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会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的军校学习?

简娥菊

先说明治日本有哪些主要的军校。

陆军士官学校

陆军教育的开端是大阪兵学寮。1868年,在大村益次郎的努力下,在京都设兵学校,次年改称兵学寮,并移往大阪。之后又改称兵学寮青年舍,以培育陆军将校和士官为目的。1870年改称大阪兵学寮,分为青年舍和幼稚舍。青年舍培养士官生,幼稚舍教育幼年学生。命令各藩不分士族和庶人派送学生,明治中期的元勋儿玉源太郎、寺内正毅等都曾在此接受教育。同时,外务卿委托法国公使聘请法国军官,应聘军官与兵部省签订为期3年的聘用合同。1872年,兵学寮移往东京,改称东京兵学寮。同年4月,青年舍改称士官学校,幼稚舍改称幼年学校。

1873年10月,西乡隆盛由于征韩论失败,愤而辞职回乡,近卫军大批萨摩派、土佐派军官也随他离去,近卫军几乎就要垮台。但由于陆军士官学校已培养出新的军官,山县有朋便用这些新军官来重建近卫军,仅用两周时间就完成了,这也奠定了山县有朋“陆军之父”的地位。1874年8月,制定《陆军士官条例》,士官学校从兵学寮独立。1875年开始召收“陆军士官生”。

海军兵学校

为了培养将来所需要的海军军官和水兵。1869年9月,在东京筑地的旧广岛藩邸上建立海军操练所,令萨摩、长州、肥前、筑前等16个藩选派海军修业生。1870年11月,将海军操练所命名为兵学寮,兵部大丞川村纯义兼任兵学头,并根据新规定选择了15名少年生(15—19岁)和29名成年学生(20—25岁),后来被誉为明治海军之父的山本权兵卫就是这15名少年生之一。1873年7月,英国海军少校道格拉斯率领34人的教官团到达日本,重新制定了海军兵学寮的规章制度,开始对海军学员进行的英式海军教育。1876年,海军兵学寮改名为海军兵学校。

此外还有陆军大学校和海军大学校,培养高级将校。

甲午战争后赴日军校留学的情况

甲午战争成为清日两国近代化特别是军事近代化的一场检验,清国战败后,国人意识到日本的军事近代化远较清国成功。与其远赴欧美求学,还不如就近到日本学习。因此掀起了日本留学潮。

从1898年开始,各省督抚陆续选派留学生赴日学习军事。首批清国留学生于1900年进入陆士就读。自1900年到1938年,我国共有1300-1500名进入陆士,若加上未毕业的,有接近1800余名。

海军留学生始于1905年。1905年5人,1906年70人,1908年50人,1909年6人。1918年,北洋政府派8名留学生赴日本海军大学校深造等等。

日本军校大量接受我国学生的原因

主要还是为了培养亲日派,增加军事上对我国的影响。日本近代化相对于我国来说是比较成功的,整个国民的气质也是积极向上的。中国派出大量留学生,学习日本的军事技术,对日本技术、对日本近代化的佩服,有可能会对日本产生亲近感。

除了接受之外,还有派出军事教官、顾问。1880年代,日本就曾向朝鲜派出教官,训练新军(别技军)。而后来对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中,也有“在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充为政治财政军事等各顾问”的条款。


元和拾一年

前情提要:其实清政府一直是不想承认自己不如西方,还一直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过去,要接受八方来朝的辉煌。正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清政府才算是真正的认清现实。正如梁启超后来所说,中国人四千年的睡梦才被惊醒!

▲马关条约签订

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以1894年7月25日,中日丰岛海战爆发开始,到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结束。甲午战争带来的历史影响是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让清政府往灭亡更近一步,但是也使日本国力更加强大。

之前中国北洋海军号称是远东第一,那只不过是个传说。北洋水军成立于1888年,那个时候日本还没有建立像样的海军。甲午战争之前的四年,清朝仍然是有着相对于日本将近两倍吨位的优势。

但是当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以联合舰队的4.1万吨反超了清朝3.5万吨。而且清朝大多是老旧舰队,完全与日本的新舰无法等量齐观。 再加上当时中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局面,对于日本也并不放在心上。而且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放在海军提升上的少之又少。对于精心策划背水一战的日本,当然是打不过。

▲海战油画

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大的提升。为了防止西方列强过度插手甲午时间,日本在之前大肆开展舆论战。把清朝描述为在朝鲜“残暴统治”,而是把自己打扮成解放者。当时在国际舆论上,像美国、英国这些大国,都是对日本保持着支持的态度。

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据的情况下,清朝的战败理所当然。而当日本真正战胜准备瓜分中国时,西方列强又突然跳出来。俄国、法国、德国出面干涉日本还辽,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这并不是代表他们的正义,而是为了他们自己利益着想。

