時代”

在1號宗地的“瘋狂”過後,2號宗地的競拍並沒有冷靜下來,恆大、保利等巨頭也參與到拍賣中來,而在今年4月6日拿地三宗大顯風頭的中南也毫不畏懼,幾家房企不斷加價,在即將觸及萬元的位置戛然而止,成交。

最終,2號宗地以9800元/㎡的樓面地價,總價13.26億元被中南置地拍下。

3號宗地面積只有2號宗地的一半,恆大和中南首先入場,恆大如果拿下這塊土地,中南剛拿的地就將被恆大“包圍”,而中南如果能夠成功拿地則可以讓自己的新項目連城一片,這顯然對打造新項目非常有利。

3號宗地以9100元/㎡的樓面地價,總價6.22億元被中南置地再次拍下。

進入成都不滿半年,中南置地拿地的速度讓人驚歎

寫在後面

在2016年年末,成都的土地市場推出了阻斷高價成交的“熔斷1.0”政策,而在這個政策影響之下,土地在年初的供應急速縮減,而供應端的不暢反而成為促使地價上漲的重要因素;

熔斷後搖號的“熔斷2.0”規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土地供應端的飢渴,但是仍然沒有辦法徹底地解決供應和需求之間的失衡,這個時候,樓市面臨著土地供應和房價之間的矛盾:土地減少供應要推動地價上漲,這是因為供不應求,而土地增加供應同樣會推動地價上漲,因為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個長期看漲的預期,早拿地總比晚拿地好;

“熔斷3.0”競自持商業比例,“熔斷4.0”競移交租賃住房、自持租賃住房,我們發現,在新的規則之下,保證城市居民正常居住需求的租賃用房、商業配套已經逐漸從房地產的“投資市場”剝離,房企在拿地的同時,保證這一部分的需求也成為了一種責任。

在8~9月的土拍大戰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原先的主城區在拍出的土地上要麼加上了嚴格的自持限制和租賃用房移交規定,要麼乾脆就是不能直接交易的人才用房,而原二圈層的土地則依然沿用“熔斷2.0”規則。這樣的情況的出現讓我們看到,在原主城區增加租賃用房的供應,降低人才進入成都的居住門檻,增強城市的競爭力,在需求被政策保障的情況下,二圈層的土地放開限制,讓市場來決定走向就成為了一個不那麼壞的選擇。

不論如何,在成都全城土地破萬之後,新的時代也悄然來臨,既然我們無力改變,不如好好坐下來研究,在一片狂熱之後,我們應當怎樣面對這個對我們來說無比熟悉又無比陌生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