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保衛戰」下 鋼價能堅挺多久?

背景:6月末期螺主力止跌反彈重回3800,但是鋼材庫存連續兩週回升,尤其7月進入傳統需求淡季,鋼價還能堅挺嗎?下半年鋼市供需情況如何,哪些突發狀況值得市場關注?

本期我們採訪到到上海鋼聯總裁助理任竹倩,來聽聽她的觀點——

任竹倩,上海鋼聯總裁助理。曾負責鋼鐵產業鏈調研工作,對行業各個環節的情況有較深認識,擁有廣泛的信息渠道和資源。

核心觀點:

1、Mysteel調研,今年1到5月粗鋼產量微降。原因在於長流程鋼廠高爐產量下降,帶來了粗鋼產量下降;第二,電弧爐投產產能不及預期,不能對沖打擊“地條鋼”後的產量缺口。

2、目前鋼廠利潤較為可觀,下半年電弧爐復產預計將產生1000萬噸左右的產能增量。但是下半年“藍天保衛戰”對供給端釋放的制約影響大於其他任何因素,下半年總體供應壓力或低於預期。考慮到2018年冬季取暖限產政策將大概率施行,而鋼鐵企業利潤又維持相對合理水平,在限產外時間鋼廠產能利用率將達到高位,預計2018年生鐵產量下降2200萬噸。

3、下半年基建投資預計好於上半年,財政支出節奏有望加快。

4、短期鋼材價格以窄幅震盪為主,七月下旬或八月,供需和庫存壓力進一步累積時,鋼材價格可能面臨調整。

▍以下是採訪實錄:

▶任竹倩:是的。的確考慮到表外“地條鋼”數據沒有納入表內計算的原因。和去年同期相比,Mysteel調研今年1到5月粗鋼產量微降。原因在於,第一,長流程鋼廠高爐產量下降,帶來了粗鋼產量下降;第二,原本預估電弧爐投產產能可以代替一部分過去“地條鋼”的產能,但實際上產能並不及預期,不能對沖打擊“地條鋼”產生的產量缺口。兩部分共同作用導致了微降的情況。

▶任竹倩:從今年政府執行環保政策的力度和決心來看,我認為下半年的“藍天保衛戰”將成為環保工作的重點來開展,對供給端釋放的制約影響大於其他任何因素。

同時,近期環保部門針對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汙染問題發了相當多的通告。從過去大氣汙染治理到水汙染治理、固態廢物汙染治理等等工作的開展,意味著環保將成為政府全方位、常態化常抓不懈的工作,尤其對鋼鐵行業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

電弧爐投產方面,目前鋼廠利潤較為可觀,下半年電弧爐復產預計將產生1000萬噸左右的產能增量。但總體而言,三季度有“藍天保衛戰”因素,供應端增加不如想象中那麼明顯,我認為下半年總體供應壓力或低於預期。

考慮到2018年冬季取暖限產政策將大概率施行,而鋼鐵企業利潤又維持相對合理水平,在限產外時間產能利用率將達到高位,預計2018年生鐵產量下降2200萬噸。

▶任竹倩:我認為,目前情況下7月不存在鋼廠“集中復產”這一說法。

如果有“集中復產”可能的,也限於江蘇徐州地區。該地區的復產傳聞在市場上一再被提起,但實際情況是復產一直在推遲,產量短時間內全部釋放可能性低。進入6月下旬到7月上旬的需求淡季之後,庫存轉增符合季節性規律。

本週,Mysteel統計鋼材市場庫存較上一週增加15.55萬噸,樣本鋼廠庫存較上一週增加17.78萬噸,總體在合理水平。所以我認為對市場的判斷應更為理性,短期內供需或繼續維持較為均衡的格局,但中期七月下旬到八月份可能出現供需壓力增大情況。

▶任竹倩:需求方面,我認為需要考慮幾點。第一,製造業會產生邊際效應。具體來講,2018年前五月工程機械行業銷量數據良好,我認為增速可以維持到三季度末;造船業則已經“挺過了最糟糕的時期”,用鋼需求方面不會太差。

第二,房地產及基建投資增速方面,房地產1到5月的數據好於預期,不會出現明顯的斷崖式下跌,基建投資上半年數據不理想,下半年預計有所好轉,均對短期用鋼需求有一定支撐。

第三,宏觀方面,我認為政府會在不同的時期出臺相應的政策。上半年財政預算支出的節奏低於往年,在控制總量的前提下,政府有望加快財政支出節奏,進而對沖市場潛在的風險。可以看到,本週最後兩個交易日期貨螺紋主力有所反彈,其原因不僅在於環保督察的影響,還有近期央行會議顯示貨幣政策有邊際調整的跡象,對價格均有提振。

▶任竹倩:短期鋼材價格以窄幅震盪為主。環保力度逐漸增大導致鋼廠利潤雖高,但集中釋放可能較小,庫存轉增但目前僅小幅回升,市場心態尚能接受。徐州復產延遲使得江蘇地區供需壓力不大,而華東市場作為全國價格的“風向標”,提供了價格持穩的基礎。

但是要注意到,近幾日人民幣持續貶值,導致進口鐵礦石、焦煤資源價格攀升,成本增加擠壓鋼廠利潤,且電爐復產1000萬噸增量逐步釋放都有待密切關注。

中期而言,七月下旬或八月,供需和庫存壓力進一步累積時,鋼材價格可能面臨調整。

熱文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