清政府与日本的蜜月时光

按照我们通常的看法,两个人打架,尤其是一方吃了很大亏的情况下,最有可能的是两者老死不相往来。但是清政府与日本倒也是奇葩,甲午战争之后两者迅速陷入蜜月期。

▲留学幼童

被甲午战败清政府,大肆发扬之前“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康有为更是提出“不妨以强敌为师资”决定效仿日本,亲自前往日本学习。准备把日本改革与富强的经验,以及日本一系列西方道路带回中国,逐渐成为有志青年模仿对象。

清政府自1896年(马关签订第二年)官费派遣了13名留学生开始,之后全国各省份陆陆续续的也出现了官费派遣名额。到1899年截止,短短三年时间,官费派遣的留学生已经多达200多人。

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清朝出现了大规模自费留学的热潮。从1905年到1906年之间,出现了小的留学巅峰,官费留学生人数猛增到每年七八千人之多。之后才是稍有下降,但是也有每年三四千人。这个时期赴日官费留学人数多达几万人,成为第一个留学的热潮。

▲留学生

而这些前往日本留学的学生,他们学习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在日本学习期间,不仅仅是忙于学业,而且也经常参加革命活动,声援国内局势。他们在日本创建报刊,宣传新的思想。比如中国同盟会骨干人物,就是这些赴日留学生中之人。

后来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其实都是当年这些赴日的留学生。诸如同盟会的黄兴、革命家邹容、陈天华、秋瑾、徐锡麟。还有后来参加我党建设的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董必武、李达等人,都是留日归来的海龟。

除此之外,像白崇禧、蒋介石、何应钦、阎锡山这些国民党人士,像郁达夫、郭沫若、田汉这些文化届的精英,也都是来自日本的留学生群体。都为中国的成立,立下过汗马功劳。

▲郭沫若日本妻子

比日本厉害的西方列强多了去了,为什么清政府选择了日本而不是其他国家?

其实在甲午战争前,已经有了学习西方的念头,也派遣过留学生前往西方国家,诸如当年赴美留学幼童。但是这些人主要过去还是学习器物制造,而日本明治维新学习的是西方的文化制度。

甲午战争让清政府彻底的看清了两者之间的差距,同样是学习别人。一个被吊打,一个富国强兵。而且日本离得还比较近,留学费还便宜。更关键的是日本对中国免签证,清政府索性直接决定学习日本。

▲明治维新下的日本

晚清重臣张之洞也是极力推崇留学日本,更是对留学之事做了深刻的总结:

“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费省,可多谴;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

日本为什么允许中国人留学,他们不害怕吗?

面对清政府突然出现的留学热潮,日本政府想必不会没有意识到清政府的真实意图。那么问题来了,日本难道不害怕中国崛起吗?他们哪来的底气,来支持清政府官费派遣学生留学?

这就是当时日本国内流行的大亚细亚主义思想!这种思想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亚洲之间的矛盾都是次要的,最终的敌人还是西方列强。也就是与我们后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差别不大。但是这种思想的前提还是日本还没有完全凌驾于亚洲之上,后来法西斯主义还是因为膨胀。



大亚细亚主义最早是发源于日本,后来在亚洲国家普遍存在。举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二战后日本与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关系都比较好,因为在几百年前他们就亡国于西方列强,对于西方是恨之入骨。

而甲午战争胜利后,日本国内认为这是一场不义之战的人很多。而清政府这边,为日本叫好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感谢他们叫醒了清政府。所以很多日本人对中国保持一种补偿的心态,愿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是他们良心发现,而是中国一直是他们的母国。

清政府这里很多的仁人志士,其实对于日本有相当大的好感。比如现在看鲁迅那一代人的文章,我们对于他们这些“媚日”态度甚是反感。但是不过他们,大环境放在哪里。但是那种亲近的感觉,随着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越来越少以至于最后开始了厌恶。

▲石原莞尔

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出现了石原莞尔这种大亚细亚主义者。他之所侵占满洲,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独立于日本之外的现代化国家 。将来作为东西方大战的最后后盾,这种言论下估计自己都被洗脑了。

而有些人提到了联合起来对抗苏联,与西方国家对抗,其实都还是离不开当时在日本国内流行的这种思想——“团结一致向外看”。但是没想到的是甲午战争把日本喂的太肥了,他们逐渐不满足于亚洲,开始冲出亚洲走向西方列强。

其实说到底还是落后就要挨打,为生活在如今中国感到骄傲吧。


史之策

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为什么甲午战后中国会兴起留学日本的热潮?其二为什么日本方面允许那么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军校学习?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甲午战后中国会兴起留学日本的热潮?事实上甲午战后的中日关系并不是从此就尖锐对立起来了。日本侵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呈日益加深的趋势的,在甲午战后的早期岁月中日本深知自己并无实力将其他列强从中国排挤出去,于是就适时提出泛亚主义——鼓吹亚洲各国同文同种,号召亚洲国家团结起来共同对抗西方列强。应该说日本这一侵略方针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在当时曾在亚洲邻国吸引到不少支持者。对当时饱受列强欺凌的清政府而言:引入日本势力以对抗西方列强看起来也是可选项之一。而对当时那些有志于富民强国的有志之士而言:因为见到祖国积贫积弱,纷纷萌生了效法外国先进的制度和技术以改革国家的理念。当然如果要效法外国的话,这时西洋列强远比日本强大得多,然而在当时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眼中留学东洋比留学西洋至少具备以下好处:路程近,费用相对少,况且日本文化相比西洋文化更贴近中国,所以当时普遍认为日本的崛起模式相比西方的更适合中国。

那么日本面对汹涌而来的中国留学生为什么欣然允许呢?他们就不害怕吗?这其实有点以今人之心度时人之腹。无须讳言的一点是在清末民初的仁人志士中不乏怀有日本情结者:孙中山、鲁迅、黄兴、邹容、陈天华、秋瑾、徐锡麟、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董必武、李达、蔡锷、蒋百里、郁达夫、田汉等人或因革命一度侨居日本,或者本身就有留日背景。他们在日期间都曾表达过自己对日本的好感——以民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蒋百里为例:他娶了一位日本妻子,可以说他早年对日本是怀有好感的,后来之所以选择和日本对立完全是因为日本侵华所致。我们在评价这些具有日本背景的仁人志士的日本情结时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他们而言:日本固然是侵略中国的强盗之一,但只是侵略者之一,他们不可能未卜先知到日本会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因此在他们眼中日本和其他列强并没什么区别,只是后来随着日本侵华程度的日益加深才纷纷选择和日本对抗。所以当时的日本也不会把他们视为是多大的威胁,恰恰相反日本方面希望和这些优秀的中国人打交道,也乐于见到这些优秀的中国人具有亲日情结。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日本的目的一度实现过——这些留日的中国学生回国后大多对日本怀有好感,如果不是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这些人就会成为沟通中日两国的桥梁,然而罪恶的侵略战争迫使这些留日学生不得不将自己从日本学来的技艺用来对付侵略自己祖国的强盗。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因为当时日本外交政策中,对华政策并不是像后来那样要通过全面战争征服中国。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一直迫切的希望能够通过或战争或和平的方式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泛亚细亚主义”在政治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种思想的理念很简单:“日本的领土面积小,资源匮乏,国力有限。如果要和美国长期抗衡,是力不从心的,但是受限于本身较弱的国力,日本要想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扩张也是充满困难的。既然如此日本可以通过支持他国革命的方式在亚洲支持其他国家的近代化国家进程,并最终建立起一个以日本为核心的亚洲国家联盟,以获得与美国对抗的资本。”

甚至考虑到学日语比较麻烦,日本人还在本土成立了中文授课的专供中国留学生的学校:东京振武学校。创办于1900年,开办至1914年。

中国近代很多大佬都是日本留学回来的。蒋介石是去东京振武学校读过,汤恩伯也是日本留学回来的。冯玉祥的儿子冯洪国。

实际上日本人可以说是求着清政府往日本送留学生。蒋介石在东京读过书,后来怕日本人怕到骨子里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留学经历,另一方面其继承孙中山的亲日政策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日本算是辛亥革命的一个大股东,而孙中山与日本人的交情不浅,还娶了个日本老婆,让犬养毅帮他养着。


贞观防务

其实完全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仰视 平视 俯视”!

日本历来都是一个复刻比较严重的国家,这样的国家能带来的是优秀的学习能力,从唐朝开始日本就派了大量的遣唐使这是日本仰视中国的时间段,日本在这个时间段经历的是学习的时间段!而这个时间段持续到明末,大量的日本浪人{当时叫做倭寇}骚扰海边渔民,而好战是日本的国家特性,大量的倭寇骚扰使得日本渐渐不是那么害怕强大的中国,更因为日本明治维新大大增强的国力使得日本想要看看中国的反应,而这个阶段就是平视阶段!平时阶段持续到清朝时,因为国内的因素,好战分子的原因使得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甲午战前日本其实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而战果超出预料,所以在战后日本人对清朝产生了轻视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就是日本的俯视阶段!当他俯视你的时候,就会想怎样证明他各个方面的强大,军事实力的强大!所以吸收更多的人去日本的军校进修,是俯视的一部分当然还有显示武力强大的意思!


淮南栀

要是亡其国家必先亡其信仰。要亡其信仰必须控制读书人。日本从明朝开始就想干一件事搬家,由于地理原因它的面前只有两条路等死和找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奴化的中国人好占领中国,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宋亡无华夏,明亡无中华的谬论。其中一个潜台词就是继承中华文明是他们不是现在的中国人,他们最有权利居住神州大地。结果真有白痴上当开始内部撕逼。上面是日本的目的结果是去日本留学的大部分回国就开始搞政治:孙中山,蒋介石,蔡锷,阎锡山等等。对了还出了个回国后把中国文化,人文骂的体无完肤的鲁迅大喷子,在日本占领东三省却屁都不敢骂的人,你想下你家要有个这货是什么状况。大家记住:鲁迅的亲哥哥周作人是第一穿日本军服参拜靖国神社的汉奸。家道沦丧多逆子呀!看看去欧美留学的人邓小平,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邓稼先,胡适……这些到现在让中华民族享受他们遗产的人,你能想起个去留学日本的科学家吗?别把毒药当馅饼,吃完不是一命呜呼就是半身不遂。


泉水土地

很久以前看过一夲上世纪七十年代由清华教授编的《近代史》具体数字不记得了,只记的大概,在描述完甲午战争后,分析战争起因,及后来的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时,这个教授,列举了许多列子,印象最深的是日夲人的情报战,及谋化控制中国的策略,非常详细,可用触目惊心来描述。那本书从甲午战争前说起直到辛亥革命止。大意是日夲成立专门特务机构,由官方牵头,分布到社会各个层面,有组织,有计划 ,有预谋地派遣人员采用经商游历,等手段以日夲驻清使馆为居点,在中国全社会布网,以培养下线,迅速掌握中国政局,寻找代理人,甚至中国官员的爱好,习惯都在其了解之内,那里有给天皇的奏折,讲的就是这种策略,因此,甲午战争之前,中日战争的结局早已决定了,因为日夲在中国战舰上的每一个罗丝钉都了如指掌,何况政局呢?可以这样说,包括慈禧太后光绪系及李鸿章的一切都在日夲人的计划之内,何况别人?我们常说的汉奸,其实是日夲人的棋子,因此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都是在日夲的操控之下,说的可怕一些,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日夲在中国的一切信息断了之后,日夲设在华人圈的特务机构还在搜集我国情报,日夲设在香港的文化产业有专门负责收集我国县级的当地菜价,以此类推,将各种渠道收集来的情报汇总后汇报给东京总部。由此可推断日夲经营对华战略控制和操纵由来已久,目的自然是以华制华,通过培养代理人来完成其目标,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对华官员采用,引诱,欺骗,行贿,拉拢,要挾,利用等手段为其服务,如若不就范就制造麻烦将其革除,将中国瓜分为数小团体,使之内乱,天睱顾及日夲使之一家独大,在这样思想指导下,准许中国留学生培养其代理人的目的也就有行动基础了,只是日夲人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批人的觉醒才彻底断了日夲人的“大东亚共荣圈”的阴谋。

因此日夲人培养中国留学生的目的是欲培养亲日代理人!


狼烟一九三一

1894年日军打败清军成为亚洲龙头,清政府开始深刻反思。以前中国败于欧美列强,今天中国败给了一个给中国朝贡称臣几千年的日本,就萌生了学习日本再图自强的想法。

与此同时,欧洲发生了几个有意思的事。

普鲁士德国的强势崛起,其陆军之强悍横扫欧洲,世界看到了德国陆军军事制度和理念的先进性。在亚洲只有日本将普鲁士的制度和军事嫁接到一个封建政体上,所以学习日本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1903年《英日同盟》签订,日本成了英国的盟国,在远东配合英国对抗俄国。日本与俄国的对抗是清政府乐意看到的,也是支持的。日本也没有能力同时对俄对中作战,所以甲午战后双方迅速修复关系。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在中国本土与俄国作战,也需要清政府的暗中支持。虽然表面上清廷严守中立,但事实上还是有帮日本的动作。

甲午战后,日本的精英阶层也清楚,以清廷之庞大是绝不可能以一战灭其国的,对敌视清政府的民众心态并不支持。

中国方面。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痛定思痛,将北洋军进行了全面西方化的改革。除了步枪基本是日制的以外,武器装备采用了大量欧美先进装备,同时期的日军并不占优势。虽然北洋军只有六七万人,在清廷军事改革下,还是给日军以相当大的压力。


军事历史小能手

我觉得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日本本身原因,觉得可以一统亚洲,容纳中国留学生就是为了灌输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这方面在后面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出现了一大批亲日分子。另一个原因就是清政府方面的原因,当时要图强,去欧洲、西方太远,而且签证不容易弄(日本不用签证即可),学费还贵,更重要的是,当时日本学习欧洲和西方已经有很多现成的经验。据历史记载,当时只要去日本留学归来,就可以在清政府做官,所以,有很多中国人涌入日本包括军校在内的多所学校学习。


我是南海一粒